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基于信息素激发机制的多智能体协调与控制在制造控制中的应用

基于信息素激发机制的多智能体协调与控制在制造控制中的应用

1. 引言

制造控制负责处理制造系统中的内部物流,它决定了产品实例的所有路由以及在这些未完成产品上启动生产过程。然而,制造控制软件开发人员面临着制造系统及其环境变化和干扰带来的挑战。此外,这类软件的用户数量不如主流软件多,较低的投资水平和较少的用户反馈也给其成功开发和部署带来了额外障碍。

为应对这些挑战,本文探讨了一种受社会昆虫行为启发的多智能体协调与控制系统设计。该设计旨在使理想的整体系统行为自然涌现,而无需让单个智能体面对整个系统的复杂性和动态性。这使得单个智能体能够在无需软件维护的情况下适应变化,可在不同系统中重复使用,并且能够让涌现行为处理干扰。

本文首先介绍了作为协调与控制系统基础的生物学概念——信息素激发机制(stigmergy),然后讨论了开发协调与控制系统的不同步骤:
1. 将环境智能体化,使其成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2. 实施控制层,为做出决策的智能体提供必要和有用的信息。
3. 在控制系统的最高层实施决策机制,使更改和调整这些规则变得非常容易。

2. 信息素激发机制

1959年,P.P. Grasse引入了“信息素激发机制”这个词。信息素激发机制意味着智能体在其环境中留下被称为“信息素”(stigma)的信号,以相互影响彼此的行为。与需要智能体之间明确会面的协调方法相比,这种机制适用于小规模的交互。在信息素激发机制中,智能体观察环境中的信号并据此行动,而无需与其他智能体进行同步。

智能体之间的协调发生在它们根据交互调整其活动时。这些交互可以是直接的或间接的,信息素激发机制属于间接交互的范畴。这类似于一个人在超市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900W或1Kw,20V-90V 10A双管正激可电源充电机的研发过程和技术细节。首先阐述了项目背景,强了充电机在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重要地位。接着深入探讨了硬件设计方面,包括PCB设计、磁性器件的选择及其对高功率因数的影响。随后介绍了软件实现,特别是程序代码中关键的保护功能如过流保护的具体实现方法。此外,文中还提到了充电机所具备的各种保护机制,如短路保护、欠压保护、电池反接保护、过流保护和过温度保护,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讯功能方面,支持RS232隔离通讯,采用自定义协议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最后讨论了散热设计的重要性,以及为满足量产需求所做的准备工作,包括提供详细的PCB图、程序代码、BOM清单、磁性器件和散热片规格书等源文件。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产品研发的技术人员,尤其是关注电动汽车充电解决方案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高效、可靠充电解决方案的企业和个人开发者,旨在帮助他们快速理解和应用双管正激充电机的设计理念和技术要点,从而加速产品开发进程。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涵盖了理论知识,还包括具体的工程实践案例,对于想要深入了解充电机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的人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