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微电子 芯片 人才

本文探讨了中国微电子芯片行业的人才短缺问题,指出即使拥有一流的研究生和985本科生,产品依然面临良率低下的挑战。文章提到了芯片设计的复杂性,如ARM授权和x86路线的限制,以及制造过程中的高精度要求。作者以陈进教授的事件为例,揭示了行业内的风气问题,并质疑了当前教育体制对于培养芯片人才的效果。尽管有华为海思等企业在努力,但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仍然不多,暗示了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转载:

说在最前面,自己不是微电子出身,但曾经在方正微电子的最底层开始干,一干就是3年多。

自己也学习过一些半导体,微电子相关的制造书。时间长了没记住,依稀记得是国外电子什么一个系列中的两本,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做factory内的机器,当年是由方正集团,联合深圳市龙岗区政府,引进Inter的淘汰产线。

设备和制造流程,等提供了一系列的技术,标签和手册,都是英文的。在工作不免会接触到这些。

 

 

有一个问题,是我一直在思考的。

设备中的软件,就是设备它是有系统。里面的一些记录文件,配置文件,从命名上,都看的出。

当年这些设备是可以抽 英特尔 286,386芯片。只是过时,但设备还是能用的,能生产。

可到了我们手上,折散海运回来的,自己却组装不起来,记得,还请日本的工程师过来组装。

同样是看着说明书操作!

我们却只能用来做功率器件[最简单的器件],而且还良率不行。

当时那里面不缺乏人才,有研究生,985本科生,不少呢!工资待遇也不错!

但就是做的产品不怎么的!

 

这个微电子行业,缺少人才,不是今天才缺少的。一直都缺!一个浮躁的社会风气。

微电子是考验,电子工业的整体水平的,特高的投资行业,它是一个生态圈,只许能成功的行业。

但只要成功那就是特别赚钱的。

从芯片的制作过程,芯片的设计,x86路线是走不通,已被英特尔占领,就是专利的占领,就足以让人绕道过。

ARM路线,只能购买授权,自己再改造。此路最可行,华为海思的路线,永久买断某一款芯片设计,然后在基础上发展分支。

像软件开发中从git中拉取一个分支,自己去折腾去。总之,芯片的设计是对基础有着特别的要求,芯片的架构也不是随变就有的。龙芯3代,就多说了,反正它好像走的是x86路线,好景不会长的。

 

另外,抽作过程上,源材料,硅锭,无尘,全程自动化车间,MES系统。黄光,光胶,光刻机的精度,注入,一定量的注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