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
文章平均质量分 82
gs80140
拥有丰富的大型系统架构设计及实现经验,曾参与12306后端内存并发计算架构设计及核心源码实现,在高并发、分布式系统优化领域具备深厚的技术积累。同时,参与美国强生大全球大数据平台建设,在数据治理、存储与计算框架设计方面有出色表现。近年来专注于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将技术创新与实际业务需求相结合,具备从算法研究到应用落地的全栈能力,致力于推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行业场景中的深度融合和实践。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Agent如何选择并调用外部工具?工具使用、决策与多轮反馈机制详解
如果说“记忆”让Agent能成长、进化,那么“工具”就赋予它改变外部世界的能力。从函数调用到操作系统,从网页搜索到企业系统接入,未来的Agent将成为真正具备“行动力”的数字智能体。而工具调用,正是这场变革的核心起点。原创 2025-06-27 09:48:55 · 899 阅读 · 0 评论 -
如何赋予Agent记忆?长短期记忆机制大拆解
如 LangChain 的,将长对话摘要压缩为小段内容存入长期记忆,平衡性能与容量。记忆不仅是信息的存储,更是智能体认知演进的基石。具备记忆的Agent能自主学习、持续优化策略,并与用户建立“长久关系”。随着工具链的发展,我们已进入从无记忆Agent走向“类人认知体”的关键阶段。原创 2025-06-27 09:42:19 · 448 阅读 · 0 评论 -
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智能体:基于 LangGraph 快速构建
《基于LangGraph快速构建智能体系统指南》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LangGraph框架构建一个"日报生成助手"智能体。LangGraph结合了LangChain和状态图思想,将Agent执行过程分解为可管理的节点状态和转换规则。文章通过实战演示,从安装依赖到定义状态结构、创建功能节点、构建流程图,最终运行获得日报结果。该框架支持可视化逻辑流、清晰状态传递、灵活工具链组合和多路径决策,比纯prompt更可靠,比Auto-GPT更工程化,特别适合需要流程清晰、控制精准的Agent构建原创 2025-06-26 17:45:50 · 1083 阅读 · 0 评论 -
Claude 3.7 的 token 预算机制详解:可控深度的混合推理范式
摘要:Anthropic在Claude3.7中首次引入token预算机制,使用户能控制模型思考深度。该机制允许为子任务设定token上限,实现性能可控、成本节约和思维清晰化。相比GPT-4和Gemini,Claude3.7展现出更好的推理深度控制和成本优化能力。实际应用中,通过合理设置token预算可获得简洁精准的响应。虽然该机制仍需改进预算估算等问题,但为LLM的资源控制开辟了新方向,对复杂任务处理具有重要价值。(149字)原创 2025-06-26 17:42:57 · 1142 阅读 · 0 评论 -
Tree of Thoughts:大模型如何“分支式思考”?
摘要: Tree of Thoughts (ToT) 是一种新型大模型推理框架,通过模拟人类多路径思考与回溯机制解决复杂任务(如数学题、逻辑推理)。其核心分为四步:生成多候选思路、状态展开、树结构搜索(DFS/BFS)和思路评估。相比链式思维(CoT),ToT在错误纠正、控制能力和性能上更具优势,如在数独求解中成功率提升至70%以上。但实现存在思维膨胀、评分标准定制化等挑战。未来可能与强化学习、多Agent协同结合,应用于编程优化、医疗问诊等领域。ToT标志着大模型向"类人试错"迈出关键原创 2025-06-24 00:15:00 · 949 阅读 · 0 评论 -
Auto-GPT vs ReAct:两种智能体思路对决
文章摘要: Auto-GPT与ReAct代表了当前AI智能体的两大技术路径。Auto-GPT采用目标驱动的自循环模式,擅长自动化长流程任务(如报告生成),但存在容错性弱的问题;ReAct则通过"推理-行动"交替的步进式架构,更适合需人工干预的短任务(如代码调试)。两者的核心差异体现在控制方式、透明度及工具调用逻辑上。实际应用中,二者可协同互补——ReAct处理精细操作,Auto-GPT统筹复杂项目,共同推动AI智能体向多系统协作方向发展。(149字)原创 2025-06-24 00:00:00 · 1020 阅读 · 0 评论 -
什么是 Agentic AI?从聊天助手走向自主智能体
AgenticAI:从被动应答到主动执行的智能跨越 AgenticAI代表人工智能从聊天助手向自主智能体的进化,具备四大核心特征:目标导向性、工具调用能力、记忆管理和自我修正。系统架构上,ReAct强调推理与行动结合,而Auto-GPT采用多轮任务执行框架。应用场景涵盖智能办公、科研自动化、DevOps运维和电商营销等领域。未来趋势包括多Agent协同和模块化架构,但也面临安全性、对齐性和控制性等挑战。AgenticAI正推动人机协作进入新时代,使AI从响应工具转变为能自主规划执行的智能体。原创 2025-06-23 17:34:59 · 689 阅读 · 0 评论 -
DependencyMatcher + ML Reranking 策略设计实践
本文介绍了DependencyMatcher+MLReranking策略在企业级QA系统中的设计与实践。该策略通过融合规则匹配和机器学习结果,构建了一个由DependencyMatcher规则匹配、ML/LLM生成候选答案和智能排序器组成的黄金架构。核心框架包括:1)DependencyMatcher获取规则匹配结果;2)ML模型生成Top-K候选;3)综合排序器(包括简单规则排序和基于BERT的ML排序)进行最终决策。文章详细阐述了BERT-Reranker的工作流程、代码实现框架,以及在法律、金融、医疗原创 2025-06-16 00:00:00 · 647 阅读 · 0 评论 -
基于 SpaCy DependencyMatcher 编写复杂依存关系规则实战指南
《基于SpaCy DependencyMatcher的复杂依存关系规则指南》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SpaCy框架中DependencyMatcher的使用方法。该工具通过定义模式匹配规则,能高效处理复杂依存关系,适用于QA系统增强、法律条款抽取和知识图谱构建等场景。文章涵盖从安装配置到pattern结构解析的全流程,提供主语-动作-地点状语的匹配示例,并强调其相比传统遍历方法的优势:规则清晰易维护、执行速度快、适合结构化信息提取。最后给出结合可视化工具调试等实用建议,为NLP工程实践提供有力工具支持。(149原创 2025-06-14 00:00:00 · 888 阅读 · 0 评论 -
如何自定义依存关系规则做信息抽取
本文介绍了如何利用依存句法分析自定义规则进行信息抽取。主要方法包括:1)通过token的dep_、head和children属性构建规则;2)给出通用的SVO(主谓宾)三元组抽取示例;3)展示事件抽取(谓语+主语+修饰语)的实现;4)提供不同场景的依存关系标签建议。该方法具有结构稳定、无需训练等优点,适合知识图谱构建、事件抽取等应用,并可配合RAG系统使用。文章还建议后续可进阶学习更复杂的SpaCy DependencyMatcher规则。原创 2025-06-13 00:30:00 · 397 阅读 · 0 评论 -
深入理解常用依存关系标签
在依存句法分析中,dep_ 字段的值 就是所谓的“依存关系标签”。这些标签帮助我们理解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虽然标签数量很多,但常用的掌握 10~15 个即可覆盖大多数场景。原创 2025-06-13 00:00:00 · 847 阅读 · 0 评论 -
基于 SpaCy 框架的依存句法分析实战指南
在自然语言处理(NLP)任务中,**依存句法分析(Dependency Parsing)**是一项基础而关键的技术。它通过分析句子中各个词之间的依赖关系,揭示了句子背后的结构,有助于机器更好地理解语言。原创 2025-06-12 00:15:00 · 2285 阅读 · 1 评论 -
在 RAG 系统中引入 DuckDuckGo:隐私优先的检索增强实践
DuckDuckGo 是一个以不追踪用户、保护隐私为核心理念构建的搜索引擎。它不保存搜索历史、不进行个性化广告推荐,返回的搜索结果偏向中性、标准格式,且支持 bang 快捷跳转语法。DuckDuckGo 是构建高隐私、高安全性 RAG 系统的理想补充方案。虽然不适合所有任务中作为主检索引擎,但在敏感行业、边缘部署、需要去偏见语料的系统中,它提供了一个值得关注的替代路径。未来,我们可以探索将 DuckDuckGo 与本地知识库、通用模型(如 LLaMA、Qwen)结合,构建一个隐私增强型、混合检索。原创 2025-06-03 15:41:49 · 884 阅读 · 0 评论 -
利用 Serpstack 构建强大的搜索引擎数据采集系统
在现代数据驱动的世界中,获取搜索引擎结果页面(SERP)信息已成为商业智能、市场研究、SEO 优化等领域不可或缺的一环。手动抓取网页不仅低效,还容易受到搜索引擎的反爬限制。Serpstack 应运而生,它通过高可用的 API 服务,提供实时、结构化的 Google 搜索结果抓取能力,极大地简化了开发和分析流程。原创 2025-06-09 00:15:00 · 1552 阅读 · 0 评论 -
Tavily 技术详解:为大模型提供实时搜索增强的利器
摘要: Tavily是为大模型(LLM)开发的专业搜索API,专为解决LLM知识时效性不足和事实性错误而设计。其核心优势包括:智能语义搜索(非依赖Google/Bing)、1-2秒快速响应、结构化RAG优化输出(含答案摘要和来源链接)及商用友好性。Tavily在RAG架构中担任检索器角色,可轻松集成至LangChain等框架,典型应用场景包括知识问答、新闻摘要和智能助手。相比传统搜索API,Tavily提供LLM专属的数据结构和私有部署选项,是提升生成内容准确性与可溯源性的高效工具。开发者可通过官网免费获取原创 2025-06-09 00:00:00 · 2004 阅读 · 0 评论 -
YaCy:构建私有化去中心化搜索引擎的开源利器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搜索不仅仅是“联网查资料”,更是企业内部知识流通、数据检索、AI 语义理解的关键环节。而今天要介绍的主角——YaCy,正是一个能让你“像 Google 一样,拥有自己的搜索引擎”的开源项目。原创 2025-06-08 00:15:00 · 790 阅读 · 0 评论 -
理解 RAG_HYBRID_BM25_WEIGHT:打造更智能的混合检索增强生成系统
RAG_HYBRID_BM25_WEIGHT 是 Hybrid RAG 检索系统中的核心调节器,它决定了语义检索与关键词检索的相对重要性。通过合理设定和动态调整这个参数,可以构建出更加准确、灵活和高效的 RAG 问答系统。原创 2025-06-08 00:00:00 · 616 阅读 · 0 评论 -
Docling Server:AI 驱动的结构化文档解析引擎
Docling Server 提供了一种高效、灵活的文档结构化解析方案,结合 AI 感知能力与标准接口设计,极大降低了开发者处理非结构化文档的技术门槛。它不仅适用于快速开发 AI 文档处理系统,也适用于对文档内容敏感、对部署环境有严格要求的行业。在数智化转型的浪潮中,Docling Server 是值得关注的底层技术工具之一。原创 2025-06-07 00:15:00 · 504 阅读 · 0 评论 -
Whisper:OpenAI通用语音识别模型全面解析与实践指南
随着多语言处理和语音识别技术的飞速发展,OpenAI 发布的 Whisper 模型为开发者带来了一个开源、高性能、用途广泛的语音识别解决方案。本文将详细介绍 Whisper 的模型架构、使用方式、性能对比及其 Python 实践示例,帮助你快速上手并集成至自己的项目中。原创 2025-06-05 06:45:00 · 1710 阅读 · 0 评论 -
RAG系统中的Re-ranking引擎选择指南
🔍 RAG系统中Re-ranking引擎选型指南摘要 在RAG系统中,Re-ranking引擎对提升生成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主流方案: 1️⃣ 模型选型: 中文场景优选BAAI的bge-reranker系列 多语言商用推荐Cohere Rerank 高精度需求可用GPT-4或ColBERT 轻量级场景适用MiniLM/DistilBERT 2️⃣ 工具支持:Haystack、LangChain等框架提供开箱即用集成 3️⃣ 选择建议:需平衡语言支持、性能、成本,建议通过A/B测试验证 未来趋势指向多模态原创 2025-06-05 00:15:00 · 1669 阅读 · 0 评论 -
MiniCPM-o 2.6 技术解析:端侧可用的 GPT-4o 级多模态大模型
《MiniCPM-o2.6:革新端侧多模态交互的开源GPT-4o级模型》 摘要:MiniCPM-o2.6是由清华大学与面壁智能联合研发的8B参数全模态流式大模型,首次在端侧设备实现了媲美GPT-4o的多模态交互能力。该模型突破性地整合了视觉理解(支持180万像素图像处理)、双语实时语音对话(含情绪控制)和视频流式处理三大核心能力,在OpenCompass基准测试中超越主流商用模型。其创新性时分复用架构和端到端全模态设计,使iPad等设备也能流畅运行多模态AI应用。模型提供GGUF/int4多版本适配不同硬件原创 2025-06-03 07:00:00 · 834 阅读 · 0 评论 -
高精度文档解析利器:Mistral OCR 全面解析与技术应用
摘要:MistralOCR是一款新一代高精度OCR系统,专为AI应用设计。它具备复杂文档解析能力,支持多列排版、表格等结构识别,精度优于传统OCR工具。核心采用深度学习模型,包含图像预处理、文本检测等模块。在OpenWebUI中可便捷启用,适用于RAG系统、文档问答等场景。相比Tesseract等工具,MistralOCR在结构还原、AI集成方面表现更优,特别适合政务、医疗、教育领域的文档数字化需求。作为连接传统文档与AI系统的桥梁,MistralOCR为知识管理提供了高效的文本识别基础设施。原创 2025-06-02 00:30:00 · 1074 阅读 · 0 评论 -
LightRAG vs GraphRAG:两种RAG系统实体与关系提取提示机制的深度比较
LightRAG 与 GraphRAG 在实体与关系提取提示层面各有侧重:前者通过细粒度步骤与关键词扩展提升召回与可解释性,后者以简洁模板与模块化流程兼顾可扩展与全局推理能力。未来,可结合两者优势,引入自适应提示选择机制或混合提示模板,以在不同查询类型之间智能切换,进一步强化 RAG 系统的效率与准确性。原创 2025-06-01 00:30:00 · 1788 阅读 · 0 评论 -
全面解析6大热门语音模型:TTS 与 ASR 赛道的创新者们
在语音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无论是文本转语音(TTS)还是自动语音识别(ASR),都在不断涌现出新的开源模型,为开发者提供更强大、更灵活的工具。今天我们将详细介绍并横向比较六款近年来表现突出的语音大模型原创 2025-05-31 01:00:00 · 1486 阅读 · 0 评论 -
CentOS 7 安装 NVIDIA 驱动完整手册(适配 run 文件、禁用 nouveau、修复 nvidia-smi 报错)
本文提供了在CentOS7系统上安装NVIDIA显卡驱动的完整指南。主要内容包括:禁用nouveau驱动的详细步骤、安装必备编译工具、使用.run文件安装NVIDIA驱动的具体方法(含推荐参数)、安装过程中的关键选项说明、以及安装后的验证流程。文章还列出了常见错误及其解决方案,如nvidia-smi报错、驱动模块加载失败等问题。通过本手册,用户可顺利完成NVIDIA驱动的安装配置,为后续图形工作站或深度学习环境搭建奠定基础。原创 2025-05-30 05:30:00 · 1273 阅读 · 0 评论 -
端到端大语言模型微调技术 Demo 全流程详解(附完整模块说明)
本文详细介绍了端到端大语言模型微调技术的全流程,涵盖了从数据准备到模型部署的各个环节。首先,项目结构概览提供了一个清晰的目录框架,确保项目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数据准备模块包括数据格式推荐、预处理流程和样本构造脚本,确保数据质量。模型构建模块支持多种大模型加载,训练微调模块则介绍了不同的微调方式和训练参数配置。推理与验证模块提供了推理脚本模板,支持多种参数配置。Web服务与部署模块介绍了使用Gradio和FastAPI快速搭建服务的方法。最后,文章总结了掌握完整微调流程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实战演示计划。原创 2025-05-24 00:15:00 · 761 阅读 · 0 评论 -
Open WebUI vs RagFlow:两大开源 RAG 框架的全面对比与选型指南
在构建本地化知识问答系统时,选择合适的工具至关重要。OpenWebUI和RagFlow是两款备受关注的开源框架,各自具备独特的优势和适用场景。OpenWebUI适合快速搭建本地聊天界面和多模态交互,支持多模型聊天、语音识别等功能,部署简单,适合轻量级应用。RagFlow则专注于深度文档解析与知识库构建,支持多种文档格式和复杂工作流,适合企业级知识问答系统和专业文档解析任务。选型应根据具体需求和技术背景,OpenWebUI适合快速部署和轻量级应用,RagFlow则更适合复杂文档解析和知识库构建。原创 2025-05-22 06:30:00 · 1447 阅读 · 0 评论 -
RagFlow 全面解析:打造企业级文档问答系统的开源利器
RagFlow是一个开源的企业级文档问答系统框架,基于RAG(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架构,旨在通过模块化、可视化和高扩展性的设计,帮助开发者快速构建本地化知识问答系统。RagFlow的核心功能包括文档解析、内容切块、向量化与索引构建、检索与重排序、以及大模型接入与响应生成。其关键技术亮点在于深度文档结构解析、多模态与异构知识库融合,以及内置的可视化控制平台,支持多种文档格式和部署方式。RagFlow在教育辅导、企业知识库、医疗知识库、法律咨询助手等多个领域有广泛应用,原创 2025-05-23 06:00:00 · 742 阅读 · 0 评论 -
CubeStudio 集群环境下验证 NVIDIA GPU 插件是否生效的完整流程(CUDA 12.8.1)
本文详细介绍了在CubeStudio集群环境下验证NVIDIA GPU插件是否生效的完整流程,基于CUDA 12.8.1镜像。首先,通过kubectl命令确认nvidia-device-plugin DaemonSet已部署并正常运行。接着,验证节点是否成功注册GPU资源,确保插件生效。然后,创建基于CUDA 12.8.1的测试容器,执行nvidia-smi命令以验证容器内是否能够识别GPU资源。预期输出应显示GPU信息,表明插件功能正常。最后,提供了清理测试资源的可选步骤。该流程可作为CubeStudio原创 2025-05-14 06:00:00 · 336 阅读 · 0 评论 -
深入理解 /usr/bin/nvidia-container-runtime 与 /usr/local/nvidia/toolkit/nvidia-container-runtime 的区别及 con
在配置NVIDIA GPU容器运行时,用户常遇到/usr/bin/nvidia-container-runtime与/usr/local/nvidia/toolkit/nvidia-container-runtime两个路径。前者是官方包安装的标准路径,推荐使用;后者通常来自.run安装器或源码编译,版本可能较旧,不建议直接使用。使用/usr/local/...可能导致系统维护混乱和兼容性问题。正确方式是将/usr/bin/nvidia-container-runtime配置到containerd的GPU原创 2025-05-13 06:30:00 · 1420 阅读 · 0 评论 -
终端利器:tmux 的原理、用法与实战场景详解
tmux是一款强大的终端复用工具,能够在一个终端会话中创建多个窗口和面板,支持多任务并行处理,并在断线后自动恢复会话,极大提升了远程开发和服务器管理的效率。通过tmux,用户可以轻松实现远程服务器上的模型训练不中断、项目部署时一个终端完成所有任务,以及多人远程协作等场景。tmux的安装简单,支持多种操作系统,且提供了丰富的快捷键操作,如分屏、切换面板和窗口等。此外,tmux还支持个性化配置和会话共享,使其成为开发者和运维人员的必备工具。无论是AI训练、服务部署还是远程协作,tmux都能显著提升工作效率和稳定原创 2025-05-13 07:00:00 · 653 阅读 · 0 评论 -
解决 Ubuntu 中 /usr/local/cuda 缺失问题及 CUDA Toolkit 12.8 的安装修复过程
本文针对在安装NVIDIA驱动后,系统中缺少/usr/local/cuda目录及nvcc命令不可用的问题,提供了详细的解决方案。问题现象表现为无法访问/usr/local/cuda目录且nvcc命令未找到。原因分析指出,NVIDIA驱动仅包含CUDARuntime,缺少编译工具链(如nvcc)。解决方案是通过安装CUDAToolkit来补充缺失的组件,并提供了Ubuntu22.04+CUDA12.8的安装命令。验证安装结果包括检查目标目录、创建软链接及确认nvcc可用性。总结建议强调在安装驱动后需手动安装C原创 2025-05-18 00:15:00 · 1540 阅读 · 0 评论 -
使用 A100 等数据中心 GPU 时正确切换到 NVIDIA 官方推荐的 server 驱动版本
本文介绍了一个自动化脚本install-nvidia-server-driver-smart.sh,用于安装NVIDIA驱动570.133.20版本,并针对数据中心GPU(如A100/H100/L40/L4)自动安装和启用nvidia-fabricmanager-570服务。脚本首先检查当前NVIDIA驱动版本,并安装相应的服务器驱动。接着,通过nvidia-smi命令检测GPU型号,若为数据中心GPU,则自动安装并启动FabricManager服务;否则跳过此步骤。最后,脚本提示用户是否立即重启系统以应用原创 2025-05-12 14:17:10 · 523 阅读 · 0 评论 -
安装 NVIDIA 驱动 570.133.20 的自动化脚本
本文介绍了一个用于在Ubuntu 22.04系统上自动安装NVIDIA驱动版本570.133.20的Bash脚本。脚本的主要功能包括添加NVIDIA官方CUDA APT源、安装最新的APT key、更新APT索引以及安装指定版本的NVIDIA驱动及其相关组件。此外,脚本还提供了可选安装FabricManager的功能,适用于A100/H100等数据中心GPU。用户只需将脚本保存为install-nvidia-570.sh并执行即可。在执行过程中,如果遇到FabricManager版本问题,文章还提供了手动下原创 2025-05-12 12:37:45 · 960 阅读 · 0 评论 -
MCP 动态发现工具机制:打造自适应智能体系统
通过实现 MCP 动态发现机制,我们让系统具备了:✅ 实时感知可用工具✅ 动态适配新增或下线的工具✅ 智能推理选择最优工具✅ 大幅降低开发与维护成本✅ 让智能体真正具备自适应成长能力未来可以进一步扩展:动态发现Resource(资源型接口)动态发现Prompt(提示模板)多 Server 统一发现与编排(Multi-MCP Hub)原创 2025-05-02 00:15:00 · 1209 阅读 · 0 评论 -
MCP 多工具协作链路设计:打造真正的智能工作流
在tools/通过 MCP 多工具协作链的设计,我们达成了:工具标准化:每个功能模块清晰独立智能编排:AI自主选择并串联工具任务驱动:不再只聊天,而是执行实实在在的任务模型能力增强:将大模型推向智能体应用新阶段这种模式非常适合应用在:智能客服企业知识问答自动化办公助手医疗、金融等行业垂直智能体。原创 2025-05-02 00:00:00 · 1252 阅读 · 0 评论 -
MCP 深度实践:集成 LangChain 与 Semantic Kernel,打造多工具智能体
在 LangChain 中,每个工具(Tool)需要实现Tool类。这里我们封装一个 MCPTool。super().__init__(name=tool_name, description=f"调用 MCP 工具 {tool_name}")"""同步调用 MCP 工具"""params = {"directory": "."} # 示例传参,可以根据需要解析 queryraise NotImplementedError("暂不支持异步调用")原创 2025-05-01 00:15:00 · 1068 阅读 · 0 评论 -
从零构建 MCP Server 与 Client:打造你的第一个 AI 工具集成应用
工具是 MCP 中模型可以调用的能力模块。比如读取文件、调用 API、发起数据库查询等。我们先添加一个简单工具:列出本地目录下所有.txt文件。通过本篇教程,你已经掌握了:什么是 MCP 协议如何搭建 MCP Server如何定义并注册自定义工具如何搭建 MCP Client如何实现 Client-Server 联调如何与 AI 应用对接调用工具这为你后续开发多工具协同、多资源访问、智能体智能扩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原创 2025-05-01 00:00:00 · 1902 阅读 · 0 评论 -
MCP 架构全解析:Host、Client 与 Server 的协同机制
Host 是运行 MCP 客户端的应用程序,通常是用户直接交互的界面,如 Claude Desktop、集成开发环境(IDE)或其他 AI 工具。它们可以接受动态参数,包含资源上下文,链式多个交互,引导特定工作流程,并作为用户界面元素(如斜杠命令)呈现。:通过 MCP,AI 模型可以访问企业内部的数据库和工具,实现智能化的数据分析和业务决策支持。:构建功能丰富的 AI 助手,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调用不同的工具和资源,提供个性化的服务。MCP 采用了典型的客户端-服务器架构,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核心组件: (原创 2025-04-30 00:15:00 · 2294 阅读 · 0 评论 -
什么是 MCP?AI 应用的“USB-C”标准接口详解
随着大型语言模型(LLM)的广泛应用,开发者面临着将模型与各种外部数据源和工具集成的挑战。传统的集成方式往往需要为每个数据源或工具编写特定的接口,导致开发成本高、维护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Anthropic 于 2024 年 11 月推出了模型上下文协议(MCP),旨在提供一个开放、标准化的接口,使 LLM 能够与外部系统无缝连接。MCP 被誉为 AI 应用的“USB-C”接口,提供了一种统一的方式将 AI 模型连接到不同的数据源和工具。原创 2025-04-30 00:00:00 · 823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