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P系统集成
文章平均质量分 92
heicm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SAP XI/PI介绍
1. SAP XI概念介绍: SAP XI交流基础设施(Exchange Infrastructure)应用集成平台作为SAPNetweaver中间件产品的一部分,目的是为non-SAP系统提供一个其他管理信息系统与SAP系统进行数据和流程交互的平台,因为SAP定位于ERP系统,关注点在企业的人、财、物,但对于企业其他的专业系统,SAP的功能无法覆盖和取代,因此,必须有这么的“接口转载 2009-09-02 11:37:00 · 3566 阅读 · 1 评论 -
PI小结之四,IR01--SWCV
IR(Integration Repository):作为PI一个核心组件,IR的主要作用是设计不同系统间结构的映射及消息封装功能。PI的开发很大的工作量在IR中。 我们可以看到,IR通过Outbound Interface接受消息,然后通过结构的重组和映射再通过Inbound发送消息到Inbound Interface转载 2009-11-04 16:15:00 · 8435 阅读 · 0 评论 -
PI小结之三,SLD
之前在OverView中粗略地写了一下SLD(System Landscape Directory),现在详细说说。 回顾一下,SLD中用到的一个标准就是DMTF开发的CIM。用途就是定义用在哪台机器中的哪个产品哪个组件。 SAP中把System Landscape分为3维:thesolution dimension(wh转载 2009-11-04 16:13:00 · 992 阅读 · 0 评论 -
PI小结之一,OverView 7
下面是一张关于在PI中Web Service的使用Runtime Workbench:这个是主要用于实现一些检测功能,比如消息的状态,性能等。秉承了SAP一贯严谨的作风。转载 2009-11-04 16:08:00 · 703 阅读 · 0 评论 -
PI小结之一,OverView 5
SLD(System Landscape Diretory):概括地说,这个组件就是用来定义哪台机器哪个软件哪个组件。其中当然包含很多属性的设置,比如是不是SAP系统,SAP系统的版本号,IP等。SLD也是遵从CIM(Common Information Model),一个DMTF(Distributed Management Task Force)建议的标准。转载 2009-11-04 16:04:00 · 924 阅读 · 0 评论 -
PI小结之二,一些感受
当我第一次知道PI,是通过SAP的一本Net Weaver的书。 我用两天的时间好好拜读了一下,对SAP的技术崇拜瞬间到了顶点。当国内还在对SOAP、Web Service还是试验阶段的时候,它已经做成了产品。其中在EAI领域中一款很牛的产品就是XI(PI),上面写着只要拖拖拽拽就能把原本耗时耗力的问题给搞定了。同时XI还解决了集成是耦合度的问题转载 2009-11-04 16:11:00 · 783 阅读 · 0 评论 -
PI小结之一,OverView 3
PI是由多个组件一起构成的,分别来介绍一下: Integration Builder: 包含了IR(Integration Repository)和ID(Integration Directory)。IR和ID的分置,主要是把设计和配置分开了。IR就像ALE/IDoc中定义Segment,转载 2009-11-04 15:53:00 · 905 阅读 · 0 评论 -
PI小结之一,OverView 1
PI是SAP之前极力推广的中间件产品XI,是SAP主推NetWeaver中的一个比较核心的产品。为什么SAP要推崇NetWeaver平台呢?下面来讲个故事。 SAP公司是1972年5位IBM工程师白手起家的,从R/2开始从财务软件出身,后来发展到C/S架构的R/3--是一个非常封闭的系统。由于技术上的壁垒,这套软件的安全性就相对要高,但同时也提高了R/3的门槛,上这套软件的成本也水涨转载 2009-11-04 15:35:00 · 1037 阅读 · 0 评论 -
PI小结之四,IR04--Mapping Object
Mapping是PI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之前我们介绍过一些Interface Object的知识,而Mapping的作用就是Inbound和Outbound的桥梁,提供Outbound到Inbound转换的具体的方法。其中就包含,Outbound->Inbound数据结构的转换及数据本身的一些转换。 这里有四种方式:Message Map转载 2009-11-04 16:46:00 · 1179 阅读 · 0 评论 -
PI小结之四,IR02--Interface Object
还是用这张图来说明一下。 IR中的四大块:Integration Scenario & Integration Processes, Interface Objects, Mapping Objects, Adapter Objects先看看最简单的:Interface Objects Data Types:就是定义了传入传出的格式转载 2009-11-04 16:31:00 · 1145 阅读 · 1 评论 -
PI小结之六,ID02
ID中一些相关配置的关系:PI中定义的Adapter类型Header Mapping:在Receiver Agreement中,在Outbound Processing的时候消息头就进行了转换。同时ID中也支持Wizard方式进行配置。转载 2009-11-04 17:06:00 · 636 阅读 · 0 评论 -
PI小结之六,ID01
ID是用来配置sender-receiver之间关系的,相比IR来说简单,只是执行一些必要的配置而已。 图上就是ID中的一些主要configuration 这里的一个顶层结构是Scenarios,我们在IR里面提过Business Scenarios,ID里的Scenarios就可以从IR转载 2009-11-04 17:05:00 · 684 阅读 · 0 评论 -
PI小结之四,IR03--Proxy Generation
Proxy分为两种,ABAP Proxy和JAVA Proxy。他们之间的不同不仅在于语言,ABAP Proxy在应用端(R/3等)生成的,JAVAProxy是从IR中生成的.JAR文件。但是它们都是依据message interface中的WSDL产生的。 Proxy具有与message interface相同的属性:I转载 2009-11-04 16:42:00 · 1083 阅读 · 0 评论 -
PI小结之一,OverView 6
PI是支持同步和异步传输的,同步重视的是效率,异步考虑的是精准度。 PI传输XML是基于HTTP和HTTPS的。Message作为一个附件放在SOAP文件中进行传输,PI内部是这样处理的。 对于non-sap系统,有时要开发相应的适配器,SAP的适配器框架是基于Java Connector Architecture(JCA转载 2009-11-04 16:07:00 · 1238 阅读 · 0 评论 -
PI小结之一,OverView 4
PI的一大特点就是它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它使用了一些Web标准,比如:Web Services Description Language(WSDL), XML Schema Definition Language(XSD)和SOAP消息来描述对象并且与第三方系统相连。 PI的核心就是Integration Server,它负责与转载 2009-11-04 16:01:00 · 957 阅读 · 0 评论 -
Web Service简介
1.1、Web Service基本概念Web Service也叫XML Web Service WebService是一种可以接收从Internet或者Intranet上的其它系统中传递过来的请求,轻量级的独立的通讯技术。是:通过SOAP在Web上提供的软件服务,使用WSDL文件进行说明,并通过UDDI转载 2009-09-10 14:13:00 · 755 阅读 · 0 评论 -
SAP XI 开发步骤
1、登录XI2、配置SLD,进入System Landscape Directory 2.0 Products: 创建product, 2.1 Software Components:创建Software Components 2.2 Technical System:创建技术系统并指定创建的Software Compon转载 2009-09-07 09:25:00 · 974 阅读 · 0 评论 -
PI小结之四,IR05--Business Process Object
Business Process就是PI最精华的一部分了, Integration Scenarios,也就是Business Scenarios,我们可以搭建不同系统中的集成关系。而Action就是定义SWCV有哪些Inbound interface,哪些Outbound interface,这个会在Business转载 2009-11-04 17:00:00 · 800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