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Jeffrey.zhu
BLOG:http://blog.youkuaiyun.com/gueter/
AES算法的主要数学基础是抽象代数,其中算法中的许多运算是按单字节(8bits)和4字节(32bits)定义的,单字节可看成有限域GF(28)中的一个元素,而4字节则可以看成系数在GF(28)中并且次数小于4的多项式(亦可以理解为:GF(2564)),单字节上的运算有两种:有限域GF(28)上一个8次不可约多项式的模加、点乘(为方便代码实现,推出了X乘的概念),其中,这个不可约多项式为:m(x)= x8+x4+x3+x+1,类似地,4字节运算也分为两种:模加、乘法(为方便代码实现,推出了模乘的概念),而此时使用的模取M(x)=x4+1,由于x4+1=( x2+1)( x2+1)= ( x+1) ( x+1) ( x+1) ( x+1),即非不可约,导致非0多项式乘法逆元(逆元求取主要用到了欧几里德(Euclid)算法)不一定存在,所以在AES算法中,只限于乘一个固定的有逆元的多项式:a(x)={03}x3+{01}x2+{01}x+{02}。
AES(128bits密钥)主要加解密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中左边是加密流程,右边是解密流程,其中,Plaintext为明文,Ciphertext为密文,密钥长度可变,可指定为128、192、256比特,不同密钥长度决定了加解密算法的轮数(128位:10轮,192位:12轮,256位:14轮),算法征集之初,6轮迭代便可抵抗当时世界上已知的所有攻击,AES标准中至少留了4轮余量,按照这种说法,可以推知轮数越多,AES破解难度越大,也就是密钥越长越安全,所以今年8月份有人说256bits密钥长度的AES算法被破解,而128bits未被破解是没有根据的。
理解AES需要知道以下两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