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sign Patten
haoyuewuwei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The second pattern-------Observer Pattern
OO principle:Strive for loosely coupled designs between objects that interact.OO Pattern:Observer: define a one-to-many dependency between objects so that when one object changes state, all its原创 2009-08-21 12:27:00 · 401 阅读 · 0 评论 -
Head First Design Pattern读后感
花了差不多4天左右的时间,终于把Head First Design Pattern读完了,怎么说呢? 这是一本相当不错的书,书本里面的例子也比较的有趣,比较能够理解。读完这本书后,我对设计模式有了大致的一个了解,不得不说,里面的OO原则还是值得我去牢记的。OO原则:封装变化多用组合,少用继承针对接口编程,不针对实现编程为交互对象之间的松耦合设计而努力类应该原创 2009-08-24 22:51:00 · 579 阅读 · 0 评论 -
The sixth pattern------------Command Pattern
OO模型:命令模式:将请求封装成对象,这样可以让你使用不同的请求、队列,或者日志请求来参数化其他对象。命令模式也可以支持撤销操作。我的理解:(感觉自己也不是特别理解)命令模式可以将动作的请求者从动作的执行者中解耦,即把两者分开来,可以再;动作请求者中包含动作执行者的一个引用。用途:队列请求,日志请求要点:1) 命令模式将发出请求的对象和执行请求的对象解耦。2) 在被解耦的两者之间是通过命令对象原创 2009-08-22 22:07:00 · 478 阅读 · 0 评论 -
The forth pattern-----Factory Pattern
OO原则:依赖抽象,不依赖具体类OO模式:工厂方法模式:定义了一个创建对象的接口,但由子类决定要实例化的类是哪一个。工厂方法让泪把实例化推迟到子类。抽象工厂模式:用于创建相关或依赖对象的家族,而不要指明具体类两者的作用都是为了把对象的创建封装起来,把他们从客户代码中分离出来,从而实现依赖抽象不依赖具体类的原则。两者区别:抽象工厂:需要创建产品家族和想让制造的相关产品集合原创 2009-08-21 17:29:00 · 362 阅读 · 0 评论 -
The eleventh pattern------Proxy Pattern
OO模式:代理模式:为另一个对象提供一个替身或占位符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 常见的几种代理控制:1) 远程代理:控制访问远程对象。2) 虚拟代理:控制访问创建开销大的资源。3) 保护代理:基于权限控制对资源的访问。原创 2009-08-24 13:40:00 · 480 阅读 · 0 评论 -
The ninth pattern --------Iterator and Composite Pattern
OO原则:一个类应该只有一个引起变化的原因解释:类的每个责任都有改变的潜在区域。超过一个责任,意味着超过一个改变的区域。所以我们要尽量让每个类保持单一责任。 OO模式:迭代器模式:提供一种方法顺序访问一个聚合对象中的各个元素,而又暴露其内部的表示。组合模式:允许你将对象组合成树形结构来表现“整体/部分”层次结构。组合能让客户以抑制的方式处理个别对象以及对象组合。组合的方式能原创 2009-08-23 15:45:00 · 370 阅读 · 0 评论 -
The eighth pattern-------Template Method Pattern
OO原则:别找我,我会找你OO模式:模板方法模式:在一个方法中定义一个算法的骨架,而将一些步骤延迟到子类中。模板方法使得子类可以再不改变算法结构的情况下,重新定义算法中的某些步骤。 模板方法定义了一个算法的步骤,并允许子类为一个或多个步骤提供实现。看看包含模板方法的抽象类里面可以有哪些类型的方法:public class AbstractClass{ final v原创 2009-08-23 15:41:00 · 348 阅读 · 0 评论 -
The seventh pattern --------The Adapter Pattern and Facade Pattern
OO原则:最少知识原则,只和你的密友谈话。OO模式:适配器模式: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期望的另一个借口。适配器让原本不兼容的类可以合作无间。写适配器步骤:首先,需要实现你想转换成的类型接口接着,要取得要适配(去冒充)的对象的引用然后,实现接口的方法 外观模式: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借口,用来访问子系统中的一群借口。外观定义了一个高层接口,让子系统更容易使用。其实就是提供一个接口,然后接口原创 2009-08-22 22:11:00 · 410 阅读 · 0 评论 -
The tenth pattern---------------State Pattern
OO模式:状态模式:允许对象在内部状态改变时改变它的行为,对象看起来好像修改了它的类。我的理解:碰到状态图的时候,把动作抽出来作为一个借口,所有的状态作为一个类去实现这个接口,状态类中要有状态拥有者的引用。(即把行为都封装在状态中了)重点:1) 状态模式允许一个对象基于内部状态而拥有不同的行为。2) 和程序状态机不同,状态模式用来代表状态。3) Context会将行为委托给当前状态对象原创 2009-08-23 18:44:00 · 448 阅读 · 0 评论 -
The first patten----Srategy patten
把今天学的第一个设计模式回顾下,记录一下:OO基础:抽象,封装,多态,继承OO原则:封装变化多用组合,少用继承针对接口编程,不针对实现编程OO模式策略模式-----定义算法族,分别封装起来,让他们之间可以相互替换,此模式让算法的变化独立于使用算法的客户。 简单的说就是把某个对象的一组行为都定义成一个一个的类,同时设计一个行为接口,所有的行为类都去实现这个接口原创 2009-08-20 23:41:00 · 442 阅读 · 0 评论 -
The fifth pattern------Singleton Pattern
没有引入新的OO原则OO模式:单件模式:确保一个类只有一个示例,并提供全局访问点。 我的理解:这个模式相对比较简单,主要的实现方式就是把构造器设置为私有的,然后再利用一个静态的getInstance方法来产生实例。简单的实现单件模式的代码: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uniqueInstan原创 2009-08-22 10:19:00 · 368 阅读 · 0 评论 -
The third pattern------Decorator Pattern
OO原则: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OO模式:装饰者模式:动态地将责任附加到对象上。想要扩展功能,装饰着提供有别于继承的另一种选择。 我自己的简单理解就是:装饰者模式主要有两个部分,一个是礼品,一个是包装袋,要注意的是礼品和包装袋是同一个类型的。礼品和包装袋都是两个抽象类,包装袋类是从礼品抽象类中继承下来的,而后其他所有的礼品实体类只要继承礼品抽象类,包装袋实体类继承包装袋抽象原创 2009-08-21 17:09:00 · 342 阅读 · 0 评论 -
The twelfth pattern------Compound Pattern
OO模式:复合模式:复合模式结合两个或以上的模式,组成一个解决方案,解决一再发生的一般性问题。符合模式中比较有名的就是MVC模式:MVC模式:模型利用“观察者”让控制器和视图可以随最新的状态改变而更新。视图和控制器则实现了“策略模式”。控制器是视图的行为,如果你希望有不同的行为,可以直接转换一个控制器。视图内部使用组合模式来管理窗口、按钮以及其他显示组件。原创 2009-08-24 20:46:00 · 400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