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rt 和 console.log

在日常调试程序中,alert 和 console.log我们都会经常用到。简言之,alert()会在在浏览器界面弹出消息提示框;console.log()会在控制台里打印日志。他们又有什么区别?

alert()

  • 有阻断作用,不点击确定,后续代码就无法执行;
  • 只能输出string,如果输出的是对象则会调用toString()方法;
    alert([1,2,3]); // “1,2,3”
  • 不支持多个参数的写法,若有多个只输出第一个。alert(2,4,6); // 2

console.log()

  • 直接在打印台输出,不会阻塞后面代码的执行;
  • 可以输出任何类型的数据;
  • 支持多个参数的写法。

console.log()更多用法

在具备调试功能的浏览器上,window对象中会注册一个名为console的成员变量,指代调试工具中的控制台。通过调用该console对象的log()函数,可以在控制台中打印信息。

显示信息命令

console.log()是最简单的方法。
除此之外,根据信息的不同性质,console对象还有4种显示信息的方法,分别是一般信息console.info()、除错信息console.debug()、警告提示console.warn()、错误提示console.error()
在控制台输入以下代码:

console.info("这是info");
console.debug("这是debug");
console.warn("这是warn");
console.error("这是error");

加载时就会出现下列信息,可以看到,不同性质的信息前面会有不同的图标。
这里写图片描述

占位符

console方法,可以使用printf风格的占位符。支持字符(%s)、整数(%d或%i)、浮点数(%f)和对象(%o)四种。
栗子:

console.log("%d%d%d日",2016,11,10);
console.log("圆周率是%f",3.1415926);
console.log("我的昵称叫做%s","半亩方塘");

分组显示

如果需要显示的信息太多,可以控制分组显示。需要用到console.group()和console.groupEnd()方法。

console.group("第1组信息");
  console.log("第1组第1条");
console.groupEnd();

console.group("第2组信息");
  console.log("第2组第1条");
console.groupEnd();

console.dir()

console.dir()可以显示一个对象所有的属性和方法。

var panda = {};
panda.skin = "black and white";
panda.age = 5;
panda.move = function(){
    alert("666");
}

这里写图片描述

计时功能

console.time()和console.timeEnd(),用来显示代码的运行时间。

console.time("计时器");
  for(var i=0;i<1000;i++){
  for(var j=0;j<1000;j++){}
}
console.timeEnd("计时器");

未完待续。。。

<think>好的,用户想知道如何通过console.log实现或检测反调试技术。首先,我需要回忆一下反调试技术的常见方法,特别是console.log相关的部分。记得有些反调试手段会检测控制台是否被打开,比如通过重写console.log或者监测日志输出频率来发现调试行为。 然后,用户提到的引用中有[^1]是关于Promiseconsole.log的例子,可能代码执行流程有关。反调试通常会利用代码执行的时间差或者异常来检测是否有人在调试。比如,在代码中插入console.log语句,然后检查这些日志是否被正常输出,或者输出时间是否符合预期。 接下来,可能需要考虑如何利用console.log来触发某些检测机制。例如,如果控制台被打开,console.log的输出会被捕获,这可能改变代码的执行环境。另外,覆盖console.log方法本身,当开发者工具打开时,可以检测到是否有代码调用console.log,从而判断是否处于调试状态。 还要注意,引用[^3]提到算法还原Java层,可能涉及代码混淆或反编译的保护措施。不过用户的问题集中在console.log,所以应该专注于JavaScript环境中的反调试技术。 需要验证几个可能的实现方法:比如在循环中不断输出日志,然后计算时间差,如果时间间隔过长,可能说明开发者工具被打开,导致代码执行被暂停。或者重写console.log方法,当被调用时触发检测逻辑。 另外,引用[^2]提到禁用右键,这可能防止用户打开开发者工具有关,但具体到console.log,主要还是控制台输出的检测。例如,覆盖console.log并在其中加入调试检测代码,当控制台打开时,每次输出日志都会触发检查,从而发现调试行为。 总结可能的实现步骤:覆盖console对象的方法,添加计时器检测执行时间,或者检测控制台是否打开。然后,当检测到调试时,可以触发错误或终止脚本执行,增加调试难度。 还需要考虑这些方法的原理,比如控制台打开时,console.log的输出会被缓冲或延迟,导致时间计算异常。或者通过比较函数toString的结果,判断原生方法是否被重写,从而检测调试工具的存在。 最后,要确保回答结构清晰,分点说明实现方法原理,并引用相关的参考资料。同时,生成相关问题帮助用户进一步探索。</think>### 通过`console.log`实现反调试的方法及原理 #### 1. **基于执行时间的检测** 通过计算`console.log`的执行时间差,判断是否处于调试模式。当开发者工具打开时,控制台输出可能引入延迟: ```javascript let start = Date.now(); console.log("Debug check"); let end = Date.now(); if (end - start > 50) { // 假设正常输出耗时小于50ms alert("Debugger detected!"); throw new Error("Anti-debugging triggered"); } ``` **原理**:开发者工具的控制台会缓冲日志输出,导致`console.log`的实际执行时间增加[^1]。 #### 2. **重写`console.log`方法** 劫持`console.log`并注入检测逻辑: ```javascript const originalLog = console.log; console.log = function(...args) { // 检测调用栈是否包含调试相关函数 const stack = new Error().stack; if (stack.includes("chrome-devtools")) { alert("Debugger detected!"); window.close(); } originalLog.apply(console, args); }; ``` **原理**:当开发者工具调用`console.log`时,调用栈可能包含调试工具的特征字符串(如`chrome-devtools`)。 #### 3. **日志数量与频率监控** 在代码中插入大量`console.log`并监听其触发频率: ```javascript let logCount = 0; setInterval(() => { console.log("Heartbeat log"); logCount++; if (logCount > 10) { // 正常操作不会快速触发多次日志 triggerAntiDebug(); } }, 100); ``` **原理**:调试过程中单步执行或断点会加速日志的累积,超出正常阈值[^1]。 #### 4. **函数`toString()`特征检测** 检测原生`console.log`是否被修改: ```javascript if (console.log.toString() !== "function log() { [native code] }") { alert("Console method tampered!"); } ``` **原理**:调试工具可能重写`console`方法,导致其`toString()`结果不符合原生特征。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