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变异分析流水线:最佳实践指南
1. 项目介绍
本项目是基于Oxford Nanopore测序平台的全基因组测序数据,进行结构变异(SV)分析的流水线。该流水线可以处理FASTQ文件,输出比对后的 reads 和过滤后的SV调用结果。它通过映射读取、质控报告生成、变异参数估计和变异调用等步骤,帮助研究人员识别和分析基因组中的大范围结构变化。
2. 项目快速启动
在开始之前,请确保已安装以下软件包:
- miniconda3
以下是将流水线安装到您系统中的步骤:
# 获取流水线
wget -O pipeline-structural-variation.tar.gz https://github.com/nanoporetech/pipeline-structural-variation/archive/v2.0.2.tar.gz
tar xvzf pipeline-structural-variation.tar.gz
# 切换到解压后的目录
cd pipeline-structural-variation
# 创建包含所有依赖的conda环境
conda env create -f env.yml
# 激活环境
conda activate pipeline-structural-variation-v2
# 测试安装是否成功
snakemake -p -j 1 --configfile config.yml
# 取消环境激活
conda deactivate
3. 应用案例和最佳实践
以下是一个运行流水线的例子,以及一些最佳实践:
- 确定输入文件路径和参考基因组。
- 根据需要调整最小和最大SV长度等参数。
# 运行流水线,使用默认设置
snakemake all --config input_fastq=/data/pass/ reference_fasta=/data/ref/hg38.fa threads=30
- 对于特定的分析,可以选择不同的目标(target),例如仅进行映射和质控报告的生成:
# 只生成质控报告
snakemake qc --config input_fastq=/data/pass/ reference_fasta=/data/ref/hg38.fa
# 只进行变异调用
snakemake call --config input_fastq=/data/pass/ reference_fasta=/data/ref/hg38.fa
- 根据实际需要调整配置文件
config.yml
中的参数,以优化分析结果。
4. 典型生态项目
虽然本项目现在不再维护,但其原理和方法已被新的资源所取代。在结构变异分析领域,还有其他一些开源项目值得一探:
- wf-human-sv:由epi2me-labs开发的用于人类基因组结构变异分析的流水线。
- Structural Variant Discovery and Genotyping Toolkit (SVTG) :用于发现和基因分型结构变异的工具包。
以上就是基于Oxford Nanopore测序数据的结构变异分析流水线的最佳实践指南。希望这个指南能够帮助您顺利地进行基因组结构变异分析。
创作声明:本文部分内容由AI辅助生成(AIGC),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