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中国的高铁似乎一夜之间都冒出来了。速度给大家的出行带来了高效和舒适,但同时也带来了高票价,于是,出现一个调侃,叫被高铁。
是不是大家真的不希望火车跑的快呢?当然不是。就像以前也有飞机,大家为啥还要选择火车呢?那是因为每个人都要算自己的帐,如果过年回家选择坐飞机,可能答应给孩子的礼物就没了。过高的票价是让大家产生抵触情绪的根本原因,现在国家有钱修高铁,可能很多老百姓却无法消受。这让我想起以前那个皇帝说过的话,何不食肉糜?
以前过年回老家,都是选择火车,便宜是最主要的因素,次要因素是相对安全。但说句实话,非常不舒适。最主要的问题是拥挤,过年时尤其突出,过道都坐满了人,上个厕所都要从别人头上过去。这种情况我经历过几次,每一次都是一场噩梦,现在是再也不想经历了。另一个问题就是速度慢,今年暑期也体验过一次,虽然是卧铺,还是新空调,但依然很不舒服。铺位的设计还是那样密度过大,一堆素不相识的人在那儿躺着,也很不雅。最要命的就是速度,要在车上晃十几个小时,还得凑合过一夜,真是一种折磨。
火车最致命的问题就是舒适度不行,而低舒适度也是因为速度造成的,为了提高长途旅行的舒适性,出现了所谓卧铺,但为了最大化提高动力,卧铺的设计又很不人性化,结果就造成坐火车不舒服的感觉。其实,火车应该是一种非常舒服的出行方式。它运行平稳,还能欣赏沿途的风光,因为车站可以修在城区,不必像飞机场那样弄到远郊,搭乘也很方便。解决了速度问题,也就解决了火车不舒适的问题。现在动车和高铁,在城际交通中的定位,我倒觉得是没有问题的。
问题的根本在于票价的制定。以投入的高成本作为高票价的依据,看起来很有道理,实际上只是一个牵强的借口。作为垄断性质的铁路系统,和中石油中石化的问题一样,其投资再大也应该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既然选择了垄断,就要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而不能一味的只想着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