Ø umask 指令, umask 指令指定创建文件或者文件夹的时候默认的属性,但是指定的是减去的属性。其中文件默认以 666 减去,文件夹默认以 777 减去。例如 umask 002 。则在创建文件时,属性为 666-002 ,文件夹属性为 777-002 。
Ø 相对路径与绝对路径,相对路径是指相对于当前目录的路径。例如常用的命令 :cd .. 其中 .. 就是一种相对路径,指进入上一层目录,绝对路径一般以 / 开头 , 表示从 / 目录开始的目录。例如 /tmp 等。
Ø 更改一个目录的名称 : 从 /home/test 变成 /home/test2 可以先 cd /home 目录下,在使用 mv test test2 ,也可以使用 mv /home/test /home/test2
Ø PATH 环境变量:当用户执行命令时,系统会到 PATH 环境变量中寻找该命令,假如有两天相同的命令,则先被找到的命令先执行。 PATH 环境变量是指用户可以执行命令的可查找路径。
Ø Umask 可以设置用户默认创建文件或者文件夹的时候的默认属性。优点是可以当用户设定 umask 值后,可以省去重新设定文件或者文件夹权限的时间。
Ø 当一个用户设定的 umask 分别是 033 与 044 的时候,他所建立的文件的属性石 633, 即 -rw--wx-wx , 他所建立的文件夹是 733 ,即 -rwx-wx-wx
Ø 什么是 SUID ?
Ø 当要查找 /usr/bin/passwd 文件的的一些属性时,可以使用的命令为 :ls –l /usr/bin/passwd 或 lsattr /usr/bin/passwd 或 ll /usr/bin/passwd 。
Ø 找出所有具有 SUID 的文件 : find / -perm -4000 。 000 代表匹配所有的属性。
Ø fuser 命令 解释 : identify processes using files or sockets 。标识当前使用某个文件的进程
Ø 如果 linux 的硬盘空间不够了,如何给硬盘扩容呢。
1. 插入新的硬盘后,需要知道该硬盘所在的分区,例如 /dev/hdc 。
2. 在该分区上增加新的分区,例如 fdisk /dev/hdc 。增加一个新的分区,如 fdisk /dev/hdc1. 也可以增加一个扩展分区 /dev/hdc5 。、
3. 格式化系统分区,使用 mke2fs 格式化分区,可以格式化为 ext2 或者 ext3 等格式。
如 :mke2fs /dev/hdc1 ; mke2fs /dev/hdc5 或者 mke2fs –j /dev/hdc1;mke2fs –j /dev/hdc5
4. 格式化后,就可以挂载该分区,例如格式化后有 /dev/hdc1 何 /dev/hdc5, 接下来创建 2 个目录或者使用旧的目录挂载,比如将 /home 挂载到 hdc1 下 ,hdc5 挂载到 /tmp 下,则可以使用 mount -t ext2(ext3) /dev/hdc1 /home ; mount –t ext2(ext3) /dev/hdc5 /tmp 或者可以世界使用 mount /dev/hdc1 /home ; mount /dev/hdc5 /tmp. 挂载的时候如果原来的目录下面有数据,则数据会暂时消失。
Ø VirtualPC 虚拟机中读取 iso 数据,点击 CD ,点击下拉的 capture ISO Image ,
选择需要装载的 iso 文件路径,点击确定后装载成功。 ( 相等于把光盘放入光驱中 )
1. 挂载驱动器 . Mount /dev/cdrom / mnt/cdrom. 成功后,你会看见一行提示信息如下 :
2. 挂载后,就可以 cd 到 /dev/cdrom 目录中。
3. 使用完后, umount 驱动器 . Umount /mnt/cdrom
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 device is busy 的情况,可以使用以下情况处理 .
fuser /mnt/cdrom 找到正在使用驱动器的进程 ID 。在 kill 掉该进程 , 杀掉进程后,就可以 umout 该驱动器了。
Ø 如何增加一个目录的容量,其实很简单,新硬盘在增加成功后,只需要将该目录 mount 到新的硬盘中即可。
Ø Linux 装载软盘 , 插入软盘后,会有 /dev/fd0 ,只需要 mount /dev/fd0 /mnt/floppy ,但需要注意文件格式,但首先需要了解你的 linux 的格式, linux 是 ext2 , windows 是 vfat 格式,假如是 linux 软盘,应该使用 mount –t ext2 /dev/fd0 /mnt/floppy , 卸载软驱 ,umount /mnt/floppy, 要注意:一定要卸载了在取出软盘。如果加载的格式不匹配,也不会加载成功。
Ø 建立一个新的硬盘分区后,假如想每次启动时都装载到 /backup 目录下,则应该修改 /etc/fstab 文件,在该问价增加 :
/dev/hdb1 /backup ext3 defaults 0 0
Ø 手动安装某个分区后, /etc/fstab 和 /etc/mtab 这两个文件中 /etc/mtab 这个文件会时时更新系统中的文件系统信息。
Ø 扩展 swap :(当系统内存较小,扩充时使用)
dd if=/dev/zero of=/tmp/swap bs=4k count=16382
mkswap /tmp/swap
free
swapon /tmp/swap
swapoff /tmp/swap( 如果不想使用 )
Ø 在 /home/hon 下面创建一个 vitest 目录 mkdir vitest
进入 vitest 目录 cd vitest
将 /etc/man.config 复制到该目录下 :cp /etc/man.config .
使用 vi 开启本目录中的 vi man.config
在 vi 中设定行号 :set nu
移动到第 62 行,向右移动 40 个字符 62G 40<space>
移到第一行 , 向下搜寻 teTex 字符串 1G /teTex
将 50 到 100 行之间的 man 改为 MAN, 要求逐个查找修改
:50,100s/man/MAN/gc ( 如果一次全部替换则为 :50,100s/man/MAN/g)
修改完后之后,突然返回要去全部复原则用 u ,但由于上面一个命令是逐个修改的,因此最好的办法是使用 :50,100s/MAN/man/g.
复制 51 到 60 行 10 行的内容,并粘贴到最后一行后面
51G 10yy G p(P 为粘贴到光标所在行前一行 )
删除 11 到 30 行之间 20 行的内容
11G 20dd
将这个文件另存放 man.test.config :w man.test.config
转到第 29 行,并删除 15 个字符 29G 15x
保存退出 :wq( 如果文件为只读属性,使用 :wq!)\
Ø 假如我在 34 行,向右移动 15 行 , 34G 15<space>
Ø 在 vi 中, PageDown ,可以使用 Ctrl+b 。
Ø 在一行中,可以按 0 回到行首,按 $ 回到行尾
Ø 进入编辑模式的键有 :i I o O x X r R
Ø 在 vi 中, r 有替换的功能,也有读取其他文件到当前文件的功能。
Ø 如何将当前页面另存为新文档: :set nu, 从屏幕最上方的行开始例如 m 行,到屏幕最下方的行 n 行。 :m,n w < 文件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