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外部分区表

内部分区表:
create table partable(id string,age string)
partitioned by (city string,dt string)
row format delimited
fields terminated by ','
stored as textfile;



alter table partable add partition(city='shanghai',dt='2014-01');

load data local inpath '/home/upsmart/mytest/11'
overwrite into table partable partition(city='shanghai',dt='2014-01');


alter table partable add partition(city='shanghai',dt='2014-02');

load data local inpath '/home/upsmart/mytest/testpar/11'
into table partable partition(city='shanghai',dt='2014-02');

alter table partable add partition(city='shanghai',dt='2014-03');

load data local inpath '/home/upsmart/mytest/testpar'
into table partable partition(city='shanghai',dt='2014-03');


外部分区表:
create external table outtmp(id string,age string)
partitioned by (city string,dt string)
row format delimited
fields terminated by ','
stored as textfile
location '/outtmp';


alter table outtmp add partition(city='shanghai',dt='2014-01') location 'shanghai/2014-01';

alter table outtmp add partition(city='shanghai',dt='2014-02') location 'shanghai/2014-02';
<think>我们参考了用户提供的引用内容,特别是引用[1]提到:“分区表默认烧录在SPI FLASH的0x8000地址处,长度为0xC00字节,分区表占据了一个4KB扇区大小,也就是说,分区表后面的首个用户定义出来的分区,至少是0x8000+4KB(即0x9000)起始地址。” 这里指的是内部Flash的分区表位置。 但是,用户询问的是外部Flash分区表的起始地址。在ESP32-S3中,外部Flash(通常通过SPI、QSPI或OSPIFlash连接)的分区表存储位置与内部Flash不同。实际上,外部Flash的分区表通常并不独立存在,而是通过内部Flash的分区表来管理外部Flash的分区。也就是说,整个系统只有一个分区表,它位于内部Flash的默认位置(0x8000),这个分区表同时管理内部Flash和外部Flash的分区。 因此,外部Flash分区本身没有独立的分区表分区表中定义的外部Flash分区,其起始地址是相对于外部Flash的基地址(通常是0x0)而言的。在分区表中定义外部Flash分区时,我们可以指定偏移地址(offset),这个偏移地址是相对于外部Flash的起始地址(0x0)的。 所以,要确定外部Flash分区的起始地址,我们需要查看分区表中对该分区的定义。例如,在分区表(位于内部Flash0x8000)中定义了一个外部Flash分区,其偏移地址为0x10000,那么该分区外部Flash中的实际起始地址就是0x10000(外部Flash的基地址+0x10000)。 但是,这里有一个关键点:外部Flash的基地址在ESP32-S3的内存映射中并不是0x0,而是0x4开头的地址(例如0x40000000或0x3F400000,具体取决于芯片型号和配置)。然而,我们在分区表中指定的偏移地址是相对于外部Flash物理存储器的0地址的,而不是内存映射地址。 在代码中访问外部Flash分区时,我们使用分区表项中记录的地址偏移(相对于外部Flash物理0地址)加上外部Flash的映射基地址,就可以得到内存映射地址。但是,通常我们不需要直接计算这个内存映射地址,因为通过分区操作函数(如`esp_partition_find_first`)得到的`esp_partition_t`结构体中的地址已经是内存映射地址。 总结: 1. 整个系统只有一个分区表,位于内部Flash的0x8000地址处。 2. 分区表中定义了所有分区(包括内部外部Flash的分区)。 3. 外部Flash分区的起始地址由分区表中的offset字段指定,该offset是相对于外部Flash物理存储器的0地址。 4. 在代码中,我们可以通过分区操作函数获取分区的内存映射地址(即可以直接访问的地址)。 因此,要确定外部Flash分区的起始地址(物理地址),我们需要查看分区表中该分区的offset字段。而内存映射地址则由系统自动计算,通常不需要手动转换。 示例分区表: ``` # Name, Type, SubType, Offset, Size, Flags nvs, data, nvs, 0x9000, 0x4000 phy_init, data, phy, 0xd000, 0x1000 factory, app, factory, 0x10000, 1M # 外部Flash分区,offset为0x0,表示从外部Flash的起始地址开始 ext_data, data, spiffs, 0x0, 1M, 1 ``` 在这个例子中,外部Flash分区`ext_data`的物理起始地址就是0x0(相对于外部Flash的基地址)。在内存映射中,这个分区可能会被映射到0x3F400000(举例)开始的地址,但具体地址由系统决定。 如何获取外部Flash分区的内存映射地址? 使用`esp_partition_get_memory_region`函数可以获取分区的内存映射地址范围。 示例代码: ```c #include "esp_partition.h" const esp_partition_t *ext_partition = esp_partition_find_first(ESP_PARTITION_TYPE_DATA, ESP_PARTITION_SUBTYPE_DATA_SPIFFS, "ext_data"); if (ext_partition != NULL) { uint32_t map_addr; size_t map_size; if (esp_partition_get_memory_region(ext_partition, &map_addr, &map_size) == ESP_OK) { ESP_LOGI("TAG", "External partition mapped at 0x%x, size 0x%x", map_addr, map_size); } } ``` 注意:外部Flash必须已经初始化(通过`spi_bus_initialize`和`spi_flash_mount`等函数)才能正确映射。 所以,用户问题的答案:外部Flash分区表的起始地址?实际上,外部Flash没有独立的分区表分区表内部Flash中。而外部Flash分区的起始地址由分区表中的offset字段定义,该offset是相对于外部Flash物理0地址的。 如果用户想知道如何定义外部Flash分区的起始地址,那么就是在分区表中设置offset字段。如果不设置(留空),则系统会自动计算(紧接上一个分区之后)。例如: ``` # 外部Flash分区,不指定offset,自动计算 ext_fs, data, spiffs, , 14M, 1 ``` 这样,这个外部Flash分区就会从外部Flash的0地址开始(如果它是第一个外部Flash分区)或者紧接着上一个外部Flash分区之后开始。 重要提示:外部Flash的0地址并不一定是外部Flash芯片的物理0地址,而是我们使用的外部Flash的起始地址(通常就是物理0地址,除非我们做了分块或特殊映射)。 因此,在分区表中定义外部Flash分区时,我们只需要关注相对于外部Flash存储器的偏移即可。 引用[4]中提供了分区表字段的详细说明,包括Offset和Size字段的格式。 最后,我们强调:外部Flash分区的起始地址(物理地址)就是分区表中该分区的offset值,而内存映射地址由系统自动分配,可以通过API获取。 相关问题: 1. 如何配置ESP32-S3使用外部Flash? 2. 如何在分区表中定义多个外部Flash分区? 3. 如何确保外部Flash分区的offset不重叠? 4. 如何通过代码读取外部Flash分区的实际物理地址? 5. 外部Flash分区内部Flash分区在访问速度上有何差异? 引用: [^1]: 分区表默认烧录在内部Flash的0x8000地址处,长度为0xC00字节,占据一个4KB扇区。 [^4]: 分区表字段说明,包括Offset和Size字段的定义。</think>在ESP32-S3系统中,外部Flash分区表的起始地址由以下核心规则确定,结合引用内容的关键信息: ### 一、外部Flash分区起始地址的确定规则 1. **分区表位置固定(内部Flash)** 系统分区表**始终存储在内部Flash的0x8000地址**处(默认位置),长度固定为0xC00字节(3KB),占据一个4KB扇区空间[^1][^2]。分区表本身不存储在外部Flash中。 2. **外部Flash分区地址计算** 外部Flash分区的起始地址由分区表中的`offset`字段显式定义: ```csv # 名称, 类型, 子类型, 偏移(offset), 大小, flash介质 ext_fs, data, spiffs, 0x200000, 14M, 1 # 外部Flash分区 ``` - 当`offset`字段**明确指定**(如`0x200000`): 分区外部Flash的**绝对物理地址0x200000**开始 - 当`offset`字段**留空**: 系统自动计算地址,紧接上一个分区末尾(需确保无重叠) 3. **地址映射关系** ESP32-S3的存储地址空间映射为: ``` | 区域 | 地址范围 | 说明 | |--------------|---------------|---------------------| | 内部Flash | 0x3Fxxxxxx | 主程序存储区 | | 外部Flash | 0x4xxxxxxx | 扩展存储区 | ``` 分区表中的`offset`值对应外部Flash的**物理偏移地址**,访问时系统自动加上0x40000000基地址[^3]。 ### 二、验证外部Flash分区地址的方法 1. **查看编译生成的分区表** ```bash idf.py partition-table ``` 输出示例: ``` | Name | Type | SubType | Offset | Size | Flash | |--------|------|---------|---------|--------|-------| | ext_fs | 0x01 | 0x82 | 0x200000| 14M | 1 | ``` ↑ 明确显示外部Flash分区起始于0x200000 2. **代码中动态获取地址** ```c #include "esp_partition.h" void print_extflash_addr() { const esp_partition_t* ext_part = esp_partition_find_first( ESP_PARTITION_TYPE_DATA, ESP_PARTITION_SUBTYPE_DATA_SPIFFS, "ext_fs"); // 匹配分区表名称 printf("外部Flash物理地址: 0x%X\n", ext_part->address); // 输出物理偏移 printf("内存映射地址: 0x%X\n", ext_part->address + 0x40000000); // 输出可访问地址 } ``` ### 三、配置注意事项 1. **地址对齐要求** 分区起始地址必须是 **4KB(0x1000)的整数倍**(Flash擦除块大小)[^4],否则会导致运行时错误: ```csv # 错误配置(未对齐) ext_data, data, nvs, 0x1001, 64K, 1 # 正确配置(对齐到4KB边界) ext_data, data, nvs, 0x1000, 64K, 1 ``` 2. **避免地址冲突** - 内部Flash最大地址:由`CONFIG_ESPTOOLPY_FLASHSIZE`定义(如4MB=0x400000) - 外部Flash分区偏移应 ≥ 内部Flash总大小: ```csv # 内部Flash占满4MB时 ext_fs, data, spiffs, 0x400000, 12M, 1 # 从内部Flash之后开始 ``` 3. **自动偏移计算** 当`offset`留空时,系统按顺序计算地址: ```csv int_data, data, nvs, 0x9000, 64K # 内部Flash ext_fs, data, spiffs, , 14M, 1 # 自动接在内部Flash后 ``` 此时需通过编译日志查看实际分配地址。 ### 四、典型应用场景 **OTA升级镜像存储外部Flash**(引用[5]案例): ```csv # 分区表配置 ota_0, app, ota_0, 0x10000, 2M, 0 # 内部Flash ota_1, app, ota_1, 0x400000, 2M, 1 # 外部Flash起始地址0x400000 ``` 代码中通过二级标志判断升级源: ```c if(upGradeInfo.bkpaddrflag == EXTERNFLAG) { Flash_Updata_From_Extern(&upGradeInfo); // 从外部Flash地址0x400000加载 } ``` > **关键原则**:外部Flash分区的物理起始地址始终由分区表的`offset`字段显式或隐式定义,并通过`0x40000000`基地址进行内存映射访问[^3][^4]。 --- ### 相关问题 1. 如何确保外部Flash分区的地址对齐以避免擦除错误? 2. 当同时使用多个外部Flash芯片时,分区表如何配置不同存储介质? 3. 外部Flash分区地址与DMA访问有何特殊限制? 4. 如何验证外部Flash分区的实际物理地址与理论值一致? 5. 在安全启动模式下,外部Flash分区地址需要满足哪些额外约束? [^1]: 分区表默认存储在内部Flash 0x8000地址处 [^2]: 分区表占据4KB扇区,后续分区至少从0x9000开始 [^3]: ESP32-S3内存映射将外部Flash映射到0x4xxxxxxx区域 [^4]: 分区起始地址必须是4KB的整数倍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