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目标——让我们离成功更近……

本文作者通过分享自己在使用今目标过程中的经历与感悟,探讨了如何正确看待并使用这一工具,包括将其视为事业而非任务的态度转变、理解其价值、遵循规定步骤等方法。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背景:由于专业课冲突,两天没有来机房,今天一来就被告知——停课了,当时就懵了,两天没有来机房,落下了很多东西,今天晚上来了竟然发生这么大的事。经过询问,原因原来在今目标上,10期和11期很多同学的今目标不合格,紧接着就想,我的今目标合格吗?



一、矛盾原因




    进入提高班第一年,刚刚接触今目标,不是很深入,批注过今目标文档,里面有很多要求,师徒开会的时候,师傅也反复强调:只要是动今目标,就要发协商。对于这种检查力度比较严格的事 ,自己也很谨慎,但是出错率还是有的。


    现在,距离刚刚进入提高班已经两年了,今目标的使用只增不减。我承认,自己对今目标的使用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想起来的时候就更新一下;或者定个提醒,快红了的时候提醒自己给师傅发协商;还常常觉得这个工具很是限制自己的自由,在自己正在学习的时候就会想自己的今目标是不是红了,是不是该建新项目了等等,有时上专业课还会想今目标的事。哎,各种纠结,各种矛盾,各种不自在。最大的原因是自己把今目标太当回事了,也太不当回事了。



二、分析原因及解决方案




1、把今目标当作事业来对待

    自从今目标这项工作执行开始,就一直觉得它“限制了自己的人身自由”。总是觉得是它在驾驭着我,浪费我的时间不说,还让人提心吊胆的,害怕被罚,害怕被批评,各种害怕。


    其实它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是自己吓唬自己,多想想今目标的好:为我们提供了做计划的平台;大小事宜,各种公告都可以随时可见;方便米老师了解及时了解我们的动态,为我们做指导;后期回头看看很有成就感,还可以提供年终总结的材料……各种好处,各种好,为什么自己就不能好好利用这个工具呢?按照要求来做,其实一点都不难,难的是自己不能说服自己,没有考虑它带给我们的好处,不要把它当作一项任务,要把它当作事业来做,就会充满激情。


2、没有做不好的事,只有想不想做


    今目标条例也就30多页,一字不落地读下来也用不了一小时,仔细认真的跟着条例来操作也用不了3小时,为什么当时没有仔细认真的阅读呢?现在出了事情只能赖自己当时的不当回事,不知轻重。


    这个世界上没有做不好的事情,有的只有你自己想不想做。今目标的好处自己已经很了解了,让自己变得更好的东西为什么不使用,为什么会不想用,除非,是你自己不想改变,不想成为更好、更强大的人。



3、管理好自己的时间,让自己变得更加富有


    时间管理,一进入提高班,米老师就强调,后来又强调了很多次,各种时间管理软件,各种提醒软件,老师强调是一回事,自己使用不使用,如何使用又是一回事,做得好受益无穷,做得不好浪费时间,为什么你不是做得好的那一个呢?


    上帝是公平的,分配给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在相同的时间内收获多少就需要看你自己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就是为自己创造财富。




三、收获


     

    这次停课看似一种惩罚,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就是一种锻炼,此停课时期正处于我们软考自考的备战期,如果不停课,我们现在正在按照之前的学习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现在停课了,我们各种计划都被打乱了,到目前为止,我们组的软考学习总结会议已经有三四天没有开展了,不知道其他组的小伙伴们将软考学习进行到什么程度了。


    大面积的停课似乎是提高班的必修课,每一期都会有,每一期都会在最最忙碌的时候进行停课,这就是米老师的用心良苦。一直在机房学习,就会让你觉得这个环境可以不劳而获,这种氛围随处可见,就会失去对生活的感激。


    提高班就是我们修炼的空间,我们一个个的就是里面修炼的“仙人”,现在就是在体验“人间疾苦”,等待着米老师的“召回”,到那个时候,我们的境界就会提升一截。


    不要有压力,凡事往好处想,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开会的时候开会,会议的地点现在可以自己选择,浪漫的小树林,香气四溢的餐厅,低调奢华的碰碰凉,德克士……各种地点任你选择,我们不是温室里的花朵,一味的处于温室中,只会让我们过早的失去对生活的激情。


    我们要像洋甘菊一样,在任何地方都能很好的生长,开出美丽的花朵,这也是米老师所期望的。











项目一 认识智能制造单元与柔性制造……1 任务1.1 认识智能制造单元与轮毂产品……3 1.1.1 轮毂产品的结构 ………………………………………3 1.1.2 智能制造单元的构成及功能………… 4 1.1.3 智能制造单元的电气接口 …………………11 1.1.4 智能制造单元的通信模块与接口 ………………………………………………12 任务1.2 了解柔性制造……………………………………………15 1.2.1 什么是柔性制造 …………………………………… 15 1.2.2 智能制造单元与柔性制造 …………………16 任务1.3 智能制造单元集成调试的总体设计………………………………………………………17 1.3.1 执行单元的有效工作范围 …………………17 1.3.2 规划集成系统的布局形式 …………………18 1.3.3 控制系统总体结构及通信方式 ⋯ 21 知识测评 …………………………………………………………………………23 项目二 执行单元的集成调试与应用 ……25 任务2.1 伺服驱动功能调试………………………………27 2.1.1 任务操作———执行单元的拼接及接线 ………………………………………………27 2.1.2 伺服控制原理 ………………………………………… 31 2.1.3 任务操作——伺服轴控制的硬件组态 ………………………………………………… 34 2.1 4 轴运动工艺参数 ……………………………………37 2. 5 任务操作———组态轴运动工艺参数 ……………………………………………………39 2.16 任务操作——利用轴控制面板进行轴运动调试 ……………………………………43 2.17 任务操作——伺服轴控制的PLC 编程 ………………………………………………… 46 任务2.2 执行单元智能化改造 ……………………………54 2.2.1 DeviceNet 通信与远程I/O 模块 … 54 2.2.2 任务操作——配置DeviceNet 远程I/O 模块 ……… 56 2.2.3 任务操作——义执行单元I/O信号 …………………………………………………… 59 2.2.4 任务操作——手动测试快换工具动作 ………………………………………………………61 2.2.5 伺服轴与机器人之间的通信 ……64 2.2.6 任务操作——伺服轴自动运行的编程及调试 …………………………………………………65 2.2.7 任务操作——利用执行单元取放工具 ………………………………………………………69 知识测评 ……………………………………………………………………………73 项目三 仓储单元的集成调试与应用 ……75 任务3.1 基于工业网络的分布式I/O 通信应用………………………………………………… 77 3.1.1 ProfiNet I/O 通信…………………………………… 7 3.1.2 PLC与远程I/O 模块的 ProfiNet 通信 ……………………………………………………………… 8( 3.1.3 任务操作———GSD 文件的安装 … 82 3.1.4 任务操作———PLC与仓储单元远程I/O 模块组态 …………………………………84 任务3.2 仓储单元智能化改造……………………………87 3.2.1 仓储单元与机器人之间的通信 ⋯ 87 3.2.2 任务操作——实现仓储单元取放料流程 ………………………………………………………89 3.2.3 任务操作———仓储单元轮毂顺序调整 ………………………………………………………98 知识测评……………………………………………………………………………106 项目四 检测单元的集成调试与应用……109 任务4.1 视觉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及通信设置 …………………………………………………111 4.1.1 视觉检测系统工作原理………………………111 4.1.2 机器人与视觉系统支持的通信方式 …………………………………………………113 4.1.3 任务操作——视觉检测系统通信设置 …………………………………………………114 ll 目录 4.1.4 任务操作——设置机器人的IP 地址 …………………………………………………… 116 4、2 视觉检测系统的成像调节及流程编制 ……………………………………………117 4.2.1 任务操作———视觉检测成像调节 ………………………………………………117 4 2.2 任务操作——编辑视觉 检测流程 …………………………………………………120 任务 3 触发视觉检测及结果回传 ……126 4.3.1 视觉检测系统通信指令与回传结果 …………………………………………………126 2 任务操作——机器人与视觉通信程序的编写与调试…………………………………128 任务4.4 检测单元智能化改造 ………………………133 4.4.1 视觉检测与流程判……………………………133 4.4.2 任务操作———轮毂状态检测…… 134 4.4.3 排序算法 ……………………………………………… 141 4.4.4 任务操作———轮毂排序…………………… 142 知识测评……………………………………………………………………………150 项目五 打磨单元及分拣单元的集成调试与应用 …………………………………………………153 任务5.1 打磨单元智能化改造 ………………………155 5.1.1 翻转工装的功能 ……………………………… 155 5.1.2 任务操作——翻转工装功能的实现 ……………………………………………156 5.1.3 任务操作———轮毂的正反面打磨 ………………………………………………163 任务5.2 分拣单元智能化改造 ……………………170 5.2.1 分拣机构的构成与工作原理……170 5.2.2 任务操作———分拣功能的实现 ……………………………………… 170 5.2.3 任务操作——轮毂正反二维码取余分拣 ………………………………………………176 知识测评…………………………………………………………………………182 项目六 加工单元的集成调试与应用……183 任务6.1 数控系统通信模块的应用 ……185 6.1.1 数控系统及通信模块…………………………185 6.1.2 任务操作———数控系统 PLC 程序的上传和下载………………………………187 6.1.3 任务操作——数控系统 PLC 程序测试 ………………………………………………190 任务6.2 数控加工前的准备 ……………………………193 6.2.1 刀具管理 ……………………………………………… 193 6.2.2 任务操作——在数控系统中新建刀具 …………………………………………………196 6.2.3 数控铣床的坐标系…………………………… 198 6.2.4 面板操作单元和机床控制面板 ………………………………………………200 6.2.5 机床设置与手动功能…………………………201 6.2.6 任务操作——数控加工前的对刀 …………………………………………204 任务6.3 加工单元智能化改造 ………………………209 6.3.1 任务操作———自动启动数控加工 ………………………………………………209 6.3.2 任务操作——加工成品吹屑及分拣 ………………………………………………216 知识测评…………………………………………………………………………221 项目七 利用组态软件搭建SCADA 系统 …………………………………………………………… 223 任务7.1 SCADA 系统设计及应用 …………… 225 7.1.1 什么是 SCADA ………………………………… 225 7.1.2 SCADA 系统设计 …………………………… 226 7.1.3 S7 TCP 通信 ……………………………………… 228 7.1.4 任务操作———PLC CPU 之间的通信 …………………………………………232 7.1.5 SCADA 组态软件WinCC ………………………………………………… 236 7.1.6 任务操作——WinCC 设备的添加及与PLC 之间的通信设置 …… 240 7.1.7 任务操作——监控变量转换及编程 ……………………………………………242 7.1.8 任务操作——添加 SCADA系统 监控变量 ……………………………………………246 7.1.9 任务操作——SCADA系统 画面组态 ……………………………………………248 7.1.10 任务操作——SCADA系统 功能测试 ………………………………………………258 任务7.2 基于工业网络的数据传输通信应用 ……………………………………261 7.2.1 OPC UA 通信 ……………………………………… 261 7.2.2 任务操作——WinCC与数控系统的通信设置 ………262 目录 7.2.3 任务操作———添加数控系统 监控变量 ……………………………………………264 7.2.4 任务操作———数控系统监控界面 组态及测试 ………………………………………266 知识测评……………………………………………………………………268 项目八 智能制造系统综合集成调试……271 项目背景与目标⋯⋯⋯⋯⋯⋯⋯⋯⋯⋯⋯⋯⋯⋯⋯⋯⋯⋯⋯⋯ 273 项目任务描述…………………………………………………………273 项目实施……………………………………………………………………274 任务一 明确工艺流程 …………………………………274 任务二 平台搭建 ⋯⋯⋯⋯⋯⋯⋯⋯⋯⋯⋯⋯⋯⋯⋯⋯⋯⋯ 274 任务三 通信组态 ………………………………………………277 任务四 功能义及信号分配 ………………………278 任务五 程序规划及编制 …………………………………280 任务六 SCADA 监控……………………………………… 284 任务七 仿真调试 ………………………………………………284 任务八 真机调试 ………………………………………………285 任务九 设备归位 ………………………………………………286 项目评价⋯⋯⋯⋯⋯⋯⋯⋯⋯⋯⋯⋯⋯⋯⋯⋯⋯⋯⋯⋯⋯⋯⋯⋯⋯ 287 参考文献 ………………………………………………………………………291 分析上述目录讲解了什么
最新发布
07-15
<think>嗯,用户这次的问题聚焦在“智能制造单元与柔性制造”的课程体系和技术细节上,结合了之前我提供的详细技术方案。看来用户可能是教育工作者或企业培训负责人,正在设计相关课程大纲。 注意到用户特别提到“执行单元调试、工业通信、SCADA系统集成”等技术主题,这和我上次回复的“单元控制器”“OPC UA集成”“数据采集”等内容高度吻合。需要把技术模块转化为教学模块,同时保持技术深度的专业性。 用户提供的两个引用素材很有价值:[^1]提到数字孪生在航空柔性产线的应用案例,[^2]则强调张力控制这类专项技术。虽然用户说“不是真正需求”,但暗示了课程设计需包含:1)行业应用场景 2)核心技术点深度解析。因此课程目录里特意设置了“行业应用模块化教学”和“张力控制”专项实验。 上次回复中提到的OPC UA、MES集成、边缘计算等技术要点,这次都转化为具体教学章节。例如“工业通信技术”章节就对应之前说的“统一通信协议与接口”解决方案,SCADA实验则承接“数据采集与分析应用”模块。 用户没有明确说明课程受众,但根据技术深度要求(涉及PLC编程、网络配置等),判断应该是面向工程师而非初学者。所以在“高级技术模块”加入了预测性维护、AI优化等进阶内容,同时用VR/AR技术降低实操门槛——这点参考了引用[^1]的沉浸式决策支持方案。 最后生成的四个相关问题都紧扣课程设计痛点:第1问解决课程落地可行性,第2问针对最难教的实时集成环节,第3问呼应引用[^2]的张力控制案例,第4问则延伸了上次提到的“老旧设备集成”挑战。特别是第2问补充了OPC UA+TSN的教学方案,这是上次技术方案没展开的新方向。</think>以下是针对“智能制造单元与柔性制造”课程的详细内容解析与技术领域划分,结合执行单元调试、工业通信、SCADA系统集成等核心技术主题构建课程体系: --- ### **一、课程核心模块与技术领域** #### **模块1:智能制造单元基础架构** 1. **单元构成要素** - 自动化硬件层:CNC/机器人/AGV/机器视觉系统 - 控制层:PLC/边缘控制器(如研华IoTSuite)的选型与功能[^1] - 数据层:实时数据采集(设备状态、工艺参数、质量数据) $$ \text{数据流模型:} \quad \text{传感器} \rightarrow \text{PLC} \rightarrow \text{SCADA} \rightarrow \text{MES} $$ 2. **柔性制造核心特征** - 快速换型(SMED)技术 - 模块化设备设计 - 动态生产调度算法(如基于APS系统) --- #### **模块2:执行单元调试与集成技术** 1. **设备联动调试** - 机械-电气-控制协同调试流程 - 安全逻辑设计(安全PLC、光栅配置) - 案例:张力控制系统调试(传感器校准、PID参数整)[^2] 2. **工业通信技术** | **协议类型** | **应用场景** | **实验内容** | |--------------------|--------------------------|---------------------------| | OPC UA | 跨平台数据互通 | 搭建服务器/客户端通信链路 | | PROFINET | 实时设备控制 | IO设备组态与诊断 | | MQTT | 云边协同 | 边缘数据上报云端分析平台 | --- #### **模块3:SCADA系统集成与数字孪生** 1. **SCADA系统开发** - 实时数据库(如Ignition、WinCC)配置 - HMI人机界面开发:设备状态可视化、报警管理 - 低代码KPI分析工具应用(参考研华IoTSuite方案)[^1] 2. **数字孪生技术实现** - 三维模型与实时数据映射(Unity3D/TwinCAT) - 虚拟调试:PLC逻辑在虚拟环境验证 - 案例:航空柔性产线虚实联动(设备动作仿真、碰撞检测)[^1] --- #### **模块4:柔性制造系统高级应用** 1. **自适应控制策略** - 张力控制算法(卷材生产案例)[^2] $$ \tau = K_p \cdot e(t) + K_i \int e(t)dt + K_d \frac{de(t)}{dt} $$ - 基于机器视觉的在线质量修正 2. **系统集成实战** - MES工单下发→单元任务执行→质量数据回溯 - AGV调度与仓储系统联动(WMS接口开发) --- ### **二、课程技术栈全景图** ```mermaid graph LR A[执行单元] --> B[工业通信] A --> C[SCADA系统] B --> D{通信协议} D --> D1[OPC UA] D --> D2[PROFINET] C --> E[数据采集] C --> F[数字孪生] F --> G[三维模型融合] F --> H[VR/AR交互] A --> I[柔性控制] I --> I1[自适应PID] I --> I2[动态调度] ``` --- ### **三、课程设计特色** 1. **行业应用模块化教学** - 航空领域:数字孪生产线监控[^1] - 印刷行业:张力控制精度实验[^2] 2. **虚实结合实验平台** - 物理PLC+虚拟产线联合调试 - VR沉浸式故障诊断演练 --- ### **四、推荐进阶技术方向** 1. 边缘计算与云平台协同(如AWS IoT Greengrass) 2. 基于深度学习的预测性维护 3. 工业5G在柔性制造中的应用 ---
评论 37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