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youkuaiyun.com/ddkxddkx/article/details/6555754
注意自己定义的key数据类型,要定义hash函数和等于函数
1 数据结构:hash_map原理
这是一节让你深入理解hash_map的介绍,如果你只是想囫囵吞枣,不想理解其原理,你倒是可以略过这一节,但我还是建议你看看,多了解一些没有坏处。
hash_map基于hash table(哈希表)。 哈希表最大的优点,就是把数据的存储和查找消耗的时间大大降低,几乎可以看成是常数时间;而代价仅仅是消耗比较多的内存。然而在当前可利用内存越来越多的情况下,用空间换时间的做法是值得的。另外,编码比较容易也是它的特点之一。
其基本原理是:使用一个下标范围比较大的数组来存储元素。可以设计一个函数(哈希函数,也叫做散列函数),使得每个元素的关键字都与一个函数值(即数组下标,hash值)相对应,于是用这个数组单元来存储这个元素;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按照关键字为每一个元素“分类”,然后将这个元素存储在相应“类”所对应的地方,称为桶。
但是,不能够保证每个元素的关键字与函数值是一一对应的,因此极有可能出现对于不同的元素,却计算出了相同的函数值,这样就产生了“冲突”,换句话说,就是把不同的元素分在了相同的“类”之中。 总的来说,“直接定址”与“解决冲突”是哈希表的两大特点。
hash_map,首先分配一大片内存,形成许多桶。是利用hash函数,对key进行映射到不同区域(桶)进行保存。其插入过程是:
- 得到key
- 通过hash函数得到hash值
- 得到桶号(一般都为hash值对桶数求模)
- 存放key和value在桶内。
其取值过程是:
- 得到key
- 通过hash函数得到hash值
- 得到桶号(一般都为hash值对桶数求模)
- 比较桶的内部元素是否与key相等,若都不相等,则没有找到。
- 取出相等的记录的value。
hash_map中直接地址用hash函数生成,解决冲突,用比较函数解决。这里可以看出,如果每个桶内部只有一个元素,那么查找的时候只有一次比较。当许多桶内没有值时,许多查询就会更快了(指查不到的时候).
由此可见,要实现哈希表, 和用户相关的是:hash函数和比较函数。这两个参数刚好是我们在使用hash_map时需要指定的参数。
2.4 hash_map 函数
hash_map的函数和map的函数差不多。具体函数的参数和解释,请参看:STL 编程手册:Hash_map,这里主要介绍几个常用函数。
- hash_map(size_type n) 如果讲究效率,这个参数是必须要设置的。n 主要用来设置hash_map 容器中hash桶的个数。桶个数越多,hash函数发生冲突的概率就越小,重新申请内存的概率就越小。n越大,效率越高,但是内存消耗也越大。
- const_iterator find(const key_type& k) const. 用查找,输入为键值,返回为迭代器。
- data_type& operator[](const key_type& k) . 这是我最常用的一个函数。因为其特别方便,可像使用数组一样使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你使用[key ]操作符时,如果容器中没有key元素,这就相当于自动增加了一个key元素。因此当你只是想知道容器中是否有key元素时,你可以使用find。如果你希望插入该元素时,你可以直接使用[]操作符。
- insert 函数。在容器中不包含key值时,insert函数和[]操作符的功能差不多。但是当容器中元素越来越多,每个桶中的元素会增加,为了保证效率,hash_map会自动申请更大的内存,以生成更多的桶。因此在insert以后,以前的iterator有可能是不可用的。
- erase 函数。在insert的过程中,当每个桶的元素太多时,hash_map可能会自动扩充容器的内存。但在sgi stl中是erase并不自动回收内存。因此你调用erase后,其他元素的iterator还是可用的。
4.3 如何在hash_map中加入自己定义的类型?
例子:
头文件
#include <hash_map>
using namespace __gnu_cxx;
#include <hash_map>
#include <cstdio>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using namespace __gnu_cxx;
const int NODE_HASH = 13333331;
struct Node{
int a, b;
};
struct Node_hash{
size_t operator()(const Node& rhs) const {
return rhs.a * rhs.b % NODE_HASH;
}
};
///返回值类型为size_t
struct Node_equal{
bool operator()(const Node &x, const Node &y) const {
return x.a == y.a && x.b == y.b;
}
};
int main()
{
int x, y, z;
// hash_map<int, int> hh;
hash_map<Node, int, Node_hash, Node_equal> hmp(50);
// cout << hmp.bucket_count() <<endl;///桶的个数
int n;
cin >> n;
while (n--)
{
Node tmp;
cin >> tmp.a >> tmp.b >> z;
hmp[tmp] = z;
}
Node tmp;
while (cin >> tmp.a >> tmp.b)
{
if (hmp.find(tmp) == hmp.end())
{
puts("NO"); continue;
}
else
{
printf("YES %d\n", hmp[tmp]);
}
}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