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DK优化等级
1.1整体优化
意义:合理的优化级别,能够在代码体积、执行性能、RAM占有率上获得均衡!这里以ARM Compiler5来做说明。
优化等级0:近乎不优化,用于调试代码。出现代码行不能设置断点可如此设置试试。
特点:最少的优化,可以最大程度上配合产生代码调试信息,可以在任何代码行打断点,特别是死代码处。
优化等级1:部分优化,去除未调用的内联函数或者静态函数,关闭debug窗口优化,此状态也能用于调试。
特点:有限的优化,去除无用的inline和无用的static函数、死代码消除等,在影响到调试信息的地方均不进行优化。在适当的代码体积和充分的调试之间平衡,代码编写阶段最常用的优化等级。
优化等级2:默认优化等级。如果处于debug状态,部分代码行将不能被调试
特点:高度优化,调试信息不友好,有可能会修改代码和函数调用执行程序,自动对函数进行内联等。
优化等级3:等级3和等级2除了执行相同的优化,还有空间和时间之间的平衡优化在生成的代码中比等级2更重的空间或时间。
特点:最大程度优化,产生极少量的调试信息。会进行更多代码优化,例如循环展开,更激进的函数内联等。另外,可以通过单独设置–loop_optimization_level=option来控制循环展开的优化等级。
1.2某个函数进行优化
1、MDK设置方法(AC5和AC6)
AC5设置方法:比如设置函数优化等级为0
#pragma push
#pragma O0
void function(void){
… // Optimized at O0
}
#pragma pop
AC6设置方法:
void function(void) attribute_((optnone))
{
… // Optimized none
}
2、IAR设置方法
#pragma optimize=none
void foo(void)
{
/* Do something, but don’t optimize this function */
}
3、GCC设置方法
#pragma GCC push_options
#pragma GCC optimize (“O0”)
void foo(void)
{
/* Do something, but don’t optimize this function */
}
#pragma GCC pop_options
2、volatile关键字详解
在C/C++嵌入式代码中,遇到以下情况要去检查一下变量的定义是否合理:
代码执行正常–直到你打开了编译器优化
代码执行正常–直到打开了中断
古怪的硬件驱动
RTOS的任务独立运行正常–直到新增其他任务
一个定义为volatile的变量是说这变量可能会被意想不到地改变,这样,编译器就不会去假设这个变量的值了。精确地说就是,优化器在用到这个变量时必须每次都小心地重新读取这个变量的值,而不是使用保存在寄存器里的备份。
一般说来,volatile用在如下的几个地方:
中断服务程序中修改的供其它程序检测的变量需要加volatile;
多任务环境下各任务间共享的标志应该加volatile;
存储器映射的硬件寄存器通常也要加volatile说明,因为每次对它的读写都可能由不同意义;
自定义延时函数
参考:
《https://blog.youkuaiyun.com/pyt1234567890/article/details/122907715》《https://blog.youkuaiyun.com/heli200482128/article/details/128655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