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所双非一本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应届生,其实还没毕业的时候,我就想找GIS开发方向的工作。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对于双非本科应届生来说,基本只有GIS开发好找工作,薪资高。
相比传统测绘或数据处理岗位,它薪资更高(普遍8K-15K)、发展空间更大,且不依赖人脉资源。
因此临近毕业季的第一时间,我就一直在寻找机会。
但同样地,作为应届生,我在找GIS开发工作的环节陷入了深深的焦虑。
我既没有工作经验,又没有项目经历,更没有开发技能,看着招聘网站上“要求1-3年经验”“熟练掌握WebGIS框架”的岗位描述,我一度觉得自己的就业之路被彻底堵死。
班里其他同学有保研的,也有考研上岸的,有家里安排的,而我这样“三无”的双非地信本科生,在就业平台没有竞争力,处在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
当然也有同学没有考上研,去了外业测量,但我脱不下孔乙己的长衫,不愿意去村里搞测量,想要稳定的工作,于是一门心思找GIS开发的工作。
毕业季刚拉开序幕,我就早早地开始投递简历,可回应寥寥无几。偶尔有几场面试,对方问及某些技术问题时,我只能灰溜溜地表示我不太熟。
和学长学姐交流后,我意识到如果我想短时间内学会GIS开发,报班是最好的办法。时间不等人,越往后拖越不利于就业。
我很清楚,但是如果再拖下去,简历上的空窗期也进一步会成为找工作的阻碍(很无奈也很现实)。
于是我趁着刚毕业还热乎,马上报名了新中地的WebGIS开发培训,决定从零开始转码。
在这边,我每天几乎要花10小时进行高强度学习,很累但很有用。
从完全不懂编程的零基础,到前端、vue框架,再到各种GIS开发框架,我像一块海绵一样疯狂吸收知识。
在实战部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师带我们做了智慧交通管理系统和智慧地铁平台两个实战项目。从需求分析到代码实现,都是非常贴合企业实际工作环境的,从地图服务发布到功能调试,我第一次和队友们一起,亲手完成了可落地的GIS应用。
结业时,我其实内心没啥底气。虽然参加了培训,也学了不少知识,但是我应届毕业生+培训班的身份,企业会认可吗?
新中地的就业老师当时跟我说:企业不在乎你是否科班出身,只在乎你能做什么。给我增加了不少信心。
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我重新编写了简历,我没有刻意强调学历背景,但是重点突出两个实战项目,详细说明技术栈(如Vue+cesium)和具体成果。
另外我还额外制作了一份项目文档,我将项目拆解为需求文档、技术方案、效果截图,形成一份20页的PDF作品集;
最后我顺利拿到南京一家GIS开发offer,月薪8000。
拿到offer的时候,我真的很兴奋,作为双非应届生,在就业寒冬中拿到开发岗Offer已是万幸,更何况是8000元的起薪!
后来才发现,其实找工作,除非是大厂,否则在一般公司眼里,更加看中的是实战能力,也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虽然我是应届生,没啥工作经验,但我的项目经历证明我能直接上手开发,大部分企业就是想招这样的人。
比起班里有些找不到工作,或者做外业和数据处理的同学,这份offer无疑是转型成功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