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和输入输出
数据存储的两要点:1 数据存放的空间大小;
2 不同数据存放的格式;
- 在计算机中内存的最小单位是位(bit),但是用字节(Byte)作为基本的存储单位来存储数据,是以二进制来存储。
- 1 Byte=8 bit
数据类型——分为以下三类:
1 整数型:以字节为单位二进制存储,最高位为符号位,‘0’代表正数,‘1’负数;
2 实数型: 以浮点数形式(即指数形式)存储,其中要化成规格化数,即小数点放在第一个有效数字前面,使小数部分存放的
小于1的纯小数。例如12346=0.12346*10^(5) ;
3 字符型: 用一个字节存储(0~127之间的数字)即ASCLL码。
数据类型的关键字——分为三大类:
数据值——分为两大类:
- 常量:数据在程序运行时,其值不会改变 ,一般有两种表达方式,如下:
1.字面常量——即直接输入的值(有四种类型),如 5, 4.2,‘a’,“abc”;
2.符号常量——用标识符来表示常量,其定义形式为 #define 标示符 常量 有以下两个好处
- 便于程序修改
- 增加 程序的可读性,把业务含义带入常量值
- 变量:内存区间的值不断变化,其定义形式为 数据类型声明符 变量名 ; 要注意初始化变量。
数据的输入——格式化输入函数scanf,其形式如下:
scanf("格式控制字符串",地址表列);其注意事项
- scanf函数中没有精度控制 ,如scanf("%5.2d",&a);是错误的
- scanf函数中要给出变量地址 ,如 scanf("%d",a);是错误的
- 输入的数据的格式和scanf函数中的 格式控制字符串要一致
-
数据的输入——格式化输出函数printf,其形式如下:
printf("格式控制字符串",输出表列); 其用法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