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一、四大作用域(数据存储范围与生命周期)
四大作用域用于在不同范围内存储和共享数据,按作用范围从小到大排列:
作用域 | 生命周期 | 应用场景 | 操作方式 |
---|---|---|---|
PageContext | 当前JSP页面内有效,页面渲染结束即销毁 | 页面内临时数据传递(如表单处理中间结果) | pageContext.setAttribute() |
ServletRequest | 一次HTTP请求内有效(含请求转发),响应返回后销毁 | 请求链数据共享(如Servlet处理数据后转发至JSP显示) | request.setAttribute() |
HttpSession | 用户会话期间有效(默认30分钟无操作销毁,支持手动销毁) | 用户级状态管理(如登录信息、购物车数据 | session.setAttribute() |
ServletContext | 整个Web应用运行期间有效(服务器关闭时销毁) | 全局共享数据(如在线用户统计、应用级配置参数) | application.setAttribute() |
关键特性:
- 作用域优先级:查找数据时按Page→Request→Session→Application顺序搜索。
- 线程安全:Application域需同步处理(如synchronized),避免并发冲突。
- 选择原则:优先使用最小作用域,避免内存泄漏(如短期数据勿用Session)。
二、九大内置对象(JSP预定义对象)
JSP页面无需声明即可直接使用的9个对象,分为三类:
-
作用域相关对象
request:封装HTTP请求数据,作用域为Request。
response:封装服务器响应(如重定向sendRedirect())。
session:会话管理对象,作用域为Session。
application:即ServletContext,作用域为Application。
pageContext:入口对象,可获取其他8个内置对象,作用域为Page。 -
输入输出对象
out:向客户端输出内容(如out.print(“Hello”)),作用域为Page。
config:获取Servlet配置信息(如web.xml中的初始化参数)。 -
辅助对象
page:指向当前JSP页面自身(类似this)。
exception:捕获页面异常,需配合<%@ page isErrorPage=“true” %>使用。
1 out对象
实现数据的输出显示
out.print(输出内容);
2 request对象
请求对象(主要用于接收用户发送过来的参数)
获取请求参数
<input type="text" name="userName" />
//name属性名userName接收单个参数返回字符串
String userName = request.getParameter'userName");
//接收多个参数,返回字符串数组
String names[] = request.getParameterValues("xxx");
// 获得post请求的请求体对象
String json = request.getReader().readLine();
页面间参数传递
request.getAttribute()||setAttribute()
注意:
必须配置转发使用 getAttribute() 返回object类型
解决中文乱码问题:
//解决post乱码问题
request.setcharacterEncoding("utf-8");
//响应乱码
response.setcharacterEncoding("utf-8")
//解决get乱码问题
new String(变量.getBytes("iso-8859-1"),"utf-8");
或者
配置tomcat\conf\server.xml文件connector标签中
URIEncoding="uTF-8"
3 response对象
response.sendRedirect("url"))重定向
request.getRequestDispatcher("ur]").forward(request,response); 转发
转发重定向区别:
1.转发url没有变化,重定向会变
2.转发不会重新发送请求,重定向会
3.转发可以携带参数,重定向不行
4.转发只能跳转内部路径,重定向可以跳转内部和外部路径
10 总结
1、request对象
request 对象是javax.servlet.httpServletRequest类型的对象。该对象代表了客户端的请求信息,主要用于接受通过HTTP协议传送到服务器的数据。(包括头信息、系统信息、请求方式以及请求参数等)。request对象的作用域为一次请求。
2、response对象
response 代表的是对客户端的响应,主要是将JsP容器处理过的对象传回到客户端。response对象也具有作用域,它只在JSP页面内有效。
3、session对象
session 对象是由服务器自动创建的与用户请求相关的对象。服务器为每个用户都生成一个session对象,用于保存该用户的信息,跟踪用户的操作状态。session对象内部使用Map类来保存数据,因此保存数据的格式为"Key/value"。session对象的value可以使复杂的对象类型,而不仅仅局限于字符串类型。
4、application对象
application 对象可将信息保存在服务器中,直到服务器关闭,否则application对象中保存的信息会在整个应用中都有效。与session对象相比,application对象生命周期更长,类似于系统的"全局变量"。
5、out 对象
out对象用于在Web浏览器内输出信息,并且管理应用服务器上的输出缓冲区。在使用out对象输出数据时,可以对数据缓冲区进行操作,及时清除缓冲区中的残余数据,为其他的输出让出缓冲空间。待数据输出完毕后,要及时关闭输出流。
6、pageContext 对象
pageContext 对象的作用是取得任何范围的参数,通过它可以获取JSP页面的out、request、reponse、session、application 等对象。pageContext对象的创建和初始化都是由容器来完成的,在JSP页面中可以直接使用 pageContext对象。
7、 config 对象
config 对象的主要作用是取得服务器的配置信息。通过 pageConext对象的 getServletConfig() 方法可以获取一个config对象。当一个Servlet 初始化时,容器把某些信息通过config对象传递给这个Servlet。开发者可以在web.xml文件中为应用程序环境中的Servlet程序和JSP页面提供初始化参数。
8、page 对象
page 对象代表SP本身,只有在JSP页面内才是合法的。 page隐含对象本质上包含当前 Servlet接口引用的变量,类似于Java编程中的 this 指针。
9、exception 对象
exception 对象的作用是显示异常信息,只有在包含 isErrorPage="true"的页面中才可以被使用,在一般的JSP页面中使用该对象将无法编译JSP文件。excepation对象和Java的所有对象一样,都具有系统提供的继承结构。
exception 对象几乎定义了所有异常情况。在Java程序中,可以使用try/catch关键字来处理异常情况;如果在JSP页面中出现没有捕获到的异常,就会生成exception对象,并把exception对象传送到在page指令中设定的错误页面中,然后在错误页面中处理相应的exception 对象。
三、作用域与内置对象的关系
部分内置对象对应作用域:request、session、application、pageContext既是内置对象,也代表四大作用域的容器。
数据共享机制:通过setAttribute()/getAttribute()跨作用域传递数据,例如:
// 在Servlet中设置Session数据
request.getSession().setAttribute("user", userObj);
// 在JSP中读取
User user = (User)session.getAttribute("user");
EL表达式简化访问:JSP中可通过${sessionScope.user}直接获取Session域中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