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计算:概念、优势与应用探索
1. 无线接入网与雾计算基础
在无线接入网方面,大量低成本的远程无线头被任意部署,并通过前传链路连接到集中式无线接入网(C - RAN)中的基带单元(BBU)池。对于基站蜂窝网络而言,F - RAN和C - RAN都是理想的选择,也是5G部署的候选方案,它们还能提供更可靠的节能网络运营方法。
雾计算涉及到两种重要的联合方式:
- 雾联合 :目前缺乏管理和联合多个服务域雾资源的接口或程序。对于雾节点的联合,尤其是来自不同运营领域的节点,需要新的策略。联合方案应考虑不同供应商/运营商雾节点的资源共享模型,还可建立联合雾服务的新定价模型,并提出新的雾资源共享方案。
- 雾 - 云联合 :云计算和雾计算虽有差异和权衡,但可相互补充。结合两者能改善利用智能设备的设施,提升存储、处理和数据聚合能力。例如在流处理应用中,雾可扫描、预处理和聚合源设备的流量流,而请求可通过强大的分析处理或编目性能发送到云。云与雾的同步应由编排器管理,雾编排器可生成互操作资源池,为应用框架和QoS控制分配和规划资源。借助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SDSN),雾服务提供商能更好地控制网络配置大量雾节点在云之间传输数据,包括与物联网设备的交互。
雾计算基础设施包含三层结构:
| 层次 | 描述 |
| ---- | ---- |
| 终端设备 | 包括物联网设备、笔记本电脑、智能相机、执行器、传感器、智能手机、联网车辆等。具有多个、异构和移动的端点,CPU和内存能力通常较小,部分为电池供电,需降低功耗。会产生需处理和/或存储的数据,也需接收数据,通常连接到特定网络。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