时间字段是否适合建立索引

时间字段是否适合建索引?

可以建立索引的;至于建立聚集索引或者是非聚集索引,那要看你这个时间字段的具体情况以及使用或变更频繁程度。

一般来说,适合建立聚集索引的要求:“既不能绝大多数都相同,又不能只有极少数相同”的规则。

先说说一个误区:有人认为:只要建立索引就能显著提高查询速度。这个想法是很错误的。建立非聚集索引,确实,一般情况下可以提高速度,但是一般并不会达到你想要的速度。只有在适当的列建立适当的(聚集)索引,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下面的表总结了何时使用聚集索引或非聚集索引(很重要!) 
 
动作描述             使用聚集索引   使用非聚集索引 
列经常被分组排序     应             应 
返回某范围内的数据   应             不应 
一个或极少不同值     不应           不应 
小数目的不同值       应             不应 
大数目的不同值       不应           应 
频繁更新的列         不应           应 
外键列               应             应 
主键列               应             应 
频繁修改索引列       不应           应 


### 频繁更新字段创建索引的影响 当频繁更新的字段建立索引时,每次对该字段进行写操作(如`INSERT`、`UPDATE`),不仅会修改表中的记录,还会相应地更新索引结构。这种双重负担显著增加了系统的I/O开销和CPU消耗[^1]。 对于频繁更新的列建立索引可能会导致: - **增加事务处理时间**:由于每条记录更改都需要同步更新对应的B树或其他类型的索引节点位置。 - **降低缓存命中率**:频繁变动使得内存中保存的有效数据比例下降,迫使更多磁盘读取发生。 - **引发锁竞争问题**:高并发环境下多个进程试图同时修改相同页上的不同行可能导致死锁现象加剧。 ### 优化方案 针对上述挑战,有几种策略可以帮助缓解因频繁更新而带来的负面影响: #### 合理评估必要性并移除不必要的索引 并非所有可选作索引的关键字都值得为之付出代价,在设计阶段应当仔细权衡利弊得失。如果某个属性确实很少用于检索条件,则不必为其设置额外的辅助查找机制;反之亦然——那些经常作为过滤依据却未被充分重视起来的重要因素则应该得到适当加强[^3]。 #### 使用覆盖索引或组合索引代替单列索引 通过构建多字段联合索引来满足复杂查询需求的同时减少单独为每一项设立独立入口所带来的冗余度。特别是当存在大量基于同一组关联关系的操作请求时尤为有效[^2]。 ```sql CREATE INDEX idx_user_info ON users (last_name, first_name); ``` #### 考虑采用延迟刷新技术 某些场景下允许一定范围内暂时牺牲实时一致性来换取更好的整体吞吐量表现可能是可行的选择之一。例如PostgreSQL支持异步提交模式,可以在不影响最终结果准确性前提下加快响应速度[^4]。 #### 定期监控与调整现有架构布局 随着应用逻辑演变及业务规模扩大,原先规划好的物理存储方式未必能够持续保持高效运作状态。因此有必要借助工具定期审查当前状况,并据此作出针对性改进措施,比如重新组织大对象分布规律或是适时引入新的分片规则等。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