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盘与目录的容量查询:df,du
df:列出文件系统的整体磁盘使用量;
du:评估文件系统的磁盘使用量(常用于评估目录所占容量)
1.df
命令格式:df [参数] [目录或文件名]
参数:
-a:列出所有的文件系统,包括系统特有的/proc等文件系统
-k:以KB的容量显示各文件系统
-m:以MB的容量显示各文件系统
-h:以人们较易阅读的GB、MB、KB等格式自行显示
-H:以M=1000K代替 M=1024K的进位方式;
-T:连同该分区的文件系统名称(例如 etc3) 也列出
-i:不用硬盘容量,而以inode的数量显示
范例一:
在范例中应该可以看到一些这样的名称:
Filesystem:代表文件系统是在哪个分区,所以列出设备名称
1k-blocks:说明下面的数字单位是1KB。可利用-h或-m来改变容量
Used:顾名思义,就是yong掉的硬盘空间
Available:也就是剩下的磁盘空间大小
Use%:就是磁盘的使用率。
mountedon:就是磁盘挂载的目录所在(挂载点)
将系统内所有文件系统列出来
[root@www ~]# df
....
#具体内容自行观看
范例二:将容量结果以易读的容量格式显示出来
[root@www ~]# df -h
....
#这里会以G、M等容量格式显示出来,比较容易看
范例三:将系统内的所有特殊文件格式及名称都显示出来
[root@www ~]# df -aT
...
2、du
与df不一样的是,du这个命令其实会直接到文件系统内去查找所有的文件数据
[root@www ~]# du [参数] 文件或目录名称
参数:
-a:列出所有的文件与目录容量,因为默认仅统计目录下面的文件量而已;
-h:以人们较易读的容量格式显示
-k:以KB的容量显示各文件系统
-m:以MB的容量显示各文件系统
-s:列出总量而已,不列出每个个别的目录占用容量
-S:不包括子目录下的总计,与-s有点差别
范例一:列出目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容量
[root@www ~]# du <----每个目录都会列出来
。。。。
#内容省略
#直接输入du没有加任何参数时,则du会分析目前所在目录的文件与目录所占用的磁盘空间。
#但是,实际显示时,仅会显示目录容量(不含文件),因此 . 目录有很多文件没有被列出来,所以全部的目录相加不会等于
# . 的容量。
范例二:同范例一,但是将文件的容量也列出来
[root@www ~]# du -a
#内容省略,里面的文件也会显示出来
范例三:检查根目录下面每个目录所占用的容量
[root@www ~]# du -sm /*
#具体内容省略,但请注意/*,利用通配符 * 来代替每个目录,比较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