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流水帐
g9yuayon
姓名:g9yuayon
前世:夜郎国厚脸皮神棍
魅力指数:0
名气:1
宠物:一只从来不对生人叫的看门狗
展开
-
Malcolm的新书:Outliers
这里是《纽约客》登载的长篇介绍。这里有《卫报》写的书评。Malcom在书里提出成功的必要条件:10000个小时的刻意练习,相当于连续10年,每周20小时的专注操练。书里举了大量的例子,从Bill Gates到Bill Joy到甲壳虫乐队到莫扎特到NHL的冰球明星。。。。用作者的话说,还没有人不用10000小时就成为世界级的专家。Malcolm向来善于把学术界的黑话过滤为我的小脚曾奶奶都喜闻乐见的故原创 2008-11-16 12:28:00 · 141595 阅读 · 13 评论 -
推荐一篇文章:构造健壮系统
有时无知是福。俺看到一点新鲜的科普也能觉得造化神奇。刚才读Gerald Jay Sussman(SICP作者)的文章,Building Robust Systems – an essay,竟然心如小鹿乱撞,手心湿润,仿佛第一次握住初恋情人温柔的手。这篇文章主旨明了:构造复杂的健壮系统非常困难。我们的软件能够有效完成某件具体任务,却不能适应业务领域的变化。一点细微的需求或部署的改动都能让我们的系原创 2007-04-22 13:35:00 · 10535 阅读 · 7 评论 -
诡异的JavaScript Closure
出来混,迟早要还。今天写JavaScript代码,才知道一个循环里的函数共享同一闭包 三个闭包共享一个变量。比如下面的代码是错的,不能正确报告每个事件对应的描述:var div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Div");var events = {onclick: "clicked", onchange: "changed", onmouseover: "原创 2007-04-18 13:43:00 · 10495 阅读 · 9 评论 -
莫比乌斯变换的演示
从这个论坛上看到的。莫比乌斯变换是一个简单的函数,f(z) = (az+b)/(cz+d)。这里的a, b c, d, z都是复数,满足条件ad-bc != 0。这段录像展示了f(z)的几何意义。对球面投影时球面旋转造成平面翻转的演示部分最为精彩。看不出一坨简单的公式,也能描述球面投影里看似复杂的关系。转载 2007-07-09 13:43:00 · 7100 阅读 · 2 评论 -
Kaye效应的录像
好像是老录像了。不过俺今天才看到。让肥皂水或者香波从高处成一条细线流到平滑表面,细流会有规律地弹起,越弹越高,直到和高处的细流相撞。酷。从GMBM看到的。转载 2007-04-18 12:41:00 · 3023 阅读 · 0 评论 -
做习题的境界
就是把习题当成项目来做。十年寒窗。半世煎熬。习题做完,世界随之改变。例子:A = B这本200来页的书(免费下载。作者是好心银啊),解决了《编程的艺术》上一道难度系数为50的习题:自动化多维几何级数的求和。如果有封闭解,则自动找到该解。不然自动证明无解。这好比20年前Wolfman的Mathematica搞定自动积分,号称机器不能积的,人肉也不用想。又好比优化编译器生成人肉编译器们望尘莫及的全局优原创 2007-07-14 00:52:00 · 13002 阅读 · 3 评论 -
精彩科普录像
从这里看到的。生动科普波粒二相性和测不准原理。现在的小孩而真幸福。这么精彩的录像看下来,就算手边是曾谨言的书,我都有捧起来读的冲动。转载 2007-04-11 08:38:00 · 3392 阅读 · 5 评论 -
牛人的好文章
什么是牛人灌水的榜样?看看这篇Peter Norvig在飞机上写的灌水文章就知道了。20行Python代码,直观应用贝叶斯定理,一个阳春版的Google拼写纠错就出来了。80%到90%的准确率。当然,当然,单词的模型也是一个大头,不过这不影响这篇文章的价值。作者反复强调建立对问题的直观理解也值得注意。都是妈生的,银和银差别咋恁大嗫,大兄弟?这两天灌了好几篇水,已经用光HP和RP,没有兴致长篇大论介转载 2007-04-10 12:23:00 · 8855 阅读 · 1 评论 -
印度高科技业缺人
刚看到The Boston Globe上的>一篇文章,谈到印度程序员短缺。学校培养出的不少毕业生不具备合格的编程能力。印度有10.3亿人口。讲英语的人口总数巨大,但各大公司却找不到合格的员工。印度的教育系统每年输出40万理工学生,能立刻上手工作的最多10万。一些公司被迫耗费巨资建立自己的培训机构,培训新手。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InfoSys每1000美元收入中65美元用于员工培训。相比IBM每一千原创 2007-04-09 02:15:00 · 4362 阅读 · 1 评论 -
排列组合算法1:生成全部有序列b
对推导不感兴趣的老大们可以通过搜索”def”直接跳到代码实现部分。不过有闲心还是瞧瞧推导过程的好。我们可以看见好的算法并非无迹可寻,完全依赖某位大牛的灵光闪现,而是通过观察、归纳、试验、迭代改进,逐步雕琢而成。另外,我们时常感叹,要是有时间学习算法就好了。要是有时间仔细读读TAOCP就好了。其实呢,读TAOCP也不是抢鸡蛋的大事。想读了,就备好纸笔,调出趁手的编辑器,打开书,翻到自己感兴趣的章节。原创 2007-04-10 04:16:00 · 10572 阅读 · 1 评论 -
曹三的《流血的仕途》出书了
从三表的博客看到的。 去年初看到天涯上的连载,一口气读完已经写好的几十节后,就陷入这个超级大坑。不仅自己读,还在领导做饭时念给领导听。我俩无数次为曹三的精彩桥段狂笑。这年头少见这类历史文章了,古文写得这么流畅雅致,调侃得那么到位,抖包袱抖得那么痛快,旁征博引得那么出人意料。用三表的话说,就是“还木乃伊般的史料于血肉”。现在好,不用跳坑了。原创 2007-07-07 02:52:00 · 5227 阅读 · 0 评论 -
Dreaming In Code
当年Lotus Development的创始银,Lotus 1-2-3的设计者Mitchell Kapor,离开Lotus后拉开单干,成立了开源应用基金会(OSAF)。他招募了一堆牛程,开发号称革命性的下一代个人信息管理系统--Chandler。我还记得Mitchell Kapor宣布要开发Chandler的时候,开源社区一片鼓噪,媒体报道铺天盖地,哭喊终于有人出手,搞死天杀的Outlook,抽翻原创 2007-01-22 14:47:00 · 5409 阅读 · 4 评论 -
一本书和阅读代码
很难想象钢琴家不用聆听大师的作品;诗人不用揣摩传世的经典;画家不用体会前辈的佳作;拳手不用参详高人的示范。那我们怎么能想象程序员不用仔细学习性感的代码?可惜的是,美妙的代码往往有如像Shrek,乍一看也就是面目丑陋的庞然大物。没有Fionna的聪慧,我们也难欣赏Shrek洋葱一般层次丰富的心灵。再说,代码一旦写成,我们看到的也就是一段神来之笔。再难体会到作者在难题前内心有如困兽般地冲撞,面临多种选原创 2007-03-13 01:32:00 · 10245 阅读 · 1 评论 -
书评:Dreaming In Code by Scott Rosenberg
“两打程序员,三年,4732个bugs,和对非凡软件的不懈追求”。Scott Rosenberg的新书Dreaming In Code 寄到了,果然没有辜负俺的期待和这句带有宿命意味的题记激发出的强烈好奇心。连花了两个晚上读完这本精彩作品。强烈推荐。作者把Chandler的开发历程,软件开发的历史,和软件开发的基础概念精巧地编织起来,只为探索一个问题:为什么软件开发那么困难? 先说原创 2007-02-14 12:38:00 · 5191 阅读 · 1 评论 -
Lambda算子6a: SKI组合子(上)
接以前的Y组合子。这篇帖子大致基于Good Math Bad Math的文章,穿插点花边。强烈推荐原文。 说SKI组合子前,不能不谈去年红得发紫的Ruby On Rails。Rails里一大模块是ActiveSupport。该模块实现了很多帮助函数,大幅降低了Rails框架的编程强度。有兴趣地话不妨读一下它的源代码。当然,拜Ruby强大的meta-programming支持所赐,Activ原创 2007-02-09 17:14:00 · 6029 阅读 · 1 评论 -
计算机科学经典论文
从Jao的Programming Musing 看到的:Babar Kazar 整理了一堆经典论文。Jao强烈建议每个严肃的程序员读每篇论文,说它们都或多或少有意思。粗粗扫了一下,很多论文都没读过。挑了些俺多少知道一点的介绍。· An axiomatic basis for computer programming C. A. R. HoareTony Hoare名下的公理化语义(Axioma原创 2007-02-23 04:25:00 · 44443 阅读 · 7 评论 -
Lambda算子6b: SKI组合子(下)
接着昨天的写:继续谈论SKI前,得澄清一件重要的事。我说用S K K可以创建等价于lambda x . x的东西,并不等于我们可以把S K K归约到lambda x. x。在我们讨论的lambda算子里,我们说”x = y”当且仅当x和y要么完全一样,要么可以通过alpha变换变得一样(所以lambda x y . x + y 等于 lambda a b . a + b, 但却不等于lamb原创 2007-02-10 09:39:00 · 5238 阅读 · 3 评论 -
翠花儿,上代码
上篇帖子里聊到Sussman认为构造出健壮软件需要我们的系统支持continuation, 回溯,和生成-测试的方法。生成-测试最直观简单的方式是为系统提供多项结果。系统一个一个地测试这些结果,并接受符合要求的一个。Sussman举了一个例子:平方根函数通常返回正根,而抛弃那个负根。那按照生成-测试的方法,一个平方根函数应该将负根和正根一起返回,然后由系统决定到底哪个根更好。后来他进一步提到(第2原创 2007-04-23 14:00:00 · 8983 阅读 · 9 评论 -
Wired上关于Jim Gray的文章
Jim Gray离奇失踪快半年了。 Wired上有篇文章介绍Jim Gray和搜索他行踪的活动。虽然题目叫高科技搜索硅谷传奇人物内幕云云,文章重点不是搜索用到的技术和人力,而是Jim Gray的生平,他生活的不同侧面:朋友,导师,丈夫,传奇高手。值得一读。转载 2007-07-24 13:47:00 · 4698 阅读 · 0 评论 -
程序员的效率
Steve McConnell的博客帖子。详述了程序员产率相差10倍的来历。插草标 卖身推荐。引用一段:80年代中期,波音上了一坨重要项目。80枚程序员参与其中。项目不顺利,眼看要错过一坨不容错过的最后期限。为了保证该项目成功,波音调走了这80枚老大,请来一个人。于是这枚老大以一人之力,按时按量交割项目。剩下的问题是:我们怎么才能培养出这种一击必杀的能力?转载 2008-03-28 21:42:00 · 30883 阅读 · 3 评论 -
面向组合的开发
Joe Armstrong 在他的新书Programming Erlang里提到我们不该随便应用函数返回高端函数的技巧,因为这个技巧容易让代码难以分析和调试。但是也有一些明显的例外,比如说构造parser combinator。高度精简的代码却能实现高度灵活复杂的操作。多少程序员用不靠谱的XML实现自己的DSL就是被解析这一环逼的啊?最近在项目里实现了一个parser combinator的库,更转载 2007-12-19 03:23:00 · 5577 阅读 · 9 评论 -
Amazon的SimpleDB
还是Beta,限量供应。简而言之,SimpleDB提供简单的数据存储和查询服务。加上EC2和S3,Amazon又向公共服务公司(比如水电气公司)迈向了一步。网上铺天盖地的讨论,有兴趣的老大百度/google吧。从技术角度来说,SimpleDB用Erlang实现,原因是要保证高度可靠性。对Erlang社区来说应该是好消息。转载 2007-12-16 12:17:00 · 4150 阅读 · 1 评论 -
“人各有志,给分六十”
从傅国涌的 民国往事看来的。那个时代的风骨啊。按理说不应该全文转帖,但是考虑到牛博上反动文人们随时会被和谐,就破例抄在这里了。优快云的大大们放心,这篇文章一点都不反动。“人各有志,给分六十” 物理老师魏荣爵在学生谢邦敏富的试卷上赋诗一首:“卷虽白卷,词却好词。人各有志,给分六十。”天津南开中学名动天下,在抗战前后创办于沙坪坝的重庆南开中学,在“允公允能”的校训下,也有无数值得转载 2008-03-08 00:50:00 · 15240 阅读 · 5 评论 -
JavaScript这浓眉大眼的也背叛革命了(一)
更新:忘记加入对generic function的概述了。刚才补上。另外chenxiaoshun老大提了个很好的问题:generic function和function overloading有什么区别?区别就是,调用哪个generic function是在运行时决定的,同调用虚函数实现多态一致。而重载函数是在编译时确定的。补充的内容是:Generic function就是用来解决这类多分原创 2007-12-13 13:48:00 · 16618 阅读 · 24 评论 -
吃了大力丸的Ruby:unfold的实现
最近奇忙。从早到晚工作。别说写博客,连读博客都 没有时间。虽然一直想八卦一下JavaScript那浓眉大眼的也背叛革命了这件大事,却抽不出空。不过看到这么精彩的代码,还是忍不住转载。起因是这样的:大家都熟悉fold函数,也就是Ruby里常用的inject()函数:给出起始值,把某个Collection里的值叠加上去。比如说,给出起始值0,累加数组[1, 2, 3, 4, 5]: [1, 2转载 2007-11-08 14:52:00 · 4070 阅读 · 7 评论 -
Coders @ Work
PC时代初期犹如拓荒小说里的南非。拓荒者们没有精巧的工具,没有丰厚的财力,没有经验,甚至没有足够的食物。一人一镐一簸箕,和百折不挠的狂热而已。然而风云际会,不定一镐下去,就是非洲之星。二、三十年前的黑客们就是PC时代的拓荒者。技术原始,无损他们奔放的想象力。工具粗陋,却激起他们征服的雄心。那时没有铺天盖地的类库,所以他们钻研P.J. Plauger的雄文。那时没有巨无霸一样的操作系统,所以他们细读原创 2007-09-06 08:59:00 · 8837 阅读 · 6 评论 -
用SQL求解数独(Sudoku)
看来用XSLT解数独已经没有挑战性了, 因为XSLT是披着XML外衣的函数编程语言。所以闲人中的闲人们用新时代的汇编--SQL,来解决数独问题。当然不是SQL 92了,而是用了Oracle10g里介绍的MODEL语句。这么看来,邹键老大用SQL解简单算法题也不算离谱。:-DOracle的MODEL语句允许我们创建多维数组,并通过设定规则来处理数组,得到新的结果。规则本身可以递归。计算后数组本身转载 2007-06-10 14:36:00 · 4922 阅读 · 1 评论 -
编程范式的示意图
从LtU上看到的。这张图根据CTM的思路,勾画了不同编程范式的特性和联系。方框代表某种编程范式。箭头边的黑体字表示箭头上方编程范式的代表性语言。以“+”为前缀的斜体小字是一种编程范式过渡到另一种编程范式需要的语言特性。CTM从阳春版的核心语言(kernel language)开始,逐步解释语言不足之处,并由此加入新的语言特性,最后就得到了几乎完整的语言—Oz。这就是为什么Oz出现在多条分支的转载 2007-08-20 23:10:00 · 8227 阅读 · 3 评论 -
漂亮代码
从 Joe Marshall论证编程是艺术的文章上看到的。编程到底是不是艺术已经快变成继编程语言和Emacs vs Vi之后另一Flame War话题。有兴趣的可以去看reddit的讨论。有意思的是一段漂亮的代码,实现SICP上一坨练习题1.3: 实现一个带三个参数的函数。这个函数返回三个参数中最大的两个参数的平方和。 题目用来训练学生对条件分支的理解。常规的解法是(迎合一下各位老大,改成转载 2007-05-16 13:33:00 · 9408 阅读 · 13 评论 -
Lisp for Small Prices
通过programming reddit,从这里看到的。Amazon.ca果然发飙了,软皮本才3.95加元。对比一下amazon.com上同样的书,50美元。怪不得冲到amazon.ca排行榜的第二。顺便扫了一眼排行榜,看到那本龌龊的The Secret居然排名第7,和amazon.com上一样。看来在心想事成不劳而获这坨美梦面前,南北同心。这本The Secret一度在amazon.com原创 2007-08-09 07:55:00 · 7711 阅读 · 5 评论 -
微软推出DLR, Silverlight,和IronRuby了
MiX07上宣布的。DLR = Dynamic Language Runtime。DLR和IronPython全部开源,可以到codeplex下载。有了DLR,在.NET上开发动态语言的工作可以简化许多。目前DLR支持Python, Ruby, JavaScript,和VB,只能在Silverlight下运行。不过把支持面扩展到普通CLR运行时应该只是时间问题。微软的CLR已是牛B的运行时,有原创 2007-05-01 13:31:00 · 7934 阅读 · 1 评论 -
你和你的研究
更新:这里有热心人的翻译。查了一下自己del.icio.us帐户的记录, 2005年圣诞节收录Richard Hamming(就是发明Hamming编码的那个牛人)这篇1986年在贝尔实验室的演讲。一年半后再读,依然内心澎湃。见识深远且恒久激励人心的演说其实不多。这,应该算一篇吧。虽然文章谈的是科学研究,但它的意义远远超过了科学研究这个领域。相信从事创造性工作的老大们都能从这篇文章获益良多。比转载 2007-04-30 13:31:00 · 5065 阅读 · 2 评论 -
Orz oz
为了读Concepts, Techniques, and Models of Computer Programming这本书,去下了Mozart,一个支持编程语言Oz的开发系统。照这书里的指点,运行Oz.exe,居然看到Emacs窗口弹出来。瀑布汗。。。这就是Mozart编程界面啊。怪不得只要8MB的安装空间。这时才注意到书里直接就用Emacs的黑话了,什么编辑器分成两个frames。我就纳原创 2007-07-28 07:17:00 · 5127 阅读 · 6 评论 -
贝叶斯理论
为什么大家一放假(还不是我放), 俺就跟打了鸡血一样兴奋,拼命灌水嗫?Coding Horror(这哥们儿惊人高产,估计每天直接向血管注射Espresso)的新帖子科普了一把贝叶斯理论和Markov链。这两年机器学习的成功应用越来越多,人们对它的依赖也越来越重。毕竟现在信息太多,而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知识。让程序帮我们发现知识自然成为应用热点。一微软高官跳槽到Google后说,相比微软,Google在原创 2007-05-02 01:13:00 · 10305 阅读 · 11 评论 -
那就推荐一本消遣书吧
上学最宝贵的收获之一是结交学识过人的朋友。自己闷头学得山穷水尽时,高手轻轻一句点拨,眼前便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每次上完课,有幸和朋友小聚,请教弱智问题,听朋友妙语解惑,实在是难得的人生乐事。读The Little Schemer,也有同样的感受。读The Little Schemer的过程,就是被良师引导的过程。 用作者的话说,The Little Schemer是一本教人理解计算本质的书原创 2007-07-27 15:01:00 · 18525 阅读 · 8 评论 -
lambda算子 1.b
上上周就快写完这篇时,IE突然当掉,写的东西烟消云散。俺也元气大伤。这次吸取教训,不用优快云的在线工具写了。这样的坏处是把文章拷贝到优快云时,格式难免出错,还得手工调整一下。优快云什么时候可以实现confluence的在线备份功能呢?还是继续八卦lambda:自由 vs 有界标识符标识符和变量其实是一个意思。我记得国内教材里很少用标识符这个说法。不过既然原作者用这个说法,我就跟着用了转载 2006-06-12 11:14:00 · 14295 阅读 · 6 评论 -
Open Source: Voices from the Open Source Revolution
现在全书免费了:Open Sources: Voices from the Open Source Revolution原创 2005-10-08 22:00:00 · 2135 阅读 · 1 评论 -
逃过一劫
呵呵, 其实就是把作业赶完了。这两天公司事情太多,一直没有时间做作业。眼看作业的二天就要交了,我连作业是什么都不知道。关掉电视,拔下路由电源,全力解题。不知不觉写到凌晨两点,终于做完了作业。看来毕竟是这门课的第一个作业,老师手下留情,不然也不能在不到4小时内做完了。题目都是围绕协同攻击(coordinated attack)的讨论。所谓协同攻击,是说两个将军决定攻击敌人,他们要么不攻击,要么同时攻原创 2005-10-07 08:06:00 · 3309 阅读 · 0 评论 -
Visions of Science
BBC 上的一组照片。http://news.bbc.co.uk/1/shared/spl/hi/pop_ups/05/sci_nat_visions_of_science_/html/1.stm原创 2005-10-09 06:23:00 · 1968 阅读 · 2 评论 -
21世纪编译器
Aho, Sethi, 和Ullman 终于要出“龙书”的第二版了。书名就叫Twenty-First Century Compilers. 20年经典再续,不容易的说。上过编译原理课的没有用过龙书的还是比较少吧。Stanford的Monica Lam(林倩玲)是新加的作者。林研究Compiler20多年了,颇有建树。但愿能为新版增色。原创 2005-10-08 23:10:00 · 4525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