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越NAT与防火墙
文章平均质量分 57
heeb123
积极向上,务实
展开
-
P2P之UDP穿透NAT原理与实现
NAT(The IP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 的概念和意义是什么?NAT, 中文翻译为网络地址转换。具体的详细信息可以访问RFC 1631 - http://www.faqs.org/rfcs/rfc1631.html, 这是对于NAT的定义和解释的最权威的描述。网络术语都是很抽象和艰涩的,除非是专业人士,否则很难从字面中来准确理解NAT的含义。要想完全明白NAT转载 2007-12-19 10:39:00 · 1033 阅读 · 0 评论 -
穿越NAT的UDP通讯
如果ClientA和ClientB都在不同的NAT设备后面,如果不通过配置NAT设备,TCPIP是不能直接建立连接的。而通过UDP端口反弹,可以轻松建立连接。先讨论ClientA和ClientB都在不同的NAT设备后面的情况。假设:A的外部地址【A的NAT设备的外部合法地址】Anat,B的外部地址Bnat。原理:一般的NAT设备,对于接收到的UDP数据包,只有当内部已经有发送到这个数据转载 2007-12-18 12:38:00 · 1081 阅读 · 0 评论 -
NAT(地址翻译)的相关概念及其工作原理
IP地址耗尽促成了CIDR的开发,但CIDR开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有效的使用现有的internet地址。而同时根据RFC 1631(IP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开发的NAT却可以在多重的internet子网中使用相同的IP,用来减少注册IP地址的使用。NAT技术使得一个私有网络可以通过internet注册IP连接到外部世界,位于inside网络和outside网络转载 2007-12-18 14:23:00 · 1417 阅读 · 0 评论 -
tcp和udp包穿透防火墙-Httptunnel
什么是局域网安全,系统管理员怎样才能保障局域网的安全?这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安全概念,很长的一个时期以来,在局域网与外界互联处放置一个防火墙,严格控制开放的端口,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安全的主动权,方便的控制网内外用户所能使用的服务。比如,在防火墙上仅仅开放80,53两个端口,那么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面的恶意人士都将无法使用一些已经证明比较危险的服务。 但要注意一点,防火墙在某种意义上是很愚蠢转载 2007-12-19 10:23:00 · 3677 阅读 · 0 评论 -
NAT网络地址转换
随着IPv6时代的到来,我也一直怀疑,是不是还有必要再去学习NAT技术——因为网络的资源不再如IPv4时代匮乏,而NAT技术正是为解决IP地址的紧缺而存在的,如此,NAT便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但是,随着这篇文章的翻译,我的怀疑慢慢变成庆幸,渐而又变为肯定,通过翻译所学到的东西,不再仅仅是翻译第一手资料带来的成就感,更多的是通过翻译,去领悟技术前辈们的智慧与经验,也通过翻译,养成自己从第一手资料获得转载 2007-12-18 14:48:00 · 1934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