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次对MPEG-2的学习整理中,有一个疑惑,双声道理解,就是左右立体声,但是5.1声道是什么?我们经常看到杜比5.1声道的说法。“0.1”声道具体指什么?今天去wiki查了一下,相关内容也整理入我们的学习笔记。本文档资料来源:
5.1声道
使用杜比数字技术下,最标准常用的是5.1声道设置,但杜比数字容许一系列不同声道的选择。全部可供选择的声道如下列所示:
- 单声道(中央)
- 双声道立体声(左、右),选择性地交叉应用杜比环回
- 三声道立体声(左、中、右)
- 双声道立体声加单环回(左、右、环回)
- 三声道立体声加单环回(左、中、右、环回)
- 四声道环回立体声(左前、右前、左后、右后)
- 五声道环回立体声(左前、中、右前、左后、右后)
以上所有这些设置可选择性地使用低频效果和杜比数字EX矩阵编码中加入附加后环绕声道。杜比编码技术是向下兼容 的,很多杜比播放器/解码器均备有向下混音作用是发布不同声道至可供使用的扬声器。这包括一些功能例如声音数据通过前扬声器播放(如适用),和当中央扬声器不适用时发布中央频道至左或右扬声器。或当用户只有2.0喇叭时,杜比解码器能把多声道信号混音编码为 2.0立体声。
在5.1, 7.1 或其他等文字中,'.1'指的是低频LFE声道。
其实5.1声道就是使用5个喇叭和1个超低音扬声器来实现一种身临其境的音乐播放方式,它是由杜比公司开发的,所以叫做“杜比5.1声道”。在5.1声道系统里采用左(L)、中(C)、右(R)、左后(LS)、右后(RS)五个方向输出声音,使人产生犹如身临音乐厅的感觉。五个声道相互独立,其中“.1” 声道,则是一个专门设计的超低音声道。正是因为前后左右都有喇叭,所以就会产生被音乐包围的真实感。如右图所示。
MPEG-4
总体介绍
MPEG-4是一套用于音频、视频信息的压缩编码标准, 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下属的“動態影像专家组”(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即MPEG) 制定,第一版在1998年10月通過,第二版在1999年12月通過。MPEG-4格式的主要用途在於網上流媒体、光碟、語音傳送(視訊電話),以及電視廣播。MPEG-4作为ISO/IEC14496正式发布。ISO/IEC 14496-Coding of audio-visual object (AV对象编码)。
为了应对网络传输等环境,传统的 MPEG-1/2 已经不能适应,所以促使了 MPEG-4 的诞生。 与 MPEG-1和MPEG-2相比,MPEG-4的特点是其更适于交互AV服务以及远程监控。MPEG-4是第一个使你由被动变为主动(不再只是观看,允许 你加入其中,即有交互性)的动态图像标准,它的另一个特点是其综合性。从根源上说,MPEG-4试图将自然物体与人造物体相溶合 (视觉效果意义上的)。MPEG-4的设计目标还有更广的适应性和更灵活的可扩展性。 MPEG-4 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来满足在低带宽下传输较高视频质量的需求。DivX,XviD,MS MPEG4 都是采用的MPEG-4 视频编码,除了在 DVDRip 上面的应用,3GPP现在也接纳了 MPEG-4 作为视频编码方案。
最初MPEG-4的主要目的是用于低比特率下的视频通信,但是作为一个多媒体的编码标准,它的范围最后得到了扩展。在技术方面MPEG-4允许不同的软件/硬件开发商创建多媒体对象来提供更好的适应性、灵活性,为数字电视,动态图像,互联网等业务提供更好的质量。
MPEG-4提供范围从每秒几k比特到每秒数十兆比特的,它具有下面功能:
- 改善MPEG-2的编码效率
- MPEG-4基于更高的编码效率。同已有的或即将形成的其它标准相比,在相同的比特率下,它基于更高的视觉听觉质量,这就 使得在低带宽的信道上传送视频、音频成为可能。同时MPEG-4还能对同时发生的数据流进行编码。一个场景的多视角或多声道数据流可以高效、同步地合成为 最终数据流。这可用于虚拟三维游戏、三维电影、飞行仿真练习等。
- 提供混合媒体数据(视频,音频,语音)的编码能力
- 差错容忍使得内容稳定传输。
- 当在传输有误码或丢包现象时,MPEG4受到的影响很小,并且能迅速恢复。
- 提供受众视听场景的互动能力,MPEG-4终端用户提供不同的对象支持各种互动要求。
- MPEG-4提供了基于内容的多媒体数据访问工具,如索引、超级链接、上传、下载、删除等。利用这些工具,用户可以方便地 从多媒体数据库中有选择地获取自己所需的与对象有关的内容,并提供了内容的操作和位流编辑功能,可应用于交互式家庭购物,淡入淡出的数字化效果等。 MPEG-4提供了高效的自然或合成的多媒体数据编码方法。它可以把自然场景或对象组合起来成为合成的多媒体数据。
- MPEG-4对传输数据网是透明的,它可以兼容各种网络。
- MPEG-4提供了易出错环境的鲁棒性,来保证其在许多无线和有线网络以及存储介质中的应用,此外,MPEG-4还支持基于内容的的可分级性,即把内容、质量、复杂性分成许多小块来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支持具有不同带宽,不同存储容量的传输信道和接收端。
- 这些特点无疑会加速多媒体应用的发展,从中受益的应用领域有:因特网多媒体应用;广播电视;交互式视频游戏;实时可视通 信;交互式存储媒体应用;演播室技术及电视后期制作;采用面部动画技术的虚拟会议;多媒体邮件;移动通信条件下的多媒体应用;远程视频监控;通过ATM网 络等进行的远程数据库业务等。
MPEG-4视频编码核心思想
在MPEG-4制定之前,MPEG-1、MPEG-2、H.261、H.263都是采用第一代压缩编码技术,着 眼于图像信号的统计特性来设计编码器,属于波形编码的范畴。第一代压缩编码方案把视频序列按时间先后分为一系列帧,每一帧图像又分成宏块以进行运动补偿和编码,这种编码方案存在以下缺陷:
- 将图像固定地分成相同大小的块,在高压缩比的情况下会出现严重的块效应,即马赛克效应;
- 不能对图像内容进行访问、编辑和回放等操作;
- 未充分利用人类视觉系统(HVS,Human Visual System)的特性。
MPEG-4则代表了基于模型/对象的第二代压缩编码技术,它充分利用了人眼视觉特性,抓住了图像信息传输的本质,从轮廓、纹理思路出发,支持基于视觉内容的交互功能,这适应了多媒体信息的应用由播放型转向基于内容的访问、检索及操作的发展趋势。
AV对象(AVO,AudioVisual Object)是MPEG-4为支持基于内容编码而提出的重要概念。对象是指在一个场景中能够访问和操纵的实体,对象的划分可根据其独特的纹理、运动、形状、模型和高层语义为依据。在MPEG-4中所见的视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