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最适合做什么呢,怎样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呢,这样的问题困扰了我好长时间。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要把它们好好的利用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一个人可以学很多技能,但是并不是所学的每个技能都在生活中起到关键的作用,所以学习不可以盲目,所学的技能应该能给自己提供最大的便利和好处,这需要考虑自身的基本属性和所处的社会情形。技能不是学的越多越好,当然也不是越少越好。太多太少都无法实现时间与精力的充分发挥。如果你不想当一个厨师,那么会做两个炒菜不至于饿死就足够了。如果你不想所有人都不理你,那么多少也要学一点与人相处的技巧。如果想自信的立足于社会,那么至少要在某些方面强于一定范围内的大多数人。这也是人存在于一个社会的价值体现,你无法做到地球没了
你不能转,但至少可以做到一个工作小组甚至一个公司没了你玩不转。如果你可以正确的使用你的时间和精力,那么你将会拥有一个别人无法取代的能力,一个可以使公司起死回生,咸鱼翻身的技能,就像乔布斯之于苹果;又或者挽救人类和平的技能,就像爱因斯坦,奥本海默之于原子弹、反法西斯;乔丹之于芝加哥公牛。他们都具有他人无法替代的技能,当然这些技能并不是与生俱来,一切都离不开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每个人都梦想成为像他们的偶像一样的人,然而现实的残酷就在于它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一切都尊崇着客观的事物发展规律而发展,这似乎与我们曾接受过的思想教育格格不入。
老人们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我们从小到大一直在“读书”,现在我们毕业了开始“行路”。当一只脚踏上真实的土地的时候,唯一的感觉就是:好像书读的有点多了,有很多现象只有在别人的路上才会出现,而自己的路上从来没有。
知识在此刻仿佛把自己“吹”得很高,然而走起路来却越发觉得不踏实了。为了不至于把自己吹得更高,我决定不继续深造了,直接去“行路”,毕竟“读书”归根到底还是为了“行路”。在上大学之前,我是一个没有思想的人,一切行动都由老师和家长指挥。我需要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对于学校开设的每一门课程都应该努力学习,认真完成作业,一个孩子的童年永远与老师留的大量作业纠结在一起。学习越好,“纠结”的也就越彻底。当然作为一个有“天赋”的孩子,不学个钢琴什么的是说不过去的,学习差点的不参加几个课外补习班就更说不过去了。到了大学,我开始思考学习的意义,上课的意义,活着的意义... 做什么事都想问问为什么,这对我有什么意义,仿佛刚从一场大梦中苏醒,自己反思在梦中都做了什么,因为梦的“情节”真的很难控制。直到现在我都没想明白高数这门课程对我有什么用,有什么意义,它对我的人生、对我的事业、对我的成长、对我的亲人、对我的朋友、对我的吃饭、睡觉、拉屎、放屁到底他妈的哪个方面有用。我并不是一个高数挂科的学生,事实上成绩还不错,但我从未因此而感到自豪。因为我没有因学好这个而给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任何贡献,也没有因为学好高数而脱离生活的低级趣味。我不知道因为学习像高数这样的学科费了我多少时间和精力,我更想用这些时间来学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也许有人会说:这些东西到以后就会有用了。但我还是想不通,我认为最起码这样的学习方式是本末倒置的。请原谅我刚才使用了脏话,因为我实在是无法找到一个更“恰当”的词来形容我此刻的心情。
写到这里,我已经想明白很多事情了,心里也不那么纠结了,似乎事情本来就不复杂,自己的内心早就一直
告诉自己该做什么。
你不能转,但至少可以做到一个工作小组甚至一个公司没了你玩不转。如果你可以正确的使用你的时间和精力,那么你将会拥有一个别人无法取代的能力,一个可以使公司起死回生,咸鱼翻身的技能,就像乔布斯之于苹果;又或者挽救人类和平的技能,就像爱因斯坦,奥本海默之于原子弹、反法西斯;乔丹之于芝加哥公牛。他们都具有他人无法替代的技能,当然这些技能并不是与生俱来,一切都离不开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每个人都梦想成为像他们的偶像一样的人,然而现实的残酷就在于它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一切都尊崇着客观的事物发展规律而发展,这似乎与我们曾接受过的思想教育格格不入。
老人们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我们从小到大一直在“读书”,现在我们毕业了开始“行路”。当一只脚踏上真实的土地的时候,唯一的感觉就是:好像书读的有点多了,有很多现象只有在别人的路上才会出现,而自己的路上从来没有。
知识在此刻仿佛把自己“吹”得很高,然而走起路来却越发觉得不踏实了。为了不至于把自己吹得更高,我决定不继续深造了,直接去“行路”,毕竟“读书”归根到底还是为了“行路”。在上大学之前,我是一个没有思想的人,一切行动都由老师和家长指挥。我需要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对于学校开设的每一门课程都应该努力学习,认真完成作业,一个孩子的童年永远与老师留的大量作业纠结在一起。学习越好,“纠结”的也就越彻底。当然作为一个有“天赋”的孩子,不学个钢琴什么的是说不过去的,学习差点的不参加几个课外补习班就更说不过去了。到了大学,我开始思考学习的意义,上课的意义,活着的意义... 做什么事都想问问为什么,这对我有什么意义,仿佛刚从一场大梦中苏醒,自己反思在梦中都做了什么,因为梦的“情节”真的很难控制。直到现在我都没想明白高数这门课程对我有什么用,有什么意义,它对我的人生、对我的事业、对我的成长、对我的亲人、对我的朋友、对我的吃饭、睡觉、拉屎、放屁到底他妈的哪个方面有用。我并不是一个高数挂科的学生,事实上成绩还不错,但我从未因此而感到自豪。因为我没有因学好这个而给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任何贡献,也没有因为学好高数而脱离生活的低级趣味。我不知道因为学习像高数这样的学科费了我多少时间和精力,我更想用这些时间来学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也许有人会说:这些东西到以后就会有用了。但我还是想不通,我认为最起码这样的学习方式是本末倒置的。请原谅我刚才使用了脏话,因为我实在是无法找到一个更“恰当”的词来形容我此刻的心情。
写到这里,我已经想明白很多事情了,心里也不那么纠结了,似乎事情本来就不复杂,自己的内心早就一直
告诉自己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