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之判断表法】(蓝桥课学习笔记)
1、判定表法的概念
判定表又称“决策表”,是一种表格状的图形工具,适用于处理判断条件较多,各条件又相互组合、有多种决策方案的情况。由于决策表可以把复杂的逻辑关系和多种条件组合的情况表达的既具体又明确,因此在程序设计发展的初期,判定表就经常被当作编写程序的辅助工具。
判定表通常由 4 个部分组成:
条件桩(Condition Stub):指所有条件的名称,列出的条件的先后次序无关紧要。 动作桩(Action Stub):指所有可能采取的操作,顺序没有约束。 条件项(Condition Entry):条件桩中的条件所有可能的取值。 动作项(Action Entry):与条件项紧密相关,列出在条件项的各组取值情况下应该采取的动作。
任何一个条件组合的特定取值及其相应要执行的操作称为一条规则(Rules),在判定表中贯穿条件项和动作项的一列就是一条规则。显然,判定表中条件有多少组合取值,也就有多少条规则。根据软件规格说明,建立判定表的步骤如下:
- 第 1 步:分析需求,列出所有的条件桩和条件项;
- 第 2 步:分析需求,列出所有的动作桩和动作项;
- 第 3 步:根据规则,设计初始判定表;
- 第 4 步:简化判定表,合并相似规则,设计测试用例。
运用判定表设计测试用例,可以将条件理解为输入,将动作理解为输出。
案例
案例 1:超市产品销售
超市中如果某产品的销售好并且库存低,则继续销售并增加该产品的进货;如果该产品销售好,但库存量不低,则继续销售;若该产品销售不好,但库存量低,则该产品下架;若该产品销售不好,且库存量不低,如果有空货架则继续销售,如果没有空货架,则该产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