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信息模型的构建过程
1. 场地信息建模(SIM)的目的
景观信息模型(Landscape Information Model, SIM)的构建是为了根据场地的地形特征制定相关的建模规则和方法。通过现场勘测和数字信息采集,结合对气候、土壤、水文、植被、动物栖息地、建筑等研究结果的综合分析,生成地形特征系统的基础几何模型。SIM不仅能够提供详细的地形数据,还能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场地资源,从而实现更科学合理的景观设计。
2. 数字场地信息模型的应用
建立的数字场地信息模型(Digital Site Information Model)可以用于根据不同的尺度要求获取地形、天气、水文地质条件、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统计数据。这些数据为景观设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确保设计过程中的每一个决策都有据可依。例如,通过分析不同季节的降雨量和地下水位变化,设计师可以选择最适合的植被种类和排水系统,以保证景观的可持续性。
3. 研究场地中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系统
通过数字场地信息模型,可以研究场地中具有自然和人文特征的系统。例如,通过对场地内现有植被的种类、分布及生长状况进行分析,可以识别出哪些植物适合在特定区域内种植,哪些需要移除或替换。此外,还可以分析场地的历史文化背景,了解其过去的功能和用途,从而在设计中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提升景观的文化内涵。
3.1 自然系统研究
自然系统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气候分析 :通过气象站的数据,分析场地的温度、湿度、风速等气候条件。
- 土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