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地址转换

本文介绍了NAT(网络地址转换)的基本概念,包括其作用,如隐藏内部网络并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详细阐述了静态NAT的1对1转换原理,用于发布内部服务器,并提供了配置步骤。此外,还提及了动态NAT和PAT(复用NAT)的技术特点,动态NAT实现多对多转换,PAT则实现多对一转换,有效利用公网IP资源。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NAT:网络地址转换

定义:

将私有地址转换为共有地址进行上网,可以隐藏内部网络,可以对内网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私有地址不能宣告进公有网络

私有地址:通常用在公司的内部网络

NAT技术:
静态NAT:

inside :内部地址:

outsice: 外部地址

​ 1对1转换,将一个私有地址转换为公有地址

​ 一般应用于发布内网服务器的时候

NAT:网络地址转换,将私有地址转换为公有地址进行上网。
 节约IP地址。
 可以隐藏内部网络,对内网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A类地址:0-127
私有地址:10.0.0.0~10.255.255.255
B类地址:128–191
私有地址:172.16.0.0~172.31.255.255
C类地址:192-223
私有地址:192.168.0.0~192.168.255.255

配置步骤:

1.首先要清楚在哪个路由器上做?出口路由器
2.设置NAT转换:
R3(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192.168.20.100 13.1.1.1

将内部的20.100的地址转换为13.1.1.1 进行通信 3.指定inside与outside端口
inside:为内部网络的网关接口
R3(config)#interface f0/1
R3(config-if)#ip nat inside
outside:出口路由器的出接口
R3(config)#int f0/0
R3(config-if)#ip nat outside
4.测试: R3#debug ip nat
R3#undebug ip nat
R3#undebug all
5.如果测试不成功,如何排错?
sh run
sh ip nat ?

    6.如果是这样配置,意思是将源地址192.168.20.100这台服务器上的
      所有服务都发布到了外网。
      为了确保案全,我们只需要将需要发布的服务发布就可了。
      举例:只对外发布WEB服务器
      R3(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tcp 192.168.20.100 80 13.1.1.1 80
     发布192.168.20.100 的80端口 转换为13.1.1.1 的80端口 只对外发布WEB服务
      R3(config)#interface f0/1
      R3(config-if)#ip nat inside 
       
      R3(config)#int f0/0
      R3(config-if)#ip nat outside
      R3(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tcp 192.168.20.100 53 13.1.1.1 53
      R3(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udp 192.168.20.100 53 13.1.1.1 53
      DNS53号端口
      UDP53号端口
      FTP:20,21

动态NAT:多对多的转换,将大量的私地址转换为少量的公有地址。
本质上与静态NAT是一致的。只是先定义一个转换地址池,
当PC有一个向外的连接请求时,从地址池中取出一个IP地址。当连接断开
时将把取出的IP重新放入池中,以供其他PC向外连接时使用。动态转换的
效率非常高,因为一个公网IP可以让不同的站点使用多次。这比静态只能
让一个特定站点使用更高效。但是不可能用一个全局地址访问内部特定的
某个内部地址。

    配置步骤:
        1.配置地址池(公网地址池):
          R1(config)#ip nat pool zlt 12.1.1.1 12.1.1.10 netmask 255.255.255.0
        2.配置允许转换的私网地址(ACL):
          R1(config)#access-list 10 permit 192.168.10.0 0.0.0.255
        3.配置NAT转换(将List10 转换为poo zlt)
          R1(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0 pool zlt overload :超载
        4.配置inside和outside端口。
          R1(config)#int f0/0
          R1(config-if)#ip nat inside
          R1(config)#int f0/1
          R1(config-if)#ip nat outside 
        5.测试是否配置成功:

PAT(复用NAT):多对1的转换,将大量的私有地址转为一个公有地址。

               多个本地地址映射到同一个全局地址,用端口号
               区别不同的本地地址。如局域网中共享上网。
  R1(config)#ip nat pool zlt 12.1.1.1 12.1.1.1 netmask 255.255.255.0
  R1(config)#access-list 10 permit 192.168.10.0 0.0.0.255
  R1(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0 pool zlt overload


R1(config)#access-list 10 permit 192.168.10.0 0.0.0.255
R1(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0 interface f0/1 overload

  R1(config)#int f0/0
  R1(config-if)#ip nat inside
  R1(config)#int f0/1
  R1(config-if)#ip nat outside

时间不早了,晚安!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