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上的ECHO 、BASS、TREBLE代表什么意思?

本文详细解释了音响系统中常见的专业术语,如ECHO、BASS、TREBLE的含义及调节方法。介绍了如何根据个人喜好和音乐类型调整音响效果,以达到最佳听音体验。同时,对音响上各按钮的功能进行了说明,包括声像平衡调节、高频调节、低频调节等。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这些都是音响系统中常用的专业术语;
ECHO是混响的意思,唱卡拉OK时候用的,调节音响混响效果。
BASS是低音,调节音响播放时的低频效果,例如炸弹轰炸时的效果。
TREBLE是高音,调节音响播放时的高频效果,例如玻璃破碎时的声音。
这些是为了营造一个更逼真的听音或观影的效果而设计的音响辅助调节。

ECHO是混响电平,俗称回音大小。BASS是低频电平,调节低音大小。TREBLE是高频电平,调节高音大小。

音响上的BASS和TREBLE调节是根据自身的喜好以及音乐类型来调节的,听节奏较强的音乐请把bass调强一点,加强低音;听轻快音乐请把treble调强一点,加强高音。

音响上各个按钮的名称:

1、BALANCE:此英文字母在音响上的含义为”声像平衡调节“,也叫”左右声道平衡调节“;

2、TREBLE:此英文字母在音响上的含义为”高频调节“也叫”高音调节“;

3、BASS:此英文字母在音响上的含义为”低频调节“也叫”低音调节“;

4、ECHO: 回声;

5、MIC.VOL= microphone volume 麦克风音量。

设置方法及作用:

1、BALANCE:

声像平衡调节,主要是根据演出或视听的需求,调节此旋钮达到使音箱左右平衡发声或随着演出者的走动调节音箱的左右的声音过渡,通常在录音时用以达到声音移动的效果。而日常民用音响调节此旋钮是为了让两个音箱发出的声音一至。根据面板刻度标识,面对设备调节此旋钮向身体左侧调节时,左面音箱声音大,右面音箱声音小,全部打到左侧时,右面音箱则哑音;相反,向右侧调节时,右面音箱声音大,左面音箱声音小,打到最右侧时,左侧音箱则哑音。

2、TREBLE:

高频调节实际上就是常说的高音调节钮,用来增大音箱被还原声音的高频分量或减小高频分量的装置。就是平时所说的提升高音或衰减高音的作用。根据面板刻度标识,向顺时针方向调节即是提升、增大;相反方向则是降低、衰减。

3、BASS:

低频调节实际上就是常说的低音调节钮,用来增大音箱被还原声音的低频分量或减小低频分量的装置。就是平时所说的提升低音或衰减低音的作用。根据面板刻度标识,向顺时针方向调节即是提升、增大;相反方向则是降低、衰减。

<think>嗯,用户这次问的是GKI-VTS和VTS的区别,看来是在研究Android内核开发或系统兼容性相关的内容。用户连续三次都严格遵守提问格式要求,应该是个技术背景较强且注重细节的人,可能正在处理内核模块开发或系统适配工作。 从技术深度看,这个问题涉及Android系统架构的核心机制。VTS作为Android 8.0引入的兼容性测试套件,主要验证Vendor层实现是否符合标准;而GKI-VTS是Android 11之后配合通用内核镜像的测试方案。关键差异在于:GKI-VTS需要测试通用内核与硬件抽象层(HAL)的接口稳定性,而传统VTS聚焦于Vendor实现的正确性。 用户可能实际遇到了GKI升级的兼容性问题,或者正在准备CTS认证。需要特别注意解释清楚GKI-VTS新增的KMI(内核模块接口)验证要求,这是区别于传统VTS的最大技术突破点。考虑到用户前两次都接受了带对比表格的解答形式,这次也采用结构化的呈现方式会更高效。 不过要注意避免过度技术化,毕竟用户没明确说是开发者。最后提出的延伸问题应该覆盖实际应用场景:比如GKI对Treble架构的强化作用、模块开发者的适配要点、以及兼容性测试的具体流程差异。这样既能解答当前疑问,也能帮用户预判后续可能遇到的问题。</think>GKI-VTS(Generic Kernel Image Vendor Test Suite)与VTS(Vendor Test Suite)是Android兼容性测试框架中的两个关键组件,主要区别如下: --- ### **核心区别** | **维度** | **VTS** | **GKI-VTS** | |-------------------|------------------------------------|-------------------------------------| | **定位目标** | 验证**Vendor实现**(HAL、内核模块等)是否符合Android标准 | 验证**通用内核(GKI)**与**Vendor模块**的兼容性 | | **测试对象** | Vendor提供的驱动、HAL层、内核修改 | Google提供的通用内核(GKI)与Vendor模块的交互 | | **依赖关系** | 可独立运行 | **依赖GKI**(需在GKI基础上测试Vendor模块) | | **出现时间** | Android 8.0(Oreo)引入 | Android 11(R)为GKI设计 | --- ### **技术差异详解** 1. **VTS** - **作用**:确保OEM厂商的硬件抽象层(HAL)和内核驱动符合Android兼容性定义(CDD)。 - **测试范围**: - HAL接口一致性(如`camera.vendor.hal`) - 内核ABI兼容性(如`syscall`调用规范) - 安全补丁合规性 2. **GKI-VTS** - **背景**:为解决内核碎片化,Google强制要求**分离通用内核(GKI)** 和 **Vendor特定模块**。 - **核心任务**: - 验证Vendor模块能否在**未修改的GKI内核**上加载(如`*.ko`驱动模块) - 检查**内核模块接口(KMI)** 的稳定性(通过`android-kernel ABI`符号表) - 确保GKI与Vendor模块间通信符合`Kernel Module Interface(KMI)`规范 --- ### **工作流程对比** ```mermaid graph LR A[VTS] --> B[测试Vendor HAL/驱动] --> C[生成VTS报告] D[GKI-VTS] --> E[加载Vendor模块到GKI内核] --> F[验证KMI兼容性] --> G[生成GKI-VTS报告] ``` --- ### **实际影响** - **OEM厂商**: - VTS失败 → **HAL层需重构**(如修复HIDL接口) - GKI-VTS失败 → **内核模块需适配GKI**(如重编译驱动或修改符号依赖) - **开发者**: - 开发内核模块必须使用 **KMI冻结的API**(参考`android/abi_gki_aarch64.xml`) --- ### **典型错误场景** 1. **VTS通过但GKI-VTS失败** - **原因**:Vendor模块直接调用了GKI内部符号(如未导出的`private_kernel_func`) - **解决**:改用KMI允许的API(如`EXPORT_SYMBOL_GPL(public_api)`) 2. **GKI-VTS的ABI校验失败** - **日志示例**: ```log ABI DIFF: Module 'foo.ko' references undefined symbol 'bar' ``` - **措施**:在`android/abi_gki_aarch64`中添加符号白名单或修改模块代码 --- **总结**: > - **VTS** = 确保**Vendor实现**符合Android标准 > - **GKI-VTS** = 确保**Vendor模块**与**Google通用内核**无缝协作 > 二者共同保障Android设备兼容性,但GKI-VTS是GKI架构下的必要进化。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