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领域应该用微调还是RAG?”
“我是要做金融领域的大模型开发,选微调还是RAG?”
“基于DeepSeek做电商客服,该选哪一个呢?”
……
今天我们就用最通俗的语言,结合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一次性说清楚这两个技术的区别和选择方法!
一、先搞懂基础概念:什么是微调和RAG?
1️⃣ 微调(Fine-tuning)—— 学霸的“突击复习”
假如你有一个学霸朋友,他原本数理化样样精通(大模型的通用能力),但为了考上医学院,专门花一个月时间狂背医学教材(特定领域数据),这就是微调。
也就是用专业数据训练通用大模型,让它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
特点:
• ✅ 需要大量**标注数据**(比如医学病例、法律条文)
• ✅ 训练后的模型能**直接输出专业术语**(比如自动生成诊断报告)
• ❌ 成本高、耗时长(就像学霸复习需要闭关)
举个栗子🌰:
某医院用10万份标注过的病例数据微调DeepSeek,模型就能像资深医生一样理解“血红蛋白浓度低于110g/L提示贫血”这类专业描述。
2️⃣ RAG(检索增强生成)—— 考试时的“参考书”
假设学霸朋友参加一场开卷考试,遇到不会的题就翻书找答案,再结合书本内容答题。这就是RAG:先检索知识库中的资料,再让大模型生成答案。
特点:
• ✅ 无需训练模型,直接调用外部知识库(比如产品说明书、企业文档)
• ✅ 灵活应对数据更新(换本书就能考新知识点)
• ❌ 依赖检索质量(参考书没带全就答不上来)
举个栗子🌰:
电商客服机器人的知识库里有最新产品参数,当用户问“手机XX的电池容量多大?”,RAG会先检索数据库,再生成回答:“根据产品手册,该型号电池容量为5000mAh”。
二、怎么选?一张表格+三个问题搞定!
决策三问:
1. 任务需要多专业?
• 医疗诊断、法律合同(专业性强)→ 微调
• 客服问答、知识百科(通用性强)→ RAG
2. 数据是否常更新?
• 金融政策天天变 → RAG
• 化学元素周期表十年不变 → 微调
3. 有多少预算?
• 土豪公司:我全都要!微调+RAG混合用(网页9)
• 预算有限:优先RAG,后期再微调
三、实战案例:看看别人家怎么用
案例1️⃣:医疗诊断用微调
场景:AI辅助诊断肺炎
• 选择原因:医学影像描述专业性强,需高准确率
• 操作:用10万张标注X光片微调模型,大模型能类似直接输出“右下肺叶磨玻璃影,疑似细菌性肺炎”的专业回答。
案例2️⃣:电商客服用RAG
场景:回答“这款手机防水吗?”
• 选择原因:产品参数随型号更新,无法频繁训练模型
• 操作:实时检索商品页的IP68防水等级说明,生成回答。
四、总结:新手入门三步走
1. 先试RAG:整理企业知识库,如用[LlamaIndex]等工具快速搭建 demo
2. 再评估效果:如果专业问题答不准,再考虑微调
3. 终极方案:两者结合!比如法律AI先用RAG检索法条,再用微调模型生成起诉书
文章出自【公益】赋范大模型技术社区!
为了避免0基础的小伙伴被「信息差」割韭菜,公益大模型技术社区汇聚了
帮助0基础的小伙伴也能用上大模型并借助大模型提效!
如果觉得有用,欢迎点赞、关注,点个在看哦~
【公益】大模型技术社区学习者已超万人!
还有完整的「从0到1微调大模型」(涵盖QWQ、DeepSeek等主流大模型)、「构建企业级私有知识库问答」实战教学,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免费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