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X:累加器 Accumulator
EBX:基础寄存器 Base
ECX:计数器 Count
EDX:数据寄存器 Data
ESI:源变址寄存器 Source Index
EDI:目的变址寄存器 Destination Index
ESP:堆栈指示器 Stack Pointer
EBP:堆栈基址寄存器 Base Pointer
虽然有这么多名称,实际上除了esp和ebp以外,其他寄存器真正使用时并没有太多区分。
CPU的位宽
cpu的位宽暂时没有严格的定义,但是一般从数值上来讲:
cpu的位宽 = 数据总线的位宽 = cpu内部通用寄存器的位宽 = 机器字长
放出一个百度百科对于机器字长的定义供大家理解概念:
机器字长:
机器字长是指计算机进行一次整数运算所能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通常也是CPU数据通道的宽度,通常等于CPU的通用寄存器位宽。机器字长会影响机器的运算速度。倘若CPU字长较短,又要运算位数较多的数据,那么必须经过两次或多次运算才能完成。这样势必会影响整机的运行速度。
CPU的位宽与cpu寻址能力
CPU的寻址能力与它的地址总线位宽有关,与数据总线宽度(CPU位宽=数据总线位宽)无关。16位CPU的地址总线位宽可以是20位,32位CPU的地址总线可以是36位,64位CPU的地址总线位宽可以是40位。
NOTE:
CPU内部寄存器之间、CPU和外设的数据交互是通过总线来实现的,下图展示了cpu和外部设备(存储器和IO)之间的总线连接示意图。(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
按照计算机所传输的信息种类,计算机的总线可以划分为
数据总线: 数据总线DB是双向三态形式的总线,即它既可以把CPU的数据传送到存储器或输入输出接口等其它部件,也可以将其它部件的数据传送到CPU。数据总线的位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