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核态文件操作

本文详细介绍在Linux内核中如何使用filp_open、vfs_read、vfs_write和filp_close等函数进行文件的打开、读取、写入及关闭操作。文章提供了具体函数原型和注意事项,同时展示了如何在内核空间正确使用这些函数,避免-EFAULT错误。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https://blog.youkuaiyun.com/yf210yf/article/details/8997007

2013年05月30日 22:33:29 知耻而后勇的蜗牛 阅读数:16167

有时候需要在Linux kernel–大多是在需要调试的驱动程序–中读写文件数据。在kernel中操作文件没有标准库可用,需要利用kernel的一些函数,这些函数主 要有: filp_open() filp_close(), vfs_read() vfs_write(),set_fs(),get_fs()等,这些函数在linux/fs.h和asm/uaccess.h头文件中声明。下面介绍主 要步骤
  1. 打开文件

filp_open()在kernel中可以打开文件,其原形如下:

strcut file* filp_open(const char* filename, int open_mode, int mode);

该函数返回strcut file*结构指针,供后继函数操作使用,该返回值用IS_ERR()来检验其有效性。

参数说明

filename: 表明要打开或创建文件的名称(包括路径部分)。在内核中打开的文件时需要注意打开的时机,很容易出现需要打开文件的驱动很早就加载并打开文件,但需要打开的文件所在设备还不有挂载到文件系统中,而导致打开失败。

open_mode: 文件的打开方式,其取值与标准库中的open相应参数类似,可以取O_CREAT,O_RDWR,O_RDONLY等。

mode: 创建文件时使用,设置创建文件的读写权限,其它情况可以匆略设为0

2. 读写文件

kernel中文件的读写操作可以使用vfs_read()和vfs_write,在使用这两个函数前需要说明一下get_fs()和 set_fs()这两个函数。

vfs_read() vfs_write()两函数的原形如下:

ssize_t vfs_read(struct file* filp, char __user* buffer, size_t len, loff_t* pos);

ssize_t vfs_write(struct file* filp, const char __user* buffer, size_t len, loff_t* pos);

注意这两个函数的第二个参数buffer,前面都有__user修饰符,这就要求这两个buffer指针都应该指向用户空间的内存,如果对该参数传 递kernel空间的指针,这两个函数都会返回失败-EFAULT。但在Kernel中,我们一般不容易生成用户空间的指针,或者不方便独立使用用户空间 内存。要使这两个读写函数使用kernel空间的buffer指针也能正确工作,需要使用set_fs()函数或宏(set_fs()可能是宏定义),如 果为函数,其原形如下:

void set_fs(mm_segment_t fs);

该函数的作用是改变kernel对内存地址检查的处理方式,其实该函数的参数fs只有两个取值:USER_DS,KERNEL_DS,分别代表 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默认情况下,kernel取值为USER_DS,即对用户空间地址检查并做变换。那么要在这种对内存地址做检查变换的函数中使用内核 空间地址,就需要使用set_fs(KERNEL_DS)进行设置。get_fs()一般也可能是宏定义,它的作用是取得当前的设置,这两个函数的一般用 法为:

mm_segment_t old_fs;

old_fs = get_fs();

set_fs(KERNEL_DS);

...... //与内存有关的操作

set_fs(old_fs);

还有一些其它的内核函数也有用__user修饰的参数,在kernel中需要用kernel空间的内存代替时,都可以使用类似办法。

使用vfs_read()和vfs_write()最后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最后的参数loff_t * pos,pos所指向的值要初始化,表明从文件的什么地方开始读写。

3. 关闭读写文件

int filp_close(struct file*filp, fl_owner_t id);

该函数的使用很简单,第二个参数一般传递NULL值,也有用current->files作为实参的。

使用以上函数的其它注意点:

1. 其实Linux Kernel组成员不赞成在kernel中独立的读写文件(这样做可能会影响到策略和安全问题),对内核需要的文件内容,最好由应用层配合完成。

2. 在可加载的kernel module中使用这种方式读写文件可能使模块加载失败,原因是内核可能没有EXPORT你所需要的所有这些函数。

3. 分析以上某些函数的参数可以看出,这些函数的正确运行需要依赖于进程环境,因此,有些函数不能在中断的handle或Kernel中不属于任可进程的代码 中执行,否则可能出现崩溃,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可以在kernel中创建内核线程,将这些函数放在线程环境下执行(创建内核线程的方式请参数 kernel_thread()函数)。

=========================================================================================

转载于: http://blogold.chinaunix.net/u3/113927/showart_2495807.html

在VFS的支持下,用户态进程读写 任何类型的文件系统都可以使用read和write着两个系统调用,但是在linux内核中没有这样的系统调用我们如何操作文件呢?我们知道read和 write在进入内核态之后,实际执行的是sys_read和sys_write,但是查看内核源代码,发现这些操作文件的函数都没有导出(使用 EXPORT_SYMBOL导出),也就是说在内核模块中是不能使用的,那如何是好?

通过查看sys_open的源码我 们发现,其主要使用了do_filp_open()函数,该函数在fs/namei.c中,而在改文件中,filp_open函数也是调用了 do_filp_open函数,并且接口和sys_open函数极为相似,调用参数也和sys_open一样,并且使用EXPORT_SYMBOL导出 了,所以我们猜想该函数可以打开文件,功能和open一样。使用同样的查找方法,我们找出了一组在内核中操作文件的函数,如下:

功能 函数原型

打开文件 struct file *filp_open(const char *filename, int flags, int mode)
读取文件 ssize_t vfs_read(struct file *file, char __user *buf, size_t count, loff_t *pos)
写文件 ssize_t vfs_write(struct file *file, const char __user *buf, size_t count, loff_t *pos)
关闭文件 int filp_close(struct file *filp, fl_owner_t id)

我们注意到在vfs_read和vfs_write函数中,其参数buf指向的用户空间的内存地址,如果我们直接使用内核空间的指针,则会返回-EFALUT。所以我们需要使用
set_fs()和get_fs()宏来改变内核对内存地址检查的处理方式,所以在内核空间对文件的读写流程为:

 mm_segment_t fs = get_fs();
 set_fs(KERNEL_FS);
 //vfs_write();
 vfs_read();
 set_fs(fs);

下面为一个在内核中对文件操作的例子:

#include <linux/module.h>
#include <linux/init.h>
#include <linux/fs.h>
#include <linux/uaccess.h>
static char buf[] = "你好";
static char buf1[10];

int __init hello_init(void)
{
	struct file *fp;
	mm_segment_t fs;
	loff_t pos;
	printk("hello enter\n");
	fp = filp_open("/home/niutao/kernel_file", O_RDWR | O_CREAT, 0644);
	if (IS_ERR(fp)) {
		printk("create file error\n");
		return -1;
	}
	fs = get_fs();
	set_fs(KERNEL_DS);
	pos = 0;
	vfs_write(fp, buf, sizeof(buf), &pos);
	pos = 0;
	vfs_read(fp, buf1, sizeof(buf), &pos);
 	printk("read: %s\n", buf1);
	filp_close(fp, NULL);
	set_fs(fs);
	return 0;
}
void __exit hello_exit(void)
{
	printk("hello exit\n");
}

module_init(hello_init);
module_exit(hello_exit);

MODULE_LICENSE("GPL");

另:

inux内核态用不到c函数库的,所以写文件是一个比较费事的事情。
下面这段代码,接我上一篇,是重构linux语义用到的,功能为获取一些结构体元素的偏移。
写文件的主体代码如下

static void filewrite(char*filename, char*data) 
{ 
  struct file*filp; 
  mm_segment_tfs; 
  filp= filp_open(filename, O_RDWR| O_APPEND| O_CREAT, 0644); 
  if(IS_ERR(filp)) 
  { 
      printk("openerror...\n"); 
      return; 
  } 
  fs=get_fs(); 
  set_fs(KERNEL_DS); 
  filp->f_op->write(filp,data, strlen(data),&filp->f_pos); 
  set_fs(fs); 
  filp_close(filp,NULL); 
} 
### Linux内核态下文件读写的实现 在Linux内核中,文件的读写操作主要依赖于VFS(虚拟文件系统)层以及底层的具体文件系统实现。以下是关于如何在内核态实现文件读写的一些关键点: #### 1. 文件描述符与`struct file` 在Linux内核中,所有的打开文件都由一个`struct file`结构体表示[^4]。该结构体包含了文件的状态信息、位置指针以及其他元数据。 ```c struct file { mode_t f_mode; /* 文件模式 (FMODE_READ/FMODE_WRITE) */ loff_t f_pos; /* 当前文件偏移量 */ struct inode *f_inode; /* 文件对应的inode */ const struct file_operations *f_op; /* 文件的操作方法集合 */ }; ``` #### 2. VFS接口函数 VFS提供了统一的API来处理不同类型的文件系统。对于文件的读写操作,核心函数如下: - `vfs_read(struct file *, char __user *, size_t, loff_t *)`: 实现用户空间到内核空间的数据读取。 - `vfs_write(struct file *, const char __user *, size_t, loff_t *)`: 实现用户空间到内核空间的数据写入。 这些函数会调用具体文件系统的回调函数,定义在`file_operations`结构体中[^5]。 #### 3. 内核中的文件操作流程 当需要在内核态执行文件读写时,通常遵循以下过程: - 使用`filp_open(const char *, int, umode_t)`打开目标文件并返回`struct file*`对象。 - 调用`kernel_read(struct file *, void *, unsigned long, loff_t *)`或`kernel_write(struct file *, const void *, unsigned long, loff_t *)`完成实际的读写操作。 - 完成后释放资源,关闭文件句柄使用`fput(struct file *)`。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代码示例展示如何在内核模块中实现文件读写功能: ```c #include <linux/fs.h> #include <linux/uaccess.h> static ssize_t my_kernel_read(char *buf, size_t count, loff_t pos, const char *filename) { struct file *file; mm_segment_t old_fs; ssize_t bytes; old_fs = get_fs(); set_fs(KERNEL_DS); file = filp_open(filename, O_RDONLY, 0); if (IS_ERR(file)) { pr_err("Failed to open %s\n", filename); set_fs(old_fs); return PTR_ERR(file); } bytes = kernel_read(file, buf, count, &pos); filp_close(file, NULL); set_fs(old_fs); return bytes; } static ssize_t my_kernel_write(const char *buf, size_t count, loff_t pos, const char *filename) { struct file *file; mm_segment_t old_fs; ssize_t bytes; old_fs = get_fs(); set_fs(KERNEL_DS); file = filp_open(filename, O_WRONLY | O_APPEND, 0644); if (IS_ERR(file)) { pr_err("Failed to open %s\n", filename); set_fs(old_fs); return PTR_ERR(file); } bytes = kernel_write(file, buf, count, &pos); filp_close(file, NULL); set_fs(old_fs); return bytes; } ``` 此代码片段展示了如何利用内核提供的工具安全地切换地址空间,并执行基本的文件I/O操作[^6]。 #### 4. 初始化内存文件系统的影响 如果涉及到临时文件或者初始化阶段的工作,则可能需要用到initramfs机制。相比传统的initrd方式,现代Linux更推荐采用基于cpio压缩包形式的initramfs作为根文件系统的一部分加载至RAM中运行[^2]。这不仅简化了配置还提高了效率。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