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C语言的时候知道了动态内存分配的概念,也知道了malloc()的使用方式,但是一直没有去了解或者认真学习malloc()的实现原理。今天看到关于动态内存分配方面的资料,就整理总结下。
在C语言中只能通过malloc()和其派生的函数进行动态的申请内存,而实现的根本是通过系统调用实现的(在linux下是通过sbrk()系统调用实现),这次的总结也是基于linux系统。
在说明malloc()的实现思路之前先要说下在linux系统下是怎么程序中的堆的。在linux系统下面一个程序的堆的管理是通过内存块进行管理的,也就是将堆分成了很多大小不一的内存块。这些块怎么管理尼,比如怎么查询块的大小,怎么查询块是否正在被程序使用,怎么知道这个块的地址。为了解决内存块的管理所以要设计一个管理内存块的数据结构,详细的数据结构如下: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综合上面的知识,可以很容易想到malloc()实现的大体思路。首先挨个检查堆中的内存是否可用,如果可用那么大小是否能满足需求,要是都满足的话就直接用。当遍历了堆中的所有内存块时,要是没有能满足需求的块时就只能通过系统调用向操作系统申请新的内存,然后将新的内存添加到堆中。思路很简单,malloc()实现流程图如下所示:
看完上面的思路,也会很容易的想到free()函数的实现思路,只要将内存管理块设置为可用就可以了。这样下次调用malloc()函数的时候就可以将该内存块作为可分配块再次进行分配了。
最后,贴上malloc()和free()实现的代码:
malloc()实现: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free()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