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班
首先表明我的观念: 我接受加班行为,但是很多时候不接受加班动机。
解释一下:
接受加班行为:假如由于一些无法避免的原因,不能够在工作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任务,比如项目时间紧,任务重等,我自愿为此付出一定的个人时间来加班,此时的加班工作是为公司带来收益,是替公司赚钱,大家心里头乐意;
不接受加班动机:很多时候并非用户刻意刁难,反而加班大多在为项目经理或者团队某个leader的失误买单,比如产品经理频繁更改需求(对此技术人员的呼声比较强烈),比如架构师经验不足,没有足够的前瞻性,在设计时没有考虑清楚而导致项目频繁重构,比如领导头脑一拍产生的新想法等等。当然不是每一次决定都能考虑那么周全,但如果不加考虑频繁改动,执行者难免会积累负面情绪,此时的加班工作是弥补过错,是替公司还债,大家心里自然会不乐意。
在这里提个真实的例子:
有个朋友向我诉苦,他们公司工作时间是早9晚6点,但是架构师热衷于重构,每次在项目即将完成,准备上线之际,总会有不满意的地方而提出重构的想法,所以项目一直也没有推出去。他们每天都在忙,每天加班到10点左右,但是问他们每天在忙什么,不知道,似乎工作一眼望去没有尽头,即将完成的工作也随时可能被推翻重做,努力从没有结果,犯错却立刻会被扣绩效,所以整个部门慢慢变得谁都不愿意再付出,都在互相推脱。愿意努力的年轻人计划着离职逃离苦海,剩下的可能家里有矿,都是得过且过,混吃等死的老员工,整个团队几乎什么没有活力。
这个例子可能存在于很多公司,有人称这种公司为“死海”,当然您既然能看到这篇文章,想来必不属于那里。
前段时间有几家公司给我发大数据架构师和开发经理的面试邀请,我回绝了。
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我个人暂时还是喜欢专心做技术,当leader后会使得我从技术深度上分散一些精力,从而无法做到尽善尽美;
另一方面我16年参加工作,到现在工作年限只有3年,虽说有点带小团队的经验,但自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和经验胜任架构师或者开发经理的职位(更高的职位意味着更大的责任,不光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整个团队负责,为公司负责),我个人无法接受自己是 trouble maker,好的leader 应当尽可能的帮助团队解决问题,为团队节省成本(其中亦包括时间成本, 还有情绪的成本,情绪会影响团队的氛围,从而间接影响团队稳定性,影响团队效率),是下属抛开后顾之忧专心工作的坚强后盾,而不是挖坑让下属填。
从这一点延伸出一些看法:
似乎现在的领导职位要求降低了,只有两三年工作经验的项目经理、架构师数不胜数,且不说少数能力、天赋很强的人,大部分人不能完全驾驭这个职位,只需跟着企业的需要,网上找一份案例照猫画虎即可,等得心应手之后,又上去了更高的职位,企业在急功近利中度过,中间的代价可想而知,团队将伴随着焦虑和身心疲惫。
当然从商业的角度,大部分企业都将利益作为唯一目的,跟风的确是综合成本较低的一种选择。
几乎所有公司都讲轻松愉快的企业文化,但很少有公司真正能做到。 在缺乏优秀领导的环境之下,执行者都在忙着完成任务,工匠精神几乎没有立足之地,残次品或赝品层出不穷,曾经梦想改变世界的IT从业者,已经没有时间再去谈梦想,这可能也是国内缺乏创造性企业的原因之一。
因此,无论是企业还是员工,若非只为金钱利益,当厚积薄发,将事情做到极致,名与利,自然水到渠成。
从加班引发的一些思考,个人拙见,不妄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