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
文章平均质量分 80
AHAOAHA
www.ahaoaha.top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TCP协议
16位源端口号:存储源进程所使用的端口号。 16位目的端口号:存储目的进程所使用的端口号。 32位序号:当前报文的序号。 32位确认序号:对上一条报文的确认序号。 4位首部长度:表示该TCP报文有多少个4字节。 所以TCP单条报文的最大长度为 15*4 = 60字节 6位标志位: SYN:请求建立连接,将携带SYN标识称为同步报文段 RST:对方请求重新建立连接,将携带RST标识称为复位报文段 FIN:通知对方,当前端即将关闭,将携带FIN标识的称为结束报文段 URG:标识紧急指针是否有效 AC..原创 2020-12-23 13:27:20 · 515 阅读 · 0 评论 -
UDP协议
16位源端口号:存储源进程所使用的端口号。 16位目的端口号:存储目的进程使用的端口号。 16位UDP长度:标记处UDP协议的长度,表示整个UDP数据报的长度(UDP头部+UDP数据)。 因为UDP头部的长度为8字节,16位UDP长度的最小值为8,最大值即为2^16-1 = 65535,所以UDP协议可以传送的最大的数据报大小为65535。 16位UDP校验和:进行数据的确认,如果在接收端校验和不正确,则直接抛弃该报文。 校验和该如何计算? UDP的发送过程 应用层交给UDP多长的数据,UD..原创 2020-12-23 13:22:20 · 367 阅读 · 0 评论 -
TCP连接机制
阐述TCP建立连接时为什么要进行三次握手,断开连接时为什么又要进行四次挥手。 连接的维护 客户端与服务器连接成功之后,客户端和服务器为了维护该段链接都是要使用自身资源的,服务器在这里是面向众多的客户端的,维护一段连接对客户端来讲所需要的资源是不值一提的,但是作为一台服务器,当来自世界各地的客户端来连接它的时候,这时候对服务器来讲,维护这些众多连接所需要的资源就是十分珍贵的。 确认应答机制 TCP的连接是可靠的,如何来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在日常生活中,发送一条信息,当对方对所发出的信息进行回复时就可以确认对方原创 2020-12-23 13:20:54 · 510 阅读 · 0 评论 -
IP协议
title: IP协议 date: 2019-03-19 23:08:32 categories: 协议 tags: Linux 4位版本:指定IP协议的版本(IPV4/IPV6),对于IPV4来说,就是4 4位首部长度:描述IP头部的长度是多少个32bit(4字节),因为4位能够表示的最大的数是15,则IP头部的最大长度即为60字节 8位服务类型:8位分别为3位优先权字段(已经弃用),4位TOS字段,1位保留字段(必须置为0),4位TOS分别表示:最小延时、最大吞吐量、最高可靠性、最小.原创 2020-12-22 12:24:03 · 297 阅读 · 0 评论 -
I/O多路转接
高级I/O 在Linux中,我们可以将所有的I/O都分为两步,第一步就是等,第二步是数据拷贝。 在学习编程的初级阶段,就可以发现I/O是一种十分浪费资源的行为,而这种资源的浪费主要是存在I/O的第一个阶段,即就是等待阶段。 对于I/O的理解,主要可以通过scanf函数,如果调用scanf函数,则执行流就会等待用户进行I/O操作,之后执行流才会执行下面的内容,但是scanf这种I/O模型只是Linux中I/O模型的一种。 阻塞式I/O 阻塞式I/O就是执行流会阻塞在要发生I/O的位置,等待I/O时间的发生原创 2020-12-22 12:22:45 · 261 阅读 · 0 评论 -
网络基础知识
网络分层模型 OSI七层模型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七层模型称为开放式互联网的参考模型,是一个逻辑上的定义和规范,并不是实际中的网络一定是按OSI七层模型来设计的。 TCP/IP五层(或四层)模型 应用层:负责程序之间的沟通,网络编程主要针对应用层。 传输层:负责两台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网络层:负责地址管理和路由选择,例如在IP协议中,通过IP...原创 2018-12-29 15:50:23 · 309 阅读 · 0 评论 -
网络基础知识
点击此处跳转原文地址 在局域网上两台主机的两个进程进行通信。 网络分层模型 OSI七层模型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七层模型称为开放式互联网的参考模型,是一个逻辑上的定义和规范,并不是实际中的网络一定是按OSI七层模型来设计的。 TCP/IP五层(或四层)模型 应用层:负责程序之间的沟通,网络编程主要针对应用层。 传输层:负责两台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原创 2019-05-21 21:27:43 · 253 阅读 · 0 评论 -
以太网数据帧和ARP协议
原文链接:https://www.ahaoaha.top/2019/07/01/以太网数据帧和ARP协议/ 以太网数据帧 在以太网环境下,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帧格式为: 在以太网环境下,需要得知目的主机的mac地址才可以进行数据帧的发送,但是在数据帧从上层向下封装时,并无法得知目的主机的mac地址,所以在数据链路层进行数据帧格式的封装时,需要用到ARP协议。 前导码和帧开始符:以太网上的每一个数...原创 2019-07-02 13:12:14 · 2218 阅读 · 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