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锁在功能上面要满足:
- 原子性的获取、释放;
- 具有超时机制;
获取、释放的原子性:获取做不到原子可能会导致,多服务同时占有锁。
超时机制:无超时机制可能会导致锁一直不能被释放,比如业务程序获取锁后挂掉了;加入超时机制后也会存在其他隐患,比如业务程序确实需要很长时间处理业务,但是超时时间设置不当,可能会出现同时占有锁的情况,这个需要业务自己把控。
基于Redis的实现方式:
采用Key-Value结构,Key存在为锁定状态,不存在为则为释放状态
获取:SET key value PX milliseconds NX
PX:设置值的有效期单位为毫秒;
NX:只有当key不存在时设置成功,存在是返回失败。
value:value的设置可以为一个随机字符串,下面会说明其使用方式释放:eval “if redis.call(‘get’,KEYS[1]) == ARGV[1] then return redis.call(‘del’,KEYS[1]) else return 0 end” 1 key randstr
脚本的参数是获取锁时设置的随机字符串
采用脚本的目的是防止持有过期锁的业务误删除。
如此可以做到谁占用谁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