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l Unicode全攻略

分享一下我老师大神的人工智能教程!零基础,通俗易懂!http://blog.youkuaiyun.com/jiangjunshow

也欢迎大家转载本篇文章。分享知识,造福人民,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转载:http://www.cnblogs.com/starspace/archive/2008/12/10.html

耐心看完本文,相信你今后在unicode处理上不会再有什么问题。

本文内容适用于perl 5.8及其以上版本。

perl internal form

在Perl看来, 字符串只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octets, 即8位序列, 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字节数组. 另一种utf8编码的字符串, perl管它叫string。 也就是说: Perl只认识两种编码: Ascii(octets)和utf8(string)。

utf8 flag

那么perl如何确定一个字符串是octets还是utf8编码的字符串呢? perl可没有什么智能, 他完全是靠字符串上的utf8 flag。在perl内部, 字符串结构由两部分组成: 数据utf8 flag。比如字符串“中国”在perl内部的存储是这样:

utf8 flag     

数据

On

中国


如果utf8 flag是On的话, perl就会把中国当成utf8字符串来处理, 如果utf8 flag为Off, perl就会把他当成octets来处理。所有字符串相关的函数包括正则表达式都会受utf8 flag的影响。让我们来看个例子:

程序代码:

use Encode;
use strict;

my $str = "中国";
Encode::_utf8_on($str);
print length($str) . "/n";
Encode::_utf8_off($str);
print length($str) . "/n";


运行结果是:

2
6


这里我们使用Encode模块的_utf8_on函数和_utf8_off函数来开关字符串“中国”的utf8 flag。可以看到, utf8 flag打开的时候,“中国”被当成utf8字符串处理, 所以其长度是2。 utf8 flag关闭的时候,“中国”被当成octets(字节数组)处理, 出来的长度是6(我的编辑器用的是utf8编码, 如果你的编辑器用的是gb2312编码, 那么长度应该是4)。

再来看看正则表达式的例子:

程序代码:

use Encode;
use strict;

my $a = "china----中国";
my $b = "china----中国";
Encode::_utf8_on($a);
Encode::_utf8_off($b);
$a =~ s//W+//g;
$b =~ s//W+//g;
print $a, "/n";
print $b, "/n";


运行结果:

Wide character in print at unicode.pl line 10.
china中国
china


结果第一行是一条警告, 这个我们稍后再讨论。结果的第二行说明, utf8 flag开启的情况下, 正则表达式中的/w能够匹配中文, 反之则不能。

如何确定一个字符串的utf8 flag是否已开启? 使用Encode::is_utf8($str)。这个函数并不是用来检测一个字符串是不是utf8编码, 而是仅仅看看它的utf8 flag是否开启。

eq

eq是一个字符串比较操作符, 只有当字符串的内容一致并且utf8 flag的状态也是一致的时候, eq才会返回真。


理论就是上面这些, 一定要搞明白, 记清楚! 下面是实际应用。



unicode转码

如果你有一个字符串“中国”, 它是gb2312编码的。 如果它的utf8 flag是关闭的, 它就会被当成octets来处理, length()会返回4, 这通常不是你想要的。 而如果你开启它的utf8 flag, 则它会被当做utf8编码的字符串来处理。由于它本来的编码是gb2312的, 不是utf8的,这就可能导致错误发生。由于gb2312和utf8内码范围部分重叠, 所以很多时候, 不会有错误报出来, 但是perl可能已经错误地拆解了字符。严重的时候, perl会报警, 说某个字节不是合法的utf8内码。

解决的方法很显然, 如果你的字符串本来不是utf8编码的, 应该先把它转成utf8编码, 并且使它的utf8 flag处于开启状态。对于一个gb2312编码的字符串, 你可以使用

程序代码:

$str = Encode::decode("gb2312", $str);


来将其转化为utf8编码并开启utf8 flag。如果你的字符串编码本来就是utf8, 只是utf8 flag没有打开, 那么你可以使用以下三种方式中的任一种来开启utf8 flag:

程序代码:

$str = Encode::decode_utf8($str);
$str = Encode::decode("utf8", $str);
Encode::_utf8_on($str);


最后一种方式效率最高, 但是官方不推荐。以下划线开头的函数是内部函数, 出于礼貌, 一般不从外部调用。

字符串连接

. 是字符串连接操作符。连接两个字符串时, 如果两个字符串的utf8 flag都是Off, 那么结果字符串也是Off. 如果其中任何一个字符串的utf8 flag是On的话, 那么结果字符串的utf8 flag将是On。连接字符串并不会改变它们原来的编码, 所以如果你把两个不同编码的字符串连在一起, 那么以后不管对这个字符串怎么转码, 都总会有一段是乱码。这种情况一定要避免, 连接两个字符串之前应该确保它们编码一致。如有必要, 先进行转码, 再连接字符串。

perl unicode编程基本原则

对于任何要处理的unicode字符串, 1)把它的编码转换成utf8; 2)开启它的utf8 flag

字符串来源

为了应用上面说到的基本原则, 我们首先要知道字符串本来的编码和utf8 flag开关情况, 这里我们讨论几种情况。

1) 命令行参数和标准输入。 从命令行参数或标准输入(STDIN)来的字符串, 它的编码跟locale有关。如果你的locale是zh_CN或zh_CN.gb2312, 那么进来的字符串就是gb2312编码, 如果你的locale是zh_CN.gbk, 那么进来的编码就是gbk, 如果你的编码是zh_CN.UTF8, 那进来的编码就是utf8。 不管是什么编码, 进来的字符串的utf8 flag都是关闭的状态。

2) 你的源代码里的字符串。 这要看你编写源代码时用的是什么编码。 在editplus里, 你可以通过“文件”->“另存为”查看和更改编码。 在linux下, 你可以cat一个源代码文件, 如果中文正常显示, 说明源代码的编码跟locale是一致的。源代码里的字符串的utf8 flag同样是关闭的状态。

如果你的源代码里含有中文, 那么你最好遵循这个原则: 1) 编写代码时使用utf8编码, 2)在文件的开头加上“use utf8;”语句。这样, 你源代码里的字符串就都会是utf8编码的, 并且utf8 flag也已经打开。

3) 从文件读入。 这个毫无疑问, 你的文件是什么编码, 读进来就是什么编码了。读进来以后, utf8 flag是off状态。

4) 抓取网页。网页是什么编码就是什么编码, utf8 flag是off状态。网站的编码可以从响应头里或者html的<head>标签里获得。也有可能出现响应头和html head里都没说明编码的情况, 这个就是做的很不礼貌的网页了。这时候只能用程序来猜:

程序代码:

use Encode;
use LWP::Simple qw(get);
use strict;

my $str = get "http://www.sina.com.cn";

eval {my $str2 = $str; Encode::decode("gbk", $str2, 1)};
print "not gbk: $@/n" if $@;

eval {my $str2 = $str; Encode::decode("utf8", $str2, 1)};
print "not utf8: $@/n" if $@;

eval {my $str2 = $str; Encode::decode("big5", $str2, 1)};
print "not big5: $@/n" if $@;


输出:

程序代码:

not utf8: utf8 "/xD0" does not map to Unicode at /usr/local/lib/perl/5.8.8/Encode.pm line 162.

not big5: big5-eten "/xC8" does not map to Unicode at /usr/local/lib/perl/5.8.8/Encode.pm line 162.


我们给decode函数传递了第三个参数, 要求有异常字符的时候报错。我们用eval捕获错误, 转码失败说明字符串本来不是这种编码。另外注意我们每次都把$str拷贝到$str2, 这是因为decode第三个参数为1时, decode以后, 传给它的字符串参数(第二个参数会被清空)。我们拷贝一下, 这样每次被清空的都是$str2, $str不变。

来看结果, 既然不是utf8, 也不是big5, 那就应该是gbk了。对于其他不知编码的字符串, 也可以使用这种方法来猜。不过因为几种编码的内码范围都差不多, 所以如果字符串比较短, 就可能出不了异常字符, 所以这个方法只适用于大段的文字。

输出

字符串在程序内被正确地处理后, 要展现给用户。这时我们需要把字符串从perl internal form转化成用户能接受的形式。简单地说, 就是把字符串从utf8编码转换成输出的编码或表现界面的编码。这时候, 我们使用$str = Encode::encode('charset', $str);。同样可以分为几种情况。

1) 标准输出。标准输出的编码跟locale一致。输出的时候utf8 flag应该关闭, 不然就会出现我们前面看到的那行警告:

Wide character in print at unicode.pl line 10.


2) GUI程序。这个应该是不用干什么, utf8编码, utf8 flag开启就行。没有实际测试过。

3) http post。看网页表单要求什么编码。utf8 flag开或关无所谓, 因为http post发送出去的只是字符串中的数据部分, 不管utf8 flag。

PerlIO

PerlIO为我们的输入/输出转码提供了便利。它可以针对某个文件句柄, 输入的时候自动帮你转码并开启utf8 flag, 输出的时候, 自动帮你转码并关闭utf8 flag。假设你的终端locale是gb2312, 看下面的例子:

程序代码:

use strict;
binmode(STDIN, ":encoding(gb2312)");
binmode(STDOUT, ":encoding(gb2312)");
while (<>) {
    chomp;
    print $_, length, "/n";
}


运行后输入"中国", 结果:

中国2


这样我们就省去了输入和输出时转码的麻烦。PerlIO可以作用于任何文件句柄, 具体请参考perldoc PerlIO。

相关API

都是Encode模块的:

$octets = encode(ENCODING, $string [, CHECK]) 把字符串从utf8编码转成指定的编码, 并关闭utf8 flag。

$string = decode(ENCODING, $octets [, CHECK]) 把字符串从其他编码转成utf8编码, 并开启utf8 flag, 不过有个例外就是, 如果字符串是仅仅ascii编码或EBCDIC编码的话, 不开启utf8 flag。

is_utf8(STRING [, CHECK]) 看看utf8 flag是否开启。如果第二个参数为真, 则同时检查编码是否符合utf8。这个检测不一定准确, 跟decode方式检测效果一样。

_utf8_on(STRING) 打开字符串的utf flag

_utf8_off(STRING) 关闭字符串的utf flag

最后两个是内部函数, 不推荐使用。

参考perldoc Encode。

utf8和utf-8

前面我们提到的一直都是utf8。在perl中, utf8和utf-8是不一样的。utf-8是指国际上标准的utf-8定义, 而utf8是perl在国际标准上做了一些扩展, 能兼容的内码要比国际标准的多一些。perl internal form使用的是utf8。另外顺便提一下, 字符集的名称是不区分大小写的并且“_”和“-”是等价的。

EBCDIC

EBCDIC是一套遗留的宽字符解决方案, 不同于unicode, 它不是Ascii的超集。上面介绍的方案并不完全适用于EBCDIC。关于EBCDIC, 请参考perldoc perlebcdic。 

posted @ 2008-12-10 14:31 starspace 阅读(56) | 评论(0) | 编辑

实例详细介绍各种字符集编码转换问题 [转]

本文背景:
本人在编程时需要匹配字符串,由此想到了如果文件是各种字符编码的话,匹配结果有可能不正确,那么,如何判断不同的字符集?如何在不同字符集之间做转换?对于UNICODE编码逐渐通用的情况下,我们软件人员如何从容应对? 本文首先对常用字符集进行总结,然后在字符集的显示及转换上以实例介绍,最后总结了编程中遇到的编码问题。
本文目的:
对字符集编码做详细介绍,关键配以实例讲解,降低问题的复杂度。
本文内容:
1.    常用字符集分类
1.1 简介
·         ASCII及其扩展字符集
作用:表语英语及西欧语言。
位数:ASCII是用7位表示的,能表示128个字符;其扩展使用8位表示,表示256个字符。
范围:ASCII从00到7F,扩展从00到FF。
 
·         ISO-8859-1字符集
作用:扩展ASCII,表示西欧、希腊语等。
位数:8位,
范围:从00到FF,兼容ASCII字符集。
 
·         GB2312字符集
作用:国家简体中文字符集,兼容ASCII。
位数:使用2个字节表示,能表示7445个符号,包括6763个汉字,几乎覆盖所有高频率汉字。
范围:高字节从A1到F7, 低字节从A1到FE。将高字节和低字节分别加上0XA0即可得到编码。
 
·         BIG5字符集
作用:统一繁体字编码。
位数:使用2个字节表示,表示13053个汉字。
范围:高字节从A1到F9,低字节从40到7E,A1到FE。
 
·         GBK字符集
作用:它是GB2312的扩展,加入对繁体字的支持,兼容GB2312。
位数:使用2个字节表示,可表示21886个字符。
范围:高字节从81到FE,低字节从40到FE。
 
·         GB18030字符集
作用:它解决了中文、日文、朝鲜语等的编码,兼容GBK。
位数:它采用变字节表示(1 ASCII,2,4字节)。可表示27484个文字。
范围: 1 字节从00到7F; 2字节高字节从81到FE,低字节从40到7E和80到FE;4字节第一三字节从81到FE,第二四字节从30到39。
 
·         UCS字符集
作用:国际标准 ISO 10646 定义了通用字符集 (Universal Character Set)。它是与UNICODE同类的组织,UCS-2和UNICODE兼容。
位数:它有UCS-2和UCS-4两种格式,分别是2字节和4字节。
范围:目前,UCS-4只是在UCS-2前面加了0x0000。
 
·         UNICODE字符集
作用:为世界650种语言进行统一编码,兼容ISO-8859-1。
位数:UNICODE字符集有多个编码方式,分别是UTF-8,UTF-16和UTF-32。
UTF-8 采用变长字节 (1 ASCII, 2 希腊字母, 3 汉字, 4 平面符号) 表示,网络传输, 即使错了一个字节,不影响其他字节,而双字节只要一个错了,其他也错了,具体如下:
如果只有一个字节则其最高二进制位为0;如果是多字节,其第一个字节从最高位开始,连续的二进制位值为1的个数决定了其编码的字节数,其余各字节均以10开头。UTF-8最多可用到6个字节。
 
UTF-16 采用2字节,Unicode中不同部分的字符都同样基于现有的标准。这是为了便于转换。从 0x0000到0x007F是ASCII字符,从0x0080到0x00FF是ISO-8859-1对ASCII的扩展。希腊字母表使用从0x0370到0x03FF 的代码,斯拉夫语使用从0x0400到0x04FF的代码,美国使用从0x0530到0x058F的代码,希伯来语使用从0x0590到0x05FF的代 码。中国、日本和韩国的象形文字(总称为CJK)占用了从0x3000到0x9FFF的代码;
由于0x00在c语言及操作系统文件名等中有特殊意义,故很多情况下需要UTF-8编码保存文本,去掉这个0x00。举例如下:
UTF-16: 0x0080 = 0000 0000 1000 0000
UTF-8:   0xC280 = 1100 0010 1000 0000
UTF-32:采用4字节。
优缺点:
·        UTF-8、UTF-16和UTF-32都可以表示有效编码空间 (U+000000-U+10FFFF) 内的所有Unicode字符。
·        使用UTF-8编码时ASCII字符只占1个字节,存储效率比较高,适用于拉丁字符较多的场合以节省空间。
·        对于大多数非拉丁字符(如中文和日文)来说,UTF-16所需存储空间最小,每个字符只占2个字节。
·        Windows NT内核是Unicode(UTF-16),采用UTF-16编码在调用系统API时无需转换,处理速度也比较快。
·        采用UTF-16和UTF-32会有Big Endian和Little Endian之分,而UTF-8则没有字节顺序问题,所以UTF-8适合传输和通信。
·        UTF-32采用4字节编码,一方面处理速度比较快,但另一方面也浪费了大量空间,影响传输速度,因而很少使用。
 
1.2 按所表示的文字分类

  

语言
字符集
正式名称
英语、西欧语
ASCII,ISO-8859-1
MBCS 多字节
简体中文
GB2312
MBCS 多字节
繁体中文
BIG5
MBCS 多字节
简繁中文
GBK
MBCS 多字节
中文、日文及朝鲜语
GB18030
MBCS 多字节
各国语言
UNICODE,UCS
DBCS 宽字节

 
 
 
 
 
 
2.  如何判断字符集
2.1 字节序
首先说一下字节序对编码的影响,字节序分为Big Endian字节序和Little Endian字节序。不同的处理器可能不一样。所以,传输时需要告诉处理器当时的编码字节序。对于前者而言,高位字节存在低地址,低字节存于高地址;后者相反。例如,0X03AB,
Big Endian字节序是
0000: 0 3
0001: AB
Little Endian字节序是
0000: AB
0001: 0 3
 
2.2 编码识别
·        UNICODE
根据前几个字节可以判断UNICODE字符集的各种编码,叫做Byte Order Mask方法BOM:
UTF-8: EFBBBF (符合UTF-8格式,请看上面。但没有含义在UCS即UNICODE中)
UTF-16 Big Endian:FEFF (没有含义在UCS-2中)
UTF-16 Little Endian:FFFE (没有含义在UCS-2中)
UTF-32 Big Endian:0000FEFF (没有含义在UCS-4中)
UTF-32 Little Endian:FFFE0000 (没有含义在UCS-4中)
·        GB2312
      高字节和低字节的第1位都是1。
·         BIG5,GBK&GB18030
高字节的第1位为1。操作系统有默认的编码,常为GBK,可以下载别的并升级。通过判断高字节的第1位从而知道是ASCII或者汉字编码。
 
3.      编程:各字符集编码的读取
注意,下面的例子都会用到这个文件,读取这个文件。在Encodeing 选项中可以选择ASCII编码、UTF-8、UNICODE Big Endian、UNICODE Little Endian。其中,ASCII编码包括:ASCII、ISO-8859-1、GB2312、BIG5、GBK等在ASCII基础上扩展的编码。当选用ASCII编码保存时,系统会调用默认的一种ASCII编码方式,一般的中文系统使用GB2312或GBK。可以通过更改控制面板中的语言选项更改。
 文本文件
 
3.1 读取 ASCII 编码
选择ASCII编码保存文件,文件内容是:您好, Ye Ming!
C++程序读取并显示如下:
FILE *myfile=fopen("CharsetExample.txt","rb");
            char a[100];
            fgets(a,100,myfile);
            printf("字节数=%d/n",strlen(a));
            printf("16进制值=");
            for(int i=0;i<strlen(a);i++)
                        printf("%hhx/t",a[i]);
            printf("/n字符串输出=%s/n",a);
 
结果输出:
字节数=13
16进制值=c4 fa ba c3 2c 59 65 20 4d 69 6e 67 21
字符串输出=您好,Ye Ming!
您=c4fa, 好=bac3,其它只占一个字节。printf函数发现字节的第1位是1时,会继续联合下一个字节按照默认的ASCII编码如GB2312显示汉字。
 
为了测试一下系统能否显示繁体中文字,将文本更改为: 案與產品
保存为ASCII编码,然后运行程序。结果可以显示出来,说明系统用GBK或BIG5解码了。在控制面板把BIG5去掉,还能正常显示,说明系统默认的是GBK解码。
注解 1 文本是按字节读,二进制是按逻辑单位读;这个例子用二进制读和用文本读的结果是一样的,因为逻辑单位char是1个字节的。
 
3.2 读取 UTF-8 编码
选择UTF-8编码保存文件,文件内容是:您好, Ye Ming!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