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例代码块是java中面向对象(上)的内容,下面通过代码来介绍。大二学生初学面向对象,若有错误,欢迎各位大佬批评指正,不胜感激!
代码块:使用{}定义的一段代码。
(1):先定义了一个Student学生类,定义了姓名、性别、年龄、成绩四个成员变量。接下来定义了一个无参构造方法,方法名Student与类名相同,并通过此构造方法打印语句“I am Student int()”。
接下来是实例代码块,也就构造代码块,是定义在类中的代码块,不加修饰符,实例代码块一般用于初始化实例成员变量,并给成员变量赋值。此实例代码块中通过this引用,将name赋值为bit,性别赋值为man,年龄赋值为18,成绩赋值为120。
(2):然后定义了一个show方法,无参数,返回类型为void,用于打印学生的信息。
最后在main方法中通过new关键字实例化创建一个Student对象stu1,然后调用show方法,打印学生的信息,为什么在main方法中不用给成员变量赋值?因为在实例代码块中已经给成员变量赋过值了。
(3):输出结果:先打印无参构造方法,再打印show方法中学生信息。
二、静态代码块
(1):先定义了一个Student学生类,分别定义了成员变量姓名、成绩、年龄、教室编号(用static变量修饰,可供全体对象使用。)。然后通过实例代码块分别给非静态成员变量赋值,并打印语句“实例代码块”。
静态代码块:使用static定义的代码块,不加修饰符。一般用于初始化静态成员变量,并对其赋值。此代码中给静态成员变量classroom赋值为101,并打印语句“静态代码块”。
(2):此处定义了一个show方法,无参数,返回值类型为void,用于打印学生信息。
最后在main方法通过new关键字实例化创建了一个Student对象stu2,并调用show方法。
(3):输出结果:先打印静态代码块语句,再打印实例代码块语句,最终打印show方法中学生信息。
三、普通代码块
(1):定义:定义在方法中的代码块,这种用法较为少见,不做过多讲解。
(2)输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