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摘要1

本文探讨了人们内心深处难以言表的渴望,如何在书籍、风景和个人关系中体现,以及这种渴望如何驱使我们寻找与他人共鸣的特质,即使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它仍然是我们存在的核心。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有些时候,我曾认为我们并不渴求天堂。

但在更多的时候,我们扪心自问,在我内心深处,我们是否渴求过任何别的东西。你可能注意到了,你真正喜爱的书籍都由一条秘密的线索串在一起。你非常清楚地知道,它们有一些共同之处使你爱之甚切,尽管你没法用言语表达出来,而你的大多数朋友却对此浑然不解,并且总是奇怪为什么你喜欢这本书的同时竟也喜欢那本书。

与此相类,你面对一片风景,它们似乎蕴含了你终生求索的东西,而后你转向身边的朋友,他似乎也正看着你看到的一切——然而,话一出口,你们之间就裂开了一道鸿沟。

你会意识到,这风景对于他的意义全然不同,他所追求的景致与你格格不入,那些难以言表的触动令你魂牵梦绕,他却毫不在意。 秘密就在嘴边,欲说不能,恰如工房里木屑的味道,或是水击船舷的波声。

所有终生的友谊岂非都诞生于这样的时刻?

你最终遇到了另一个人,他身上具有某种特质(在最好的情况下,这种迹象也是微弱而不确定的),而你对这种特质有种与生俱来的渴望之情。

在其他欲望的涌动之下,在喧闹的激情间隙,在所有转瞬即逝的寂静里,日日夜夜,年复一年,终其一生,你都在寻找、观望、倾听着它的踪迹。你从未拥有它。所有曾经深深占据你灵魂的东西都不过是它的影子——或是可望不可及的惊鸿一瞥,或是从未彻底兑现的承诺,或是才抵耳畔便消失殆尽的回声。但如果它真想彰显自身——如果真的来了一个回声,非但不会消失,反而膨胀为声音本身——那你就认出它来。纵然可能有种种疑虑,你仍然会说:“这就是我为之而生的东西。”我们不能将其告诉彼此,它是每一个灵魂的秘密签名,是无可交流而又无可平息的渴望,是我们在遇见我们的伴侣、交上朋友、选择工作之前就已渴望的东西;即便躺在临终的床榻上,当我们的头脑已不再意识到伴侣、朋友或工作的时候,我们仍旧心存渴望。

只要我们存在,它就存在。如果我们失去了它,我们便失去了一切。”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