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认为,第三章就是个了解+查询的作用,当你经过了前面两章,学习了R语言的基础编程方式,主要是函数的调用,这一章就是个参考章,相当于一个字典,和第二章的数据导入是一模一样的,所以,本章主要掌握的内容就是,知道它可以干什么就够了,至于它具体是怎么实现的,在项目中实践应该是最快的记忆方法了。
update as 2017-3-9
Mark一下png等图片方式输出多张图的方法
png(“d:/page-%d.png”) # 使用%d来代表一个从1开始的等差序列,这样就可以使它输出的图片按数字递增
So,本文就只是把文中用到的函数以及参数罗列,Mark一下,方便查询。
符号和线条(par()/plot()) | |
pch | 指定绘制点时使用的符号,整数值,如下图给出 |
cex | 指定符号的大小。cex是一个数值,表示绘图符号相对于默认大小的缩放倍数。默认大小 为1,1.5表示放大为默认值的1.5倍,0.5表示缩小为默认值的50%,等等 |
lty | 指定线条类型,整数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