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清理缓存(drop_caches)

本文介绍Linux系统中如何管理和清理缓存内存(cache memory),包括页缓存(page cache)和可回收slab对象如目录项(dentries)和inode等。通过使用`/proc/sys/vm/drop_caches`文件,可以释放不同类型的缓存来回收内存。

读写文件时,Linux内核为了提高读写效率与速度,会将文件在内存中进行缓存,这就是Cache Memory(缓存内存)。
即使程序运行结束后,Cache Memory也不会自动释放。这就会导致程序频繁读写文件后,可用物理内存会很少。
其实这缓存内存(Cache Memory)在你需要使用内存的时候会自动释放,所以不必担心没有内存可用。
如果你希望手动去释放Cache Memory(缓存内存)的话也是有办法的。

清理缓存(drop_caches)的官方文档:http://www.kernel.org/doc/Documentation/sysctl/vm.txt

==============================================================
drop_caches

Writing to this will cause the kernel to drop clean caches, as well as
reclaimable slab objects like dentries and inodes.  Once dropped, their
memory becomes free.

To free pagecache:
echo 1 > /proc/sys/vm/drop_caches
To free reclaimable slab objects (includes dentries and inodes):
echo 2 > /proc/sys/vm/drop_caches
To free slab objects and pagecache:
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

This is a non-destructive operation and will not free any dirty objects.
To increase the number of objects freed by this operation, the user may run
`sync' prior to writing to /proc/sys/vm/drop_caches.  This will minimize the
number of dirty objects on the system and create more candidates to be
dropped.

This file is not a means to control the growth of the various kernel caches
(inodes, dentries, pagecache, etc...)  These objects are automatically
reclaimed by the kernel when memory is needed elsewhere on the system.

Use of this file can cause performance problems.  Since it discards cached
objects, it may cost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I/O and CPU to recreate the
dropped objects, especially if they were under heavy use.  Because of this,
use outside of a testing or debugging environment is not recommended.

You may see informational messages in your kernel log when this file is
used:
cat (1234): drop_caches: 3

These are informational only.  They do not mean that anything is wrong
with your system.  To disable them, echo 4 (bit 3) into drop_caches.
==============================================================
# cat /proc/sys/vm/drop_caches
0 //默认是0;1-清空页缓存;2-清空inode和目录树缓存;3-清空所有缓存
[root@bak ~]# sync  //注意:在清空缓存之前使用sync命令同步数据到磁盘
[root@bak ~]# free -m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15898       3029      12869          0        191       1064
-/+ buffers/cache:       1772      14125
Swap:        31999          0      31999
[root@bak ~]# 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
[root@bak ~]# free -m  //发现缓存明显减少了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15898       1770      14128          0          1         30
-/+ buffers/cache:       1738      14160
Swap:        31999          0      31999

<think>首先,用户的问题是关于设置一个定时任务,每半小时执行一次特定的命令:sudosync;echo3>/proc/sys/vm/drop_caches。他们提到了cron范例。从系统级指令中,我需要:-使用中文回答。-结构清晰,帮助用户逐步解决问题。-保证回答真实可靠。-引用段落末尾自然地添加引用标识。-在回答中生成相关问题。参考提供的引用:-引用[1]:讨论了内存清理脚本,涉及drop_caches-引用[2]:详细说明了如何添加定时任务到cron,包括编辑crontab。-引用[3]:提到了使用cron命令备份数据。这些引用支持用户的问题:引用[2]直接相关,因为它展示了如何设置定时任务清理缓存。用户的问题是:如何设置定时任务每半小时执行一次sudosync;echo3>/proc/sys/vm/drop_caches。关键点:-每半小时执行:在cron中,每半小时可以用*/30****表示。-命令:sudosync;echo3>/proc/sys/vm/drop_caches在cron中,运行sudo命令可能需要考虑权限问题。通常,最好以root用户运行cron作业,或者配置sudoers文件以避免密码提示。从引用[2]中:-它展示了添加定时任务到crontab。-例如:echo"0*/3***sh/home/bin/sh/cleancache.sh>/dev/null2>&1&">>/var/spool/cron/root-但更安全的方式是使用crontab-e命令。所以,在回答中,我应该指导用户使用crontab-e来编辑定时任务。步骤分解:1.理解cron语法:每半小时是*/30****。2.命令:sudosync;echo3>/proc/sys/vm/drop_caches-确保用户有权限执行sudo命令。如果没有密码,可能需要配置sudoers或直接以root运行。3.编辑crontab:建议使用crontab-e命令。4.添加行:*/30****sudosync;echo3>/proc/sys/vm/drop_caches-但sudo可能需要密码,这可能导致失败。所以,最好以root用户运行。5.推荐方式:以root用户编辑crontab。-使用sudocrontab-e-uroot或直接切换到root。从引用[2]:-它添加到了/var/spool/cron/root,这是root用户的crontab。-安全的方式是crontab-e-uroot。命令应该写入到root的crontab中,以避免权限问题。完整行:*/30****sync;echo3>/proc/sys/vm/drop_caches-因为如果以root运行,不需要sudo。在cron作业中,最好指定完整路径,但sync和echo是基本命令,通常在/bin或/usr/bin。为了更可靠:-使用完整路径:/bin/sync;/bin/echo3>/proc/sys/vm/drop_caches-但通常不需要。输出重定向:在cron中,输出可能会发送邮件,所以最好重定向到/dev/null,如引用[2]中所示:>/dev/null2>&1所以,建议的行:*/30****/bin/sync;/bin/echo3>/proc/sys/vm/drop_caches>/dev/null2>&1或者更简洁:*/30****sync;echo3>/proc/sys/vm/drop_caches>/dev/null2>&1现在,回答结构:-逐步引导用户。-解释cron语法。-提供示例。-警告权限问题。-引用相关部分。生成相关问题:-基于主题,如定时任务管理、缓存清理优化等。相关问题想法:1.如何验证定时任务是否成功执行?2.清理缓存的其他方法或优化?3.定时任务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4.系统性能监控工具?确保回答真实可靠:基于标准Linux知识。最终回答框架:1.介绍:解释如何设置定时任务。2.步骤:-a.编辑root的crontab。-b.添加定时任务行。-c.保存并退出。-d.重启cron服务(可选)。3.示例代码块。4.注意事项:如权限、重定向输出。5.引用标识:自然地添加。6.相关问题。</think>### 如何设置每半小时执行一次的定时任务清理缓存 要设置一个每半小时自动执行 `sudo sync; 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 的定时任务,可以使用 Linux 系统的 `cron` 服务。`cron` 是一个内置的定时任务调度器,允许在指定时间运行命令或脚本。以下是详细步骤,确保操作安全可靠: #### 步骤详解 1. **理解 cron 语法** - cron 时间格式为:`分钟 小时 日 月 周 命令`。 - 每半小时执行:使用 `*/30 * * * *`,表示每 30 分钟执行一次。 - 命令:`sudo sync; 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 用于清理系统缓存(`sync` 同步数据到磁盘,`echo 3` 释放页缓存、目录项和 inode 缓存)[^1]。 2. **编辑 root 用户的 crontab** - 由于命令需要 `sudo` 权限,建议直接以 root 用户添加定时任务,避免权限问题。 - 打开终端,执行以下命令编辑 root 的 cron 表: ```bash sudo crontab -e -u root ``` - 如果系统提示选择编辑器,推荐使用 `nano` 或 `vim`。 3. **添加定时任务行** - 在打开的 cron 文件中,添加以下行: ``` */30 * * * * /bin/sync; /bin/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 >/dev/null 2>&1 ``` - **解释**: - `*/30 * * * *`:每 30 分钟触发一次。 - `/bin/sync; /bin/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指定完整路径确保命令可靠执行。 - `>/dev/null 2>&1`:重定向输出到空设备,避免 cron 发送邮件通知[^2]。 4. **保存并激活任务** - 保存文件并退出编辑器(在 `nano` 中按 `Ctrl+O` 保存,`Ctrl+X` 退出)。 - cron 会自动加载新配置。无需重启服务,但可验证任务是否添加成功: ```bash sudo crontab -l -u root ``` 应看到添加的行。 5. **验证定时任务(可选)** - 等待 30 分钟或手动触发测试: ```bash sudo sync; 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 ``` - 使用 `free -h` 命令观察内存变化,缓存(`buff/cache` 列)应减少[^1]。 #### 注意事项 - **权限安全**:以 root 用户运行避免 `sudo` 密码问题。如果必须用普通用户,需配置 `sudoers` 文件允许无密码执行(使用 `visudo` 添加 `username ALL=(ALL) NOPASSWD: /bin/sync, /bin/echo`)。 - **输出处理**:重定向输出(`>/dev/null 2>&1`)防止 cron 日志膨胀[^2]。 - **系统兼容性**:适用于大多数 Linux 发行版(如 Ubuntu、CentOS)。确保 `cron` 服务已启用: ```bash sudo systemctl status cron # 或 crond,取决于系统 ``` 如果未运行,启用它:`sudo systemctl enable --now cron`[^2]。 #### 示例完整 cron 条目 ```cron # 每半小时清理一次缓存 */30 * * * * /bin/sync; /bin/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 >/dev/null 2>&1 ``` ### 相关问题 1. **如何监控定时任务是否成功执行?** (例如:检查 cron 日志或使用工具如 `auditd`) 2. **清理系统缓存有哪些其他优化方法?** (例如:结合内存阈值触发脚本) 3. **cron 定时任务的常见错误如何排查?** (例如:权限问题、路径错误或时间格式错误) 4. **如何设置定时任务的开机自启或服务管理?** (例如:使用 `systemd` 替代 cron 的场景) 通过以上步骤,您可以安全地设置定时缓存清理任务。如果遇到问题,请检查系统日志 `/var/log/syslog`(Ubuntu)或 `/var/log/cron`(CentOS)[^2]。 [^1]: 清理缓存命令通过 `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 释放内存,适用于性能优化场景,但需注意频繁清理可能影响 I/O 性能。 [^2]: 使用 `crontab -e` 编辑任务并重定向输出是标准实践,可避免不必要的系统通知。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