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中的Context到底该怎么用
在Android系统中,有很多的service,也就是服务。我们的程序如果用到系统功能,一般都是调用服务间接完成的。也就是在Android系统中存在许多C/S架构。而context的作用,就是android应用连接service的桥梁。比如Activity中有一个方法,getSystemService()。这个方法调到最后,实际上是调用的ContextImpl的getSystemService()方法。而ContextImpl是对Context的实现。
Context不是函数而是一个类——如果不太了解面向对象,可以把“类”看做一种数据类型,就像int,不过类型为“类”的数据(称为对象)可能储存远比int多的信息,比如这里的类型为Context的对象就储存关于程序、窗口的一些资源。
有些函数调用时需要一个Context参数,比如Toast.makeText,因为函数需要知道是在哪个界面中显示的Toast。
再比如,Button myButton = new Button(this); 这里也需要Context参数(this),表示这个按钮是在“this”这个屏幕中显示的。
Android开发使用(纯粹的)面向对象语言,一切都是对象,就连我们写的函数都是对象的函数。
public class MainActivity extends Activity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main);
Toast.makeText(this,
"OK!",
Toast.LENGTH_LONG).show();
Button button1 = (Button)findViewById(R.id.button1);
button1.setOnClickListener(new Button.OnClickListener(){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
Toast.makeText(MainActivity.this,
"Hello, world!",
Toast.LENGTH_LONG).show();
}
});
}
}
这里OnCreate就是MainActivity的对象的函数(MainActivity是类),所以这个函数中的this就表示当前的、包含这个函数的MainActivity对象。
MainActivity extends Activity,意思是MainActivity 继承 Activity,即MainActivity 是 Activity 的一种,所有的MainActivity 都是 Activity。同样,在Android文档中Activity继承ContextThemeWrapper,ContextThemeWrapper继承ContextWrapper,ContextWrapper继承Context。所以this这个MainActivity也是Context,把this传入Toast.makeText表示“OK!”是在当前的MainActivity对象(也是Context)中显示的。
对于显示"Hello, world!"的Toast.makeText,这个函数在onClick中,而onClick是new Button.OnClickListener(){...}这个没有名字的类的函数,this表示匿名类的对象,不表示MainActivity对象,所以这里用MainActivity.this,强制选择外面一层MainActivity的this。
Context相关类的继承关系:
********************************************************
Android中有Context的概念,想必大家都知道。Context可以做很多事情,打开activity、发送广播、打开本包下文件夹和数据库、获取classLoader、获取资源等等。如果我们得到了一个包的Context对象,那我们基本上可以做这个包自己能做的大部分事情。
那我们能得到吗?很高兴的告诉你,能!
Context有个createPackageContext方法,可以创建另外一个包的上下文,这个实例不同于它本身的Context实例,但是功能是一样的。
这个方法有两个参数:
1。packageName 包名,要得到Context的包名
2。flags 标志位,有CONTEXT_INCLUDE_CODE和CONTEXT_IGNORE_SECURITY两个选项。CONTEXT_INCLUDE_CODE的意思是包括代码,也就是说可以执行这个包里面的代码。CONTEXT_IGNORE_SECURITY的意思是忽略安全警告,如果不加这个标志的话,有些功能是用不了的,会出现安全警告。
下面给个小例子,执行另外一个包里面的某个类的方法。
另外一个包的包名是chroya.demo,类名Main,方法名print,代码如下:
- package chroya.demo;
- import android.app.Activity;
- import android.os.Bundle;
- import android.util.Log;
- class Main extends Activity {
- @Override
- public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 }
- public void print(String msg) {
- Log.d("Main", "msg:"+ msg);
- }
- }
本包的调用Main的print方法的代码块如下:
- Context c = createPackageContext("chroya.demo", Context.CONTEXT_INCLUDE_CODE | Context.CONTEXT_IGNORE_SECURITY);
- //载入这个类
- Class clazz = c.getClassLoader().loadClass("chroya.demo.Main");
- //新建一个实例
- Object owner = clazz.newInstance();
- //获取print方法,传入参数并执行
- Object obj = clazz.getMethod("print", String.class).invoke(owner, "Hello");
ok,这样,我们就调用了chroya.demo包的Main类的print方法,执行结果,打印出了Hello。
怎么样,这只是一个调用其他包的代码的例子,我们获取到Context,还可以做很多事情,当然,题目所说的坏事,还是不要做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