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5怎么样?探讨F5容器服务发布方案及实践

本文探讨了F5在容器服务领域的解决方案,重点介绍了VE和CC组件,以及它们如何与Kubernetes集成,提供企业级支持。通过民生银行的案例,展示了F5方案如何简化网络架构,实现负载均衡资源隔离,并具备动态感知容器服务变化的能力。F5的方案因其简化架构、灵活发布和强大的应用交付、监控及安全防护能力受到青睐。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近年来,开源负载均衡软件因其开放的设计、完善的API接口以及对应用灵活部署需求的满足,在金融行业的云环境中逐步推广使用。与此同时,在平台的建设中,企业运用灵活的容器环境下的解决方案,能够满足容器应用需求。在众多的解决方案中,F5公司Kubernetes容器服务解决方案备受关注,那么F5怎么样?今天就来具体探讨一下。

该解决方案包含2个组件,VE(Virtual Edition)和CC(Container Connector)。VE是F5LTM的软件化商业产品,可以安装在虚拟机或者物理机上,其功能与硬件设备完全一致。CC是F5解决方案的一个关键组件,为用户提供了企业级支撑,同时也是开源产品,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CC进行功能扩展。它以容器的形式部署在Kubernetes集群中,通过读取Kubernetes API获取集群内的服务资源并将其转化为VE上的配置。管理员可以为每一个租户部署一组CC,每组CC独立控制VE上的一个对象配置隔离区域(partition),该partition下的资源完全由该组CC独立控制。该方案中,负载均衡策略的定义可以由多种方式实现,可以使用Ingress,也可以使用ConfigMap。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方案中组件调用关系

在介绍了一些理论方面的知识后,想了解F5怎么样,还需要关注一下实际的应用案例,这里以民生银行为例。民生银行经过前期技术预研,选择F5 CC+VE方案,利用CC与Kubernetes进行API交互,实现与容器平台的联动,满足容器应用的灵活性需求;配置上采用ConfigMap进行负载均衡策略下发,实现在Kubernetes层面进行F5策略配置工作;网络架构上采用VE直接对集群中的pod进行负载分发,减少网络层次,提升负载均衡性能;同时,通过将Kubernetes的namespace与VE的partition映射,实现不同容器租户负载均衡资源的隔离。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