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信
文章平均质量分 71
gxh9314
优快云,你的下载功能什么时候能正常下载
展开
-
可靠性预计标准简介
Reliability Basics可靠性预计标准简介可靠性预计标准是基于全球公认的军用或商业标准发布的故障率估计值,来预计系统和部件(大多数为电子产品)可靠性的一种方法。在研发的早期阶段,真实的故障数据还无法获得,或制造商被用户所迫使用公认的标准来做可靠性预计的时候,可靠性预计标准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可靠性预计标准一览,以及如何借助于 Lambda Predict转载 2009-02-24 13:58:00 · 4703 阅读 · 0 评论 -
SDP属性
转载 2012-02-01 10:02:37 · 811 阅读 · 0 评论 -
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技术”,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技术;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因此,物联网技术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原创 2011-10-19 14:09:00 · 702 阅读 · 0 评论 -
基于IMS网络融合的关键技术问题分析
基于IMS网络融合的关键技术问题分析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发布: 2008-3-12 13:51 作者: webmaster 来源: 网络转载 查看: 78次 软交换技术的出现使人们一度考虑核心控制层的融合可以采用软交换技术,但是由于固定和移动的软交换功能、协议差异较大,使软交换成为控制层融合焦点的可能性转载 2010-01-30 20:45:00 · 1162 阅读 · 0 评论 -
电信网络交换技术的发展与趋势
一、网络交换技术发展历程 1.电路交换技术 网络交换技术共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电路交换技术、报文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和ATM技术。公众电话网(PSTN网)和移动网(包括GSM网和CDMA网)采用的都是电路交换技术,它的基本特点是采用面向连接的方式,在双方进 行通信之前,需要为通信双方分配一条具有固定带宽的通信电路,通信双方在通信过程中将一直占用所分配的资源,直到通信结束,并且在转载 2009-03-25 11:05:00 · 2234 阅读 · 0 评论 -
交换机概论
在通讯中,交换主要是指通讯的主体——信息在不同线路、终端或网络之间的切换过程或分发过程。如有N个用户组成的通讯网中,其中某一个用户终端的信息要通过网的一个或若干节点切换到网中另一个特定的用户终端。而通常的方式是双方对等的进行的,收到信息的那一个用户,总要作出应答或与对方进一步交换信息,其终端送出的信息也要通过网内的节点回送给发方的用户,完成双方的信息交换。因此,人们将完成信息交换功能的 节点称为转载 2009-03-25 10:54:00 · 1572 阅读 · 0 评论 -
电话交换机
汇集电话线路(电路)并完成用户之间通话的接续设备。由话路接续部分和控制部分组成。话路接续部分用于提供通路。控制部分用于完成信号处理和话路接续动作的控制。电话交换机一般分为人工和自动两类。 人工电话交换机的振铃、应答、接通和话终拆线等过程,均由人工完成,通常有磁石式和共电式两种。磁石式交换机是接续磁石式电话机用户间通话的设备,其容量较小,一般为数十门。它结构简单,携带和维修方便,对线路要求不高转载 2009-03-25 10:47:00 · 1121 阅读 · 0 评论 -
概述纵横制电话交换机
由纵横接线器等组成接续网路,用电磁元件组成控制设备的自动电话交换机。 概述 1913年美国首先提出纵横制原理。1923年瑞典首先制成可供实用的纵横接线器。1926年瑞典开始制出大容量纵横制电话交换机。中国于1957年开始研制纵横制电话交换机,1960年在上海吴淞建成国内第一个纵横制电话交换机试验局。纵横制电话交换机见图1。1964年开始研制编码纵横制长途自动电话交换机,并于1976年在北京建转载 2009-03-25 10:31:00 · 4944 阅读 · 0 评论 -
概述步进制电话交换机
步进制电话交换机是由选择器和继电器组成的一种自动电话交换机。它以机械动作代替人工电话交换机话务员的接线动作。当用户拨号时,交换机内相应的选择器就随着拨号时发出的脉冲电流一步一步地改变接续位置,将主叫和被叫用户间的电话线路自动接通。 简史 1889年美国人A.B.史端乔发明步进制电话交换机的关键部件三磁铁上升旋转型选择器。1892年第一个史端乔步进制电话局投入使用。1909年德国西转载 2009-03-25 09:59:00 · 2590 阅读 · 1 评论 -
交换机技术的发展历程
自1876年美国贝尔发明电话以来,随着社会需求的日益增长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话交换技术处于迅速的变革和发展之中。其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人工交换、机电交换和电子交换。 早在1878年就出现了人工交换机,它是借助话务员进行话务接续,其效率是很低的。15年后,步进制交换机问世,它标志着交换技术从人工时代迈入机电交换时代。这种交换转载 2009-03-25 09:25:00 · 3910 阅读 · 0 评论 -
SIP-T和SIP-I的比较
转自:http://space.itpub.net/2008/viewspace-45247关于软交换SIP域和传统PSTN的互通问题目前有两个标准体系,即IETF的SIP-T协议族和ITU-T的SIP-I协议族。 1.IETF的SIP-T协议 SIP-T(SIPforTelephones)由IETFMMUSIC工作组的RFC3372所定义,整个协议族包括RFC3372、RFC29转载 2009-03-20 16:17:00 · 1294 阅读 · 0 评论 -
把帧分成场就可以减少大面积闪烁现象的原因解释
场和帧:视频的一场或一帧可用来产生一个编码图像。通常,视频帧可分成两种类型:连续或隔行视频帧。在电视中,为减少大面积闪烁现象,把一帧分成两个隔行的场。疑问:为什么把帧分成场就可以减少大面积闪烁现象?电影和电视再现活动图像的基础是人眼的视觉惰性(或称人眼的视觉残留特性),人眼视觉惰性的活动阈值是每秒24次,即每秒钟连续显示24幅以上的不同静止画面时人眼就会感觉图像是连原创 2014-04-24 11:18:15 · 2673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