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高效实现Django前端数据、链路追踪、日志数据关联之ddtrace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Django项目中实现前端数据和链路追踪的联动,通过rum监控和配置allowedTracingOrigins,将前端请求与后端性能数据绑定,以便于快速定位问题。同时展示了APM和日志的正向与反向关联分析方法,提升问题排查效率。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在本篇文章之前,首先观看前置文章

前端数据和链路追踪数据联动演示

原理介绍:用户访问前端应用(已添加 rum 监控且已配置 allowedTracingOrigins 字段),前端应用调用资源及请求,触发 rum-js 性能数据采集,rum-js 会生成 trace-id 写在请求的 request_header 里,请求到达后端,后端的 ddtrace 会读取到该 trace_id 并记录在自己的 trace 数据里,从而实现通过相同的 trace_id 来实现应用性能监测和用户访问监测数据联动分析。

应用场景:前后端关联,前端请求与后端方法执行性能数据进行一对一绑定,从而更方便定位前后端关联的问题,例如前端用户登录缓慢,是因为后端服务调用数据库查询用户耗时过长导致的,就可通过前后端联动分析迅速跨团队跨部门进行问题定位,示例如下:

1 前端 RUM 数据

2 跳转至后端 APM 数据

链路数据(APM) 跟 日志(LOG) 数据联动演示

APM & LOG 联动分析

正向关联[APM——日志]

  • 在 APM 链路数据中,下方日志模块直接搜索 trace_id,即可查看此次链路调用所对应产生的应用日志。

  • 反向关联[日志——APM] 查看异常日志,在日志中复制 trace_id,在链路追踪页面搜索框直接检索该 trace_id,即可搜出于该 id 相关的所有 trace 及 span 数据,点击查看即可。

通过链路数据和日志的联动分析,可以快速的定位问题,省去了多个平台的跳转查询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