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大学生,疫情被困学校几个月,被停课几个月,期末考延期几个月,疫情下的学习一团糟,毕业,去哪?
疫情下的打工人
我们被疫情隔离在家,没有收入,坐吃山空,这时候,远程办公是我们能做的唯一解决方案,我们也在渐渐适应远程的一些不方便,积极完成工作的同时,思考利用自己的技能做兼职,搞副业,不再面临这样的窘境。但是,学生呢?学生是不是要比社畜更惨?步入社会的这些年,每个人应该都会在某一个时间怀念大学时的自己,肆意飞扬。
疫情下的大学生
现在,疫情下的大学生不知道会怎么想?如果说靠技能可以加入自由职业者的行列,当然也是一种出路,但是学生的经验很少,竞争力较弱,这条路可能会更加艰难。
2020年,中国GDP总量突破百万亿,增长率受疫情影响跌至2.3%。2021年第3三季度,中国经济呈现见顶回落的状态,增速逐渐回归新常态,总体就业形势依然平稳。受经济下行压力和人才需求结构变化影响,大学学生就业竞争激烈且难度提升。麦可思发布的《2020年中国本科高职高专生就业报告》显示,2014届到2018届大学生就业率均超过9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2020年底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在90%以上,大学生就业率保持长期平稳。未来,随着高校毕业生人类数的增长和对人才综合素养要求的提高,预计大学生就业压力将持续加大。
大学生灵活就业
我们可以在抖音快速上看到很多大学生做直播,短视频,或是自媒体运营;也有很多大学生在各处找兼职,选择应手达这样的自由职业者平台发布服务,接单赚钱。这些是可以想到的出路,但也是很少一部分大学生的出路。想象一下,疫情3年,各行各业几乎皆是寒冬,企业裁员比比皆是,企业招聘条款限制更多,大学生在学校的正常学习也多多少少有些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疫情之后,大学生就业可能会有很大的变化。
其实我们的“就业难”与“招工难”问题是一样的,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政策也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进行了调整。
①促进毕业生到新兴领域就业;
②通过灵活就业渠道,推进新就业形态发展,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道就业;
③优化就业服务机制,形成组织、服务、反馈全方位保障,多维度助力大学生就业。
同时,各种兼职副业、灵活就业平台也在悄然崛起。应手达,一个综合性技能服务网站,其主要解决的就是个人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的问题,专注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人才短缺问题的解决方案,为自由职业者提供技能变现、实现自我价值。让短期灵活雇佣变得更为互利共赢、便捷可靠。
现在,自由职业者、大学生创业、兼职副业等已经以流行词,且很多大学生已经开始行动了,怀揣梦想,不惧险阻,勇往直前。
2020年至今,互联网招聘领域用户规模在不断上涨。一方面,疫情防治常态化对线下求职招聘的开展产生影响,大量招聘活动转移至线上进行;另一方面,Z世代逐渐进入求职阶段,其对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模式的习惯与依赖有利于互联网招聘渗透率进一步提升,为行业发展带来更多驱动力。
那么,作为一个大学生,尤其是即将在疫情下毕业的大学生,你现在是什么状态呢?对未来的期许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