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mysql千万级大数据SQL查询优化几条经验(1)

本文介绍SQL查询优化的多个方面,包括避免全表扫描的方法、如何高效使用like和in语句、索引的最佳实践等,旨在帮助读者提升数据库查询效率。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本文主要内容:

1:查询语句where 子句使用时候优化或者需要注意的

2:like语句使用时候需要注意

3:in语句代替语句

4:索引使用或是创建需要注意

提高mysql千万级大数据SQL查询优化几条经验(1)

假设用户表有一百万用户量。也就是1000000.num是主键

1:对查询进行优化,应尽量避免全表扫描,首先应考虑在where及order by 涉及的列上创建索引。

因为:索引对查询的速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尽量避免在where字句中对字段进行null值的判断。否则将会导致引擎放弃使用索引而进行全表扫描。

例如:select id from user where num is null 。可以将num是这个字段设置默认值0.确保表中没有null值,然后在进行查询。

sql如下:select id from user where num=0;

(考虑如下情况,假设数据库中一个表有10^6条记录,DBMS的页面大小为4K,并存储100条记录。如果没有索引,查询将对整个表进行扫描,最坏的情况下,如果所有数据页都不在内存,需要读取10^4个页面,如果这10^4个页面在磁盘上随机分布,需要进行10^4次I/O,假设磁盘每次I/O时间为10ms(忽略数据传输时间),则总共需要100s(但实际上要好很多很多)。如果对之建立B-Tree索引,则只需要进行log100(10^6)=3次页面读取,最坏情况下耗时30ms。这就是索引带来的效果,很多时候,当你的应用程序进行SQL查询速度很慢时,应该想想是否可以建索引)

3:应尽量避免在where子句中使用!=或者是<>操作符号。否则引擎将放弃使用索引,进而进行全表扫描。

4:应尽量避免在where子句中使用or来连接条件,否则导致放弃使用索引而进行全表扫描。可以使用 union 或者是 union all代替。

例如: select id from user where num =10 or num =20 这个语句景导致引擎放弃num索引,而要全表扫描来进行处理的。

可以使用union 或者是 union all来代替。如下:

select id from user where num = 10;

union all

select id from user where num =20;

(union 和 nuion all 的区别这里就不赘述了)

5:in 和 not in 也要慎用,否则将会导致全表扫描。

in 对于连续的数组,可以使用between ...and.来代替。

例如:

select id from user where num in (1,2,3);

像这样连续的就可以使用between ...and...来代替了。如下:

select id from user where num between 1 and 3;

6:like使用需注意

下面这个查询也将导致全表查询:

select id from user where name like '%三';

如果想提高效率,可以考虑到全文检索。比如solr或是luncene

而下面这个查询却使用到了索引:

select id from user where name like '张%';

7:where子句参数使用时候需注意

如果在where子句中使用参数,也会导致全表扫描。因为sql只会在运行时才会解析局部变量。但优化程序不能将访问计划的选择推迟到运行时;必须在编译时候进行选择。然而,如果在编译时建立访问计划,变量的值还是未知大,因而无法作为索引选择输入项。

如下面的语句将会进行全表扫描:

select id from user where num = @num

进行优化,我们知道num就是主键。是索引。

所以可以改为强制查询使用索引:

select id from user where (index(索引名称)) where num = @num;

8:尽量避免在where子句中对字段进行表达式操作,这将导致引擎放弃使用索引而进行全表扫描。

例如:select id from user where num/2=100

应修改为:

select id from user where num = 100*2;

9:尽量避免爱where子句中对字段进行函数操作,这将导致引擎放弃索引,而进行全表扫描。

例如:

select id from user substring(name,1,3) = 'abc' ,这句sql的含义其实就是,查询name以abc开头的用户id

(注:substring(字段,start,end)这个是mysql的截取函数)

应修改为:

select id from user where name like 'abc%';

10:不要在where子句中的"="左边进行函数、算术运算或是使用其他表达式运算,否则系统可能无法正确使用索引

11:复合索引查询注意

在使用索引字段作为条件时候,如果该索引是复合索引,那么必须使用该索引中的第一个字段作为条件时候才能保证系统使用该所以,否则该索引将不会被使用,并且应尽可能的让字段顺序和索引顺序一致。

12:不要写一些没意义的查询。

例如:需要生成一个空表结构和user表结构一样(注:生成的新 new table的表结构和 老表 old table 结构一致)

select col1,col2,col3.....into newTable from user where 1=0

上面这行sql执行后不会返回任何的结果集,但是会消耗系统资源的。

应修改为:

create table newTable (....)这种语句。

13:很多时候用exists 代替 in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比如:

select num from user where num in(select num from newTable);

可以使用下面语句代替:

select num from user a where exists(select num from newTable b where b.num = a.num );

14:并不是所有索引对查询都有效,sql是根据表中数据进行查询优化的,当索引lie(索引字段)有大量重复数据的时候,sql查询可能不会去利用索引。如一表中字段 sex、male、female 几乎各一半。那么即使在sex上创建了索引对查询效率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15:索引创建需注意

并非索引创建越多越好。索引固然可以提高相应的查询效率,但是同样会降低insert以及update的效率。因为在insert或是update的时候有可能会重建索引或是修改索引。所以索引怎样创建需要慎重考虑,视情况而定。一个表中所以数量最好不要超过6个。若太多,则需要考虑一些不常用的列上创建索引是否有必要。

<think>嗯,用户的问题是关于每天新增几百条数据的情况下,是否构成大数据查询,是否需要特殊处理。我需要结合之前提供的引用内容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看用户提供的引用内容。引用[1]中提到Reduce优化的方法,包括设置reduce任务数量和处理数据量,这些明显是针对大数据场景的优化措施。引用[2]讨论的是数据即时性,区分了即时数据和历史数据。引用[3]解释了数据分析的基本概念。引用[4]描述的是中大型公司的大数据团队配置。引用[5]介绍的是分布式任务调度系统。 从这些引用可以看出,大数据处理通常涉及分布式系统、任务调度、团队分工等复杂架构。而用户的情况是每天新增几百条数据,这个量级非常小。 让我计算一下:假设每天新增500条,一年下来约18万条,十年才180万条。在数据库领域,百万级数据量根本不算大,单机MySQL就能轻松处理。现代数据库处理千万级数据都很常见。 用户之前的问题是关于是否使用MyBatis-Plus,当时我建议不需要,因为数据库操作简单。现在用户关心数据量是否构成大数据,思路是一致的。既然每天几百条,那么: 1. 完全不需要分布式系统,单机数据库足够 2. 不需要大数据处理框架如Hadoop/Spark 3. 不需要复杂的分库分 4. 常规SQL优化即可满足需求 考虑到引用[1]中提到的Reduce优化是针对海量数据的,而用户的数据量与之相比微不足道。引用[5]的分布式调度系统对用户来说也是过度设计。 不过要提醒用户注意数据增长的可能性。如果预计未来数据量会指数级增长,可以提前设计可扩展架构。但目前来看,完全不需要大数据技术栈。 在回答中我会明确给出数据量的计算对比,说明为什么不算大数据,并给出适合当前规模的技术建议。同时生成的相关问题会涵盖数据增长预测和性能优化等实用方向。</think>基于您的数据规模(**每天新增几百条**),结合大数据处理的核心特征分析,结论如下: --- ### 🔍 是否构成大数据查询?**否** #### 关键判断依据: | 维度 | 分析说明 | 是否达标 | |--------------------|--------------------------------------------------------------------------|----------| | **数据量级** | 每日增量 ≈ 500条 → 年增量 ≈ 18万条 → **远低于大数据处理门槛(通常TB/PB级)**[^3] | ❌ | | **处理复杂度** | 无关联分析/实时计算需求 → **单简单查询即可完成** | ❌ | | **基础设施需求** | 无需分布式框架(Hadoop/Spark)→ **单机MySQL/PG可轻松承载** [^1][^5] | ❌ | | **团队配置必要性** | 引用[4]大数据团队需10+人 → **当前规模无需专项团队** | ❌ | > 💎 **结论**:您的场景属于**常规数据库操作范畴**(非大数据),无需特殊处理技术。 --- ### ⚙️ 推荐技术方案 1. **基础架构** ```mermaid graph LR A[大模型API] --> B[应用服务器] B --> C[单机MySQL/PG] B --> D[飞书API] ``` - 数据库选型:MySQL/PostgreSQL等关系型数据库 - 写入方式:原生JDBC或轻量ORM(如MyBatis) 2. **性能优化关键点** 即使数据量小,仍需关注: - **索引策略**:对查询条件字段建索引(如时间戳、业务ID) ```sql CREATE INDEX idx_created_at ON api_log(created_at); -- 时间索引示例 ``` - **异步写入**:引用[4]的异步思想解耦主流程 ```java @Async public void asyncSave(LogEntity log) { jdbcTemplate.update("INSERT INTO log(...) VALUES(...)", ...); } ``` - **数据归档**:定期转移历史数据(如每年归档一次)[^2] 3. **监控与扩展预备** - 监控指标:单次查询耗时(**阈值建议 < 100ms**) - 扩展触发条件:当日增量**持续超过10万条**时考虑分库分 --- ### ⚠️ 需要警惕的伪大数据场景 若出现以下特征需重新评估: ```diff + 单数据量突破5000万行 + 复杂JOIN查询频次增加(如跨10+关联) + 实时计算要求(<1秒延迟) ``` 此时需引入: 1. 分布式存储(HBase/Cassandra)[^3] 2. 计算引擎(Spark/Flink)[^5] 3. 调度系统(DolphinScheduler等)[^5] --- ### 📊 数据规模对比 | 数据类型 | 每日增量 | 年总量 | 处理方案 | |---------------|------------|------------|-----------------------| | **您的数据** | 300~500条 | ≈18万条 | 单机SQL+索引 | | **大数据起点** | ≥100万条 | ≥3.6亿条 | 分布式系统+列式存储 | | **典型大数据** | ≥1亿条 | ≥36.5亿条 | Spark集群+实时数仓 | > 📌 **总结**:当前规模下,**聚焦基础索引优化和异步写入即可**,避免过度设计[^1][^3]。 --- ### 相关问题 1. 单机MySQL的极限处理能力是多少? 2. 如何设计可平滑过渡到分布式的数据库架构? 3. 数据量达到什么阈值时需要建立数仓? 4. 高频小数据量写入的最优索引策略是什么? 5. 如何监控MySQL数据增长趋势并预测瓶颈?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