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Ra网络容量分析与性能优化
1. LoRa网络性能基础
LoRa网络的性能依赖于简单的信道接入方案,本质上是无时隙的Aloha(无载波侦听)。在泊松到达的情况下,无时隙Aloha系统的性能是已知的:对于单个小区,如果G是小区节点提供的归一化负载,那么吞吐量S = G * e^(-2G)。
对于每个扩频因子i ∈ [6, 12],设ni为节点数量,ToAi为使用SFi传输P字节帧的空中时间,s为节点的(均匀)源速率(包/秒),则归一化负载Gi可计算为:Gi = ni * s * ToAi。由于高扩频因子会导致更高的空中时间和负载,为了保持相同的数据提取率(DER,定义为网关成功接收的帧配额),节点数量必须成比例减少。
2. 信道捕获效应
- 原理 :考虑仅在使用相同扩频因子的数据包之间发生冲突的场景(即扩频因子完全正交)。当信号干扰比(SIR)高于某个阈值时,会出现捕获效应。实验表明,信道捕获的SIR阈值为1 dB,与扩频因子无关。
- 模型 :假设一个距离网关为r的节点,忽略衰落影响,且衰减与r^(-η)成正比,可将此条件描述为半径为min(αr, R)的圆,其中R为小区半径,α = 10^(SIR / 10η) > 1。
基于上述考虑,推广基本的Aloha模型来量化存在信道捕获时LoRa的性能。如果数据包的空中时间相同,吞吐量Sc(i)可计算为:
Sc(i) = 2π ∫₀^(R/α) δi * e^(-2α²r² / R² * Gi) * r dr + δi * (πR² - πR² / α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