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mise对象API:
1 promise.all([promise1,promise2,promise3]).then((result) => {}) 功能:对异步任务进行排序,.then(result) => {}) 内部函数只有当三个异步任务全部完成后才会被执行 result 是包含三个异步认为返回值的数组。
2 promise.race([promise1,promise2,promise3]).then((result) => {}) 功能: 判断异步任务进行的顺序, result的值是进行最快的异步任务的值,但注意三个异步任务是全部完成了的
promise实例对象API:
1 then(function1(data),function2(data) 非常强大的API 用于接收异步任务的返回值并且当返回函数是一个promise时可以继续调用.then() 不仅解决的异步任务调用顺序的问题,还解决的 回调地狱——不断地嵌套回调函数,造成代码的可读性差,维护性差. 第一个function1接收的值是成功promise返回的值,function2 接收的是promise被拒返回的值 个人不建议这么用
2 catch((data) => {}) 接收promise被拒的返回消息
3 finally(() => {}) 无论promise成功与否都会执行该方法,一般用于发送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异步任务已经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