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整理下工作绩效相关的知识(即工作绩效数据、工作绩效信息、工作绩效报告)。
1. 术语定义
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需要定期收集和分析项目数据。关于项目数据和信息的主要术语定义如下:
- 工作绩效数据。
在执行项目工作的过程中,从每个正在执行的活动中收集到的原始观察结果和测量值。例如包括工作完成百分比、质量和技术绩效测量结果、进度计划活动的开始和结束日期、变更请求的数量、缺陷的数量、实际成本和实际持续时间等。项目数据通常记录在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PMIS)(见 4.3.2.2 节)和项目文件中。
- 工作绩效信息。
从各控制过程收集,并结合相关背景和跨领域关系进行整合分析而得到的绩效数据。绩效信息的例子包括可交付成果的状态、变更请求的落实情况及预测的完工尚需估算。
- 工作绩效报告。
为制定决策、提出问题、采取行动或引起关注,而汇编工作绩效信息所形成的实物或电子项目文件。例如包括状况报告、备忘录、论证报告、信息札记、电子仪表盘、推荐意见和情况更新。
下图展示了项目管理各个过程中的项目信息流。
2. 通俗解释
- 工作绩效数据
是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一边执行一边收集起来的,未经任何加工整理的原始资料,用于真实,完整地记录工作的执行情况。它是指导与管理项目工作过程的输出。是项目监控时用来与计划要求做比较实际的实际数据。
- 项目集绩效信息
是对工作绩效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后得到的,是各基层局部子监控过程的输出。并成为整个项目全局监控过程的输入。
在PMBOK指南中,总共有10个基层局部子监控过程,即确认范围,控制范围,控制进度,控制成本,控制质量,控制资源,监督沟通,监督风险,控制采购和监督相关方参与。
总共有两个整个项目层面的全局监控过程,即监控项目工作过程和实施整体变更控制过程。
主要内容是实际执行情况与计划要求之间的偏差,对偏差程度和原因的分析,以及据此做出未来情况预测。
- 工作绩效报告
对工作绩效信息进一步加工,整理,汇编而得到的,关于项目绩效的专题和综合报告。它是监控项目工作的输出,是要发送给主要项目干系人,以便他们据此做出相关决定,采取相关行动。
最终的工作绩效报告为管理团队、管理沟通、监督风险和实施整体变更控制。
3. 图表示例区别
三者区别如图:
区别归纳如下表:
工作绩效数据 | 工作绩效信息 | 工作绩效报告 | |
---|---|---|---|
产生于 | 指导与管理项目工作过程 | 确认范围,控制范围,控制进度,控制成本,控制质量,控制资源,监督沟通,监督风险,控制采购和监督相关方参与 | 监控项目工作 |
产生时间 | 随时 | 间隔一定时间,经常 | 间隔校长时间,定期或在特殊需要时 |
主要用途 | 记录项目执行情况 | 实际执行情况与计划要求之间的偏差,对偏差程度和原因的分析,以及据此做出未来情况预测 | 整个项目层面的,更输入或者更综合的只i系那个与计划的比较,以便决定是否需要需要变更或采取其他行动 |
使用者 | 项目团队 | 项目团队 | 项目团队,发起人,高级管理层,客户及其他主要干系人 |
实例 | 截至本月底完成了价值1000万元的工作 | 截至本月底,与计划相比,进度落后了100万,超出了控制临界值,主要是原因的人员技能水平低下 | 截至本月底,进度偏差-100万元,超出控制临界值。应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技能水平,来赶上进度,并预防再次进度落后 |
参考文章:
- PMBOK指南 第六版,1.2.4.7 项目管理数据和信息,P24
- 「PMP」数据、信息、报告“一条龙”
- 项目管理过程 工作绩效数据,信息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