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郭霖大神的脚步学习设计模式,真是通俗易懂~赞:
原文出处:http://blog.youkuaiyun.com/guolin_blog/article/details/8860649
什么是单例:
单例:保证一个类仅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访问它的全局访问点。
循序渐进的来看:
以一个打印日志的工具类LogUtil为例:
首先将LogUtil的构造函数私有化,这样就无法使用new关键字来创建LogUtil的实例了。然后使用一个sLogUtil私有静态变量来保存实例,并提供一个公有的getInstance方法用于获取LogUtil的实例,在这个方法里面判断如果sLogUtil为空,就new出一个新的LogUtil实例,否则就直接返回sLogUtil。这样就可以保证内存当中只会存在一个LogUtil的实例了。单例模式完工!
public static LogUtil getInstance() {
if (sLogUtil == null) {
sLogUtil = new LogUtil();
}
return sLogUtil;
}
似乎有些问题呢~?
使用单例模式就是为了让这个类在内存中只能有一个实例的,可是没有考虑到在多线程中打印日志的情况吗?
似乎可以给我们的方法加锁,那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public synchronized static LogUtil getInstance() {
if (sLogUtil == null) {
sLogUtil = new LogUtil();
}
return sLogUtil;
}
这样其实还是会有些问题:那么我每次去执行getInstace方法的时候都会受到同步锁的影响,这样运行的效率会降低,其实只需要在第一次创建LogUtil实例的时候加上同步锁就好了
把锁加载方法内中并且在加一层判断,最后就变成了:
public static LogUtil getInstance() {
if (sLogUtil == null) {
synchronized (LogUtil.class) {
if (sLogUtil == null) {
sLogUtil = new LogUtil();
}
}
}
return sLogUtil;
}
代码改成这样之后,只有在sLogUtil还没被初始化的时候才会进入到第3行,然后加上同步锁。等sLogUtil一但初始化完成了,就再也走不到第3行了,这样执行getInstance方法也不会再受到同步锁的影响,效率上会有一定的提升。
真是太机智了,这种方法就是双重锁定(Double-Check Loc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